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梳理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对现实中农村资金互助社产生背景、发展历程与运行绩效的考察,从规模与活动边界、治理问题、外部监管等方面探讨发挥此类组织内在优势的条件,并据此提出今后进一步深化相关研究的方向,以及完善农村资金互助社外部监管政策的相关原则。  相似文献   

2.
梳理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对现实中农村资金互助社产生背景、发展历程与运行绩效的考察,从规模与活动边界、治理问题、外部监管等方面探讨发挥此类组织内在优势的条件,并据此提出今后进一步深化相关研究的方向,以及完善农村资金互助社外部监管政策的相关原则。  相似文献   

3.
王纯海 《中国外资》2013,(10):164-165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民间自发产生的农村互助合作金融组织,具有自发性、合作性和非正规性的特征。本文对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设立、发展和运作实践进行了考察和反思,特别就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功能定位、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以及政府在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中的作用、政府监管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当下上市热潮的推动及其"新三板"规定的颁布施行为我国证券市场的火热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然而证券市场与整个市场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证券市场对于宏观经济及微观市场的变动有着敏感的感应能力,这便要求我们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管以保证其市场秩序和交易安全。对于证券市场的会计监管是经济监管措施之一,是保护投资者,提高交易透明度和公平性的重要保证,也是降低证券市场系统风险的重要措施。在过去的监管历史中,证券市场会计监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会计从业人员及会计监管自身的缺陷以及证券市场存在的诸种问题,使得会计监管的效果未能充分实实现。本文从会计监管对于证券市场的作用入手,分析会计监管的可行性及现行监管体制下存在的一些问题,从问题出发来提出解决措施,实现对于会计监管体系完善的一种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5.
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其本身具有高风险,使得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商业银行的监管。目前我国的商业监管存在着监管体系不完善、监管内容狭窄、检查效率低下等问题。为此,监管工作就必须要做到“六个结合”,以确保商业银行的安全有序,维护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作为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农村资金互助社曾被寄予“弥补农村金融真空”和“从最基层推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双重厚望。然而,7年多时间过去了,全国2万多家农村资金互助社中只有49家获得法定部门银监会颁发的牌照。作为农村金融市场拾遗补阙的农村资金互助社,与农村熟人社会、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有天然的匹配性。进一步规范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监管组织制度改革,必须“另起炉灶、分类监管、四个加强”。同时,出台相应的激励优惠政策,鼓励其规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保险业发展起步较晚,相应的监管制度也不完善,国家对保险业的监管过程中出现了"诺斯悖论"现象,主要表现为离开政府监管保险行业就无法健康发展,而政府的监管又使得保险市场的效率受到影响。我国保险业监管中这种政府失灵的现象,其原因可归结为保险行业中国有产权占据主导地位以及我国保险业监管主体具有特殊性。为了解决我国保险行业的这种"诺斯悖论"现象,应明确监管目标而纠正监管偏好,避免保监会垄断而建立网络式监管体系,增加监管透明度,根据金融业发展具体形势调整监管策略,对国有保险企业进行产权改革。  相似文献   

8.
随着地方新型金融业态的飞速发展,我国以金融监督管理局为特色的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已初露端倪,其在弥补"一行两会"监管空隙的同时,也面临着新型金融业态监管不足、央地监管界限较为模糊、地方"发展经济"与"加强监管"在短期内存在着目标冲突、地方监管效能有待提升等诸多问题。为此,我国必须持续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通过强化中央层面与地方层面的立法、构建多层次的监管协调机制、完善监管信息共享平台、推进地方监管能力建设等路径,不断克服地方金融监管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从而实现地方金融业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的话:继合作基金会整顿清理、农信社合作性异化后,农村资金互助社一度被称为"中国合作金融的新希望"。然而,围绕如何管理合作金融,争论一直未曾停止。2007年银监会出台《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对资金互助社的设立规定了监管条件,这一规定由于"过于严格的监管"而遭到业界和学界的批评,反对的声音认为,微型金融组织的生命力,正在于其非正规性,"应该相信农民自己的创造和选择"。  相似文献   

10.
当前,科技与金融二元融合、相互渗透,形成了全新的业态、机构和产品。金融科技发展的动力源于成本推动、效率驱动和需求拉动,但是,金融科技在推动金融效率提升的同时也蕴藏着技术失灵、数据安全、监管套利和顺周期性风险,并加重了系统性风险的复杂性。中国尚未针对金融科技设立统一的监管部门,固有监管框架对于金融科技出现"监管失灵"问题,难以有效应对金融科技引致的风险。监管当局亟待建立新型、有效的监管框架,使得金融监管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器可察。建立金融科技监管的探索性框架提出的同时,要保障该监管框架的良性运转,应坚持"协同自律""包容试错""敏捷高效""科技向善"四大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