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推动精准扶贫战略深入实施的有效制度安排,然而在扶贫开发过程中也难免暴露出一些与制度设计初衷相背离的"异化"现象。本文基于当前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主要模式,结合治理机制的相关原理,发现农村资金互助社扶贫效果的不稳定性主要源于不完全契约治理状态下社员异质分层和法律意识淡薄所导致的股权高度集中和机会主义倾向。为进一步提高农村资金互助社在扶贫过程中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建议还原其"源之于农,受益于农"的服务宗旨,建立依托合作金融扶贫、农业产业扶贫、农业技术扶贫相结合的长效扶贫机制,推动互助社完善治理架构,步入稳定与发展的良性轨道。  相似文献   

2.
完善农村资金互助社以满足农户信贷需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农户信贷需求的特殊性,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不能满足农户的信贷需求。而内生于农村经济的小型合作金融机构——农村资金互助社在加大农户信贷供给上具有与生俱来的制度上的优势。但当前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并不乐观,应当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完善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运作机制,充分发挥其在农村信贷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对于农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农村资金互助社作为农村金融的试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将着重分析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监管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社员互助的金融机构,要使得其在农村发展起来而不是像农信社那样变质发展为商业银行,就必须探索适合其发展的思路与方法。注意到监管问题是影响农村资金互助社能否有效运行、实现服务"三农"的关键所在,因此有必要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监管问题进行探讨。本文针对目前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中出现的监管问题,从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管两个方面入手,讨论如何加强监管使得其可以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5.
村镇银行与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比较与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刚成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与农村资金互助社有着各自的优势与劣势.通过村镇银行与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合作,既能解决交易地位不平等、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等问题,又能增强农户的市场竞争能力,从而实现它们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村资金互助社大股东模式符合成员异质性现实要求,有利于促进组织成立、提高组织决策效率并有效控制信贷风险。虽然该模式在保障普通成员利益等方面还存在问题,但是通过其内部治理机制的改进,可以使普通成员利益保护等问题得到改善。缙云县欣禾农村资金互助社作为大股东模式的典型代表,在保护普通成员利益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努力,其明确区分股金与存款以及按股分红与按交易额返还相结合的具体做法起到了激励约束大股东、保护普通成员利益的作用,这为进一步完善大股东模式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7.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7年1月22日发布《村镇银行暂行规定》、《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农村资金互助社与村镇银行相比,其设立的门槛更低,更能满足农民办理自己  相似文献   

8.
作为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农村资金互助社曾被寄予“弥补农村金融真空”和“从最基层推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双重厚望。然而,7年多时间过去了,全国2万多家农村资金互助社中只有49家获得法定部门银监会颁发的牌照。作为农村金融市场拾遗补阙的农村资金互助社,与农村熟人社会、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有天然的匹配性。进一步规范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监管组织制度改革,必须“另起炉灶、分类监管、四个加强”。同时,出台相应的激励优惠政策,鼓励其规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村资金互助社根植于农村,服务于农村,是正规金融的有效补充,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以江苏沿海地区两个重要城市连云港、盐城为例,分析了当前沿海开发背景下两地农村资金互助社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了规范和引导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对策建议,并指出,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健康发展是缓解当前江苏沿海开发资金不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京郊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适应了农村多元化的金融需求,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内部控制制度也存在着需要不断完善的问题.本文从农村资金互助社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入手,并相对应的提出了应继续完善内部控制环境、改善和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等对策,为京郊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实现农村快速发展、补齐我国经济社会短板的重大战略决策。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液,金融支持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保障。然而,我国农村地区却存在着金融供给缺乏、体制不健全、金融风险化解机制缺失、金融供给机制不足、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问题,面临着市场需求变化、土地流转、农村金融风险特质带来的新挑战。因此,需要通过规范和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服务组织,利用互联网创新金融服务,构建农村金融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构建乡村振兴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推动PPP模式的发展等措施,推动农村金融供给改革与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2.
徐峻 《海南金融》2011,(4):82-85
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虽然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一些影响农村金融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也日益突显,农村金融风险大、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的缺乏成为影响农村金融资源聚集和农村金融发展的巨大障碍.要突破风险这一障碍,需要从农村金融风险的根源出发,根据不同风险的性质和特点,制定和完善相应的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以实现有效提高农业投入产出...  相似文献   

