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考虑代际收入转移的家庭消费—储蓄决策中,根据消费的特点将家庭消费分为耐用品消费和非耐用品消费,并引入财产保险和人寿保险,讨论家庭在耐用品、非耐用品、保险、风险投资和教育等方面的最优支出决策问题。模拟结果显示,本文模型能够很好拟合家庭实际支出结构。通过敏感性测试发现:风险投资和生存保险之间存在替代关系;教育无法替代且独立于个体的风险态度;耐用品组合的折旧率对耐用品消费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个体的风险态度和效用折现率都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消费和投资需求。  相似文献   

2.
构建混合利他动机和交换动机下的世代交叠模型,研究个人最优消费决策,测算商业养老保险与代际转移对老年收入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代际转移支付比例提高会减少商业养老保险的购买,进而降低老年收入水平,与其他因素相比,保险价格变动对保险需求的影响最明显。鉴于此,应丰富居民投资结构,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发挥家庭养老除代际转移支付之外的多样化功能,同时通过供给侧降费推动居民参与商业养老保险。  相似文献   

3.
万晴瑶  卓志  成德义 《保险研究》2014,(10):108-123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把商业养老保险建成社会保障的一个重要支柱,这为商业年金保险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强有力的政策指引。本文基于影响消费者养老金年金化需求的理论逻辑,在国内外有关研究基础上,通过开展《中国城镇居民养老金年金化需求》的问卷调查,研究分析影响我国城市消费居民养老金年金化需求的核心行为要素。研究发现,影响我国城市消费居民年金化需求的行为因素主要包括:较弱的保险意识和年金意识;对保险公司的不信任;储蓄的赠与动机与预防动机的影响;对长寿风险的忽视和短视;对年金产品的误解;婚姻和家庭对个人年金化需求影响也较大。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增长放缓和人口老龄化加剧,由政府主办的社会养老保险提供的养老金份额呈下降趋势,由雇主主办的职业养老金计划呈转向缴费确定型(DC)计划的趋势,DC计划在缴费期间积累的资产以及个人和家庭通过其他途径为养老积累的资产,都面临如何转化为终身养老保障的问题。相关理论研究表明,养老资产年金化是退休者的最优选择,但在实践中养老年金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本文在相关文献评述的基础上,从养老年金需求着手,通过构建精算财务模型,探索养老资产年金化的福利与损失,并基于实际数据,通过测算分析,评估个人选择养老资产年金化的意愿,探索养老资产年金化的发展道路。研究发现:在消费、遗产和长寿保护三者之间,存在一个“三元悖论”。在没有遗产动机的情况下,养老资产年金化既能规避长寿风险又能实现终身福利的最大化。而如果将消费和遗产动机同时纳入终身福利框架,养老资产年金化会增大终身福利的波动性,年金化就成为一种次优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个人保险、消费和储蓄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失业保险,研究了家庭保险、消费和储蓄的决策问题。在连续时间情形下,本文将随机问题转化为确定性问题来考察,运用最优控制理论,考察了家庭的决策过程。分析了购买保险对于个人消费和储蓄决策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保险稳定其财富和提高终生效用,同时探讨了人均消费和人均资本存量的动态变化过程,得到了关于经济增长路径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年金保险引入家庭支出决策模型中,从微观层面上考察了个体对年金保险的需求。基于微观层面的讨论,本文认为年金保险形成的资金具有长期性,并根据时间属性区分现金持有形成的生产资本和年金形成的生产资本,同时改进了人力资本的进步函数,由此建立了含有人身风险和年金保险的宏观经济增长模型。结论展示了含有年金保险的宏观经济增长路径,说明了年金保险与宏观经济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首次建立我国年金保险货币价值的分析框架并开展实证研究,根据中国市场的基本数据测算年金货币价值比例(MWR)。研究发现:按照国际通行的“MWR达到0.9说明年金定价合理”这一原则,用不同的排列组合对比分析判断,目前我国年金产品定价基本合理;在我国部分城市人口的平均寿命水平下,目前年金保险对个人而言具有实际价值,被保险人不仅可以收回保险费成本,还可以获得长寿风险保障;不同年金产品MWR差异显著,无任何给付期间保证或无金额保证的终身年金MWR最高。相同产品在不同年龄购买时对应的年金MWR也各不相同,存在最优购买年龄。本文还对如何创新和优化年金保险供给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郭振华 《上海保险》2016,(11):18-23
主流经济学认为人类是通过消费选择来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在收入或预算约束下,哪些物品带来的边际效用大就多买哪些物品,当用于每类物品的最后一元钱支出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时,就达到了消费均衡,实现了效用最大化。保险决策也服从上述消费理论,消费者是否购买保险和购买多少取决于保险给消费者带来的边际效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2015年、2017年和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对商业健康保险促进居民消费支出及其作用机制的影响效应进行分析。结论表明:(1)家庭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支出能够显著促进居民家庭总消费支出的提高,且对不同类别消费支出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通过系列内生性处理与相关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2)机制分析表明,商业健康保险配置主要通过降低家庭预防性储蓄水平,缓解由支出不确定性、主观健康不确定性和客观健康不确定性引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进而促进居民消费支出;(3)异质性分析发现,商业健康保险配置对居民消费支出的促进作用在不同特征样本家庭中存在明显异质性,在抗风险能力较弱、面临背景风险较高以及所在城市金融可得性较低且受到金融排斥程度较高的家庭中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尚鸣 《云南金融》2007,(9):33-34
中关战略对话为海外保险巨头推开中国年金市场大门提供了契机,中方终于同意简化金融机构提供企业年金服务的申请和批准程序,拓展海外保险公司在华业务范围,在此作用下,荷兰全球人寿保险集团大胆提出收购兴业基金49%股权,奏响了中国保险年金市场对外开放的序曲。  相似文献   