13.
城乡统筹发展的理论梳理和深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还是西方新古典主义或者发展经济学都从不同层面上深入探讨了城乡统筹的本质和关键内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深入研究造成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一般和特殊性问题。总结中国城乡发展失衡的内在机理,除了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诱致和加剧了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生,一系列配套政策的实施则固化了二元结构的现状。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不仅要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且必须全面解决“三农”问题以及城市与乡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4.
浙江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首先要确立一个目标,即通过金融强省建设来推升经济强省建设.从功能范式角度分析,需要打造两个中心和构建三个体系,即民间投资管理中心和中小企业金融中心;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多样化农村金融体系以及多形式金融创新体系:从系统论角度分析需重点研究三个机制,即浙江金融业与全国大型金融机构互动发展机制、与长三角金融协调发展机制以及国际化开放发展机制;从机构范式分析则需协调发展五种业态,从金融地理学角度则要做好五个区域的特色定位;形成"123355"浙江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以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快速发展,为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然而由于农村家庭收入核算方法不科学等原因,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瞄准机制偏差较大,“人情低保”、“骗保”、“应保未保”等现象严重,文章基于对河南安阳某村的实证研究,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瞄准机制的现状入手,分析问题,剖析原因,提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确认应与“4+2”的工作方法相结合,同时辅助以有力的宣传、监督反馈以及动态管理措施,从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瞄准机制,以求有效解决我国当前农村低保对象瞄准偏差问题,增强农村低保制度实施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6.
小额信贷的业务绩效体现小额信贷业务的可持续性,农村信用社经营小额信贷业务关注其能否改善其经营效益,即通过开展农户小额信贷业务能否提高农村信用社的利润水平及改善各项风险指标。本文基于茂名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监测考核系统的统计数据,采用面板线性回归模型,通过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的估计,对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的绩效评价进行实证检验,讨论农户小额信贷对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效益所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信用社的小额贷款业务可以有效提高农村信用社的利润水平,同时降低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率,具有较好的业务绩效。  相似文献   

17.
"金穗惠农通"工程是农业银行吉林省分行推进助农取款服务的重要措施,为农村地区的持卡客户提供了足不出村、方便快捷等基础性金融服务,满足农村客户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但由于助农取款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受内外部市场经营环境、利益分配机制和认识不足等多方面的影响,还存在着制约其规范有效发展的诸多不利因素。因此应在强化操作风险管理、建立服务成本共担机制和明确法律关系等方面推动"金穗农通"工程的普及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宏观调控法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而引发的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不仅契合了宏观调控法产生的社会根源,而且还符合宏观调控法的价值取向和实施机制。为缩小城乡体育公共产品供给上的差距以及克服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上的区域性失衡与结构不合理等困境,实现体育领域中社会分配正义的价值诉求以及保障国民的体育基本权,应当通过健全完善发展规划法、财政法、税法及金融法等宏观调控法加以克服。  相似文献   

19.
从农村金融自身的发展出发,在界定农村金融发展涵义的基础上,设计相应的指标,从规模、效率及结构三个方面来衡量农村金融发展。利用VAR模型对农村金融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关系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农村金融发展相对规模的扩大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农村金融中介效率的提高和非正规金融规模的扩大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政府部门以资金支持、政策鼓励等多种方式大力支持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与改革,目的是为了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和主观改革力度不够到位,导致农村信用社对当地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还不是很明显。也极大的限制了其自身的发展。因此,本文就产权结构、业务类型、外来资本冲击三个方面对农村信用社在深化发展之中所遇到的困难以及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