11.
秦云 《保险研究》2019,(7):79-93
商业年金是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近年来我国在政策层面不断推动商业年金的发展,但是我国居民的商业年金需求仍然十分低,存在“年金谜题”现象。本文从行为经济学的视角展开对商业年金消费决策的分析,首先从理论层面阐述了行为因素对商业年金消费决策的影响机制,随后设计调查问卷收集个体数据,从实证层面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主观概率、心理账户、信息感知、金融素养等行为因素会显著影响个人的商业年金消费水平,其他客观因素如性别、年龄、婚姻状况、风险态度以及收入水平等也会显著影响个人的商业年金消费水平。基于本文研究结果,认为未来商业年金回归保障属性、弱化个人账户概念以及发展保险咨询服务等可以带来商业年金需求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与其他形式的保险相比,人寿保险更具有储蓄的功能,因而对寿险需求动机的分析可以在储蓄动机的分析框架内进行。对保险需求的研究,大部分文献是从投保人最大化其自身期望效用出发,里维斯(Lewis,1989)拓宽了这一研究视角,从被赡养人期望效用的角度研究人寿保险需求。寿险需求的影响因素:期望寿命、保险价格、赡养率、收入与财富、社会保障、预期通货膨胀率、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3.
虽然期望效用理论公理化的研究框架在推动保险理论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该理论假定过强,以致现实解释力有限。保险学有必要从行为的角度分析保险市场、尤其是保险消费决策,提出能够更有效地解释现实的保险消费决策的模式,从而提高理论的实践指导意义。本文在行为保险学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前景理论,尝试构建更符合现实消费模式的保险消费决策模型,并运用调查问卷从实证角度验证本文所构建的被保险人最优决策模型。研究发现,被保险人的最优保险选择是保险分层的赔款安排,面对较小或巨大的损失被保险人会选择风险自留,只有在较小和巨大损失之间的损失被保险人才会选择购买保险;寿险中带有投资理财性质的产品以及非寿险中的足额保险产品更受消费者青睐;相对于男性决策者来说,女性面对不确定性时表现得更为谨慎。  相似文献   

14.
虽然期望效用理论公理化的研究框架在推动保险理论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该理论假定过强,以致现实解释力有限。保险学有必要从行为的角度分析保险市场、尤其是保险消费决策,提出能够更有效地解释现实的保险消费决策的模式,从而提高理论的实践指导意义。本文在行为保险学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前景理论,尝试构建更符合现实消费模式的保险消费决策模型,并运用调查问卷从实证角度验证本文所构建的被保险人最优决策模型。研究发现,被保险人的最优保险选择是保险分层的赔款安排,面对较小或巨大的损失被保险人会选择风险自留,只有在较小和巨大损失之间的损失被保险人才会选择购买保险;寿险中带有投资理财性质的产品以及非寿险中的足额保险产品更受消费者青睐;相对于男性决策者来说,女性面对不确定性时表现得更为谨慎。  相似文献   

15.
黄家林  傅虹桥  宋泽 《金融研究》2022,508(10):58-76
促进消费对我国稳定经济增长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利用地级市层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时间差异,运用双重差分法估计了大病医疗保险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病保险使家庭人均消费显著增长了约6%。使用了事件分析法、置换检验、改变回归样本和控制变量等一系列检验后,结论仍保持一致,且这一效果在期初住院率高、储蓄率高以及收入较高的家庭中更明显。进一步地,本文检验了大病保险对居民消费的三种可能影响渠道,发现降低家庭对未来医疗支出风险的预期是大病保险促进家庭非医疗消费进而影响家庭总消费的主要渠道,印证了我国居民对高额医疗支出的担忧是影响消费意愿的重要因素。本文研究对于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和促进居民消费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尚鸣 《时代金融》2007,(9):3-34
中关战略对话为海外保险巨头推开中国年金市场大门提供了契机,中方终于同意简化金融机构提供企业年金服务的申请和批准程序,拓展海外保险公司在华业务范围,在此作用下,荷兰全球人寿保险集团大胆提出收购兴业基金49%股权,奏响了中国保险年金市场对外开放的序曲。[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个人寿险需求是建立在个人与家庭实际需要基础上的有购买能力与购买意愿的经济需求,其影响因素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外在因素,包括保险供给,保险价格,社会保障,银行利率,通货膨胀,信息渠道,经济制度、文化传统及相关政策法规等;二是内在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职业,家庭成员结构,收入与财富,保险意识,责任心等.人寿保险的保障性、储蓄性、长期性、复杂性等特点,决定了影响个人寿险需求的因素复杂而微妙.本文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研究各因素对个人购买人寿保险的不同影响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深化,老龄人口及失能人口的赡养成为亟待解决的经济社会问题。本文基于以家庭为单元的保障模式的理念,以陪护者和年长者连结投保型长期护理保险为切入点,建立了一个包含储蓄、消费、家庭护理、护理保险保额等决策变量的两阶段最优决策模型,考虑陪护者和年长者同时决策和先后决策两种决策方式,并从双方效用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得到了二者的最佳投保和护理决策。最后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测算得到了模型的实证解,并研究保费费率和风险规避程度对决策结果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结合实际数据计算出的最优决策变量具有客观性和可行性,本文考虑的连结投保式创新型长期护理保险能够促使投保人做出理性决策,促进长期护理风险的保障和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企业年金和团体保险都是我国企业规划员工福利计划的重要工具,直接关系到员工的福利保障和企业未来的发展.本文对企业年金与团体保险进行简析,希望能给企业提供一些帮助,便于企业做出最优决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建立健全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成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但现阶段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发展仍不平衡、不充分,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参与度不足。本文从遗赠动机视角分析多层次养老保险参与的影响因素,首先将遗赠动机引入家庭跨期优化决策,理论分析遗赠动机对养老保险参与的影响,然后基于2018年CFPS数据,实证研究遗赠动机对多层次养老保险参与决策的影响,并检验了遗赠动机影响多层次养老保险参与的可能渠道。研究发现,遗赠动机不仅显著降低了居民参与养老保险的可能性,而且显著降低了多层次养老保险的参与概率;遗赠动机会通过增加居民储蓄率、房产购买及向上代际支持降低居民养老保险参与的可能性。稳健性检验进一步验证了以上结论。本研究揭示了影响居民参与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传统家庭文化因素,对缓解遗赠动机的负面效应、推动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均衡充分地发展具有政策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