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强化当前社会信用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信息不对称加剧了信用缺失。目前在市场经济中严重的信用缺失主要源于转型过程中社会道德理念的缺失,而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以及对失信行为惩戒制度的缺位加剧了社会信用缺失,因此强化社会信用机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加强金融信用环境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金融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信用缺失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作者结合辖内金融信用状况,分析了当前我国金融信用缺失的成因,提出综合整治金融信用环境的对策,即要明确金融信用环境建设的责任者;加大金融信用法制环境建设;区别对待金融失信和守信行为;建立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发挥央行监管职能;维护农村诚信秩序以及建立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等。  相似文献   

3.
以征信体系建设为基础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东  唐德鑫 《武汉金融》2004,(10):11-13
本文指出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目前中国社会严重的信用缺失源于社会转型过程中道德理念的缺失,而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以及对失信行为惩戒制度的缺位加剧了社会信用缺失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因此构造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当务之急。我们应该加快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的建设,以此来促进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重建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房地产经纪业信用缺失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诚实信用”是房地产经纪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然而为了追求眼前利益,房地产经纪服务中出现各种各样的失信行为。信用缺失迫使交易成本提高,直接侵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中介中的信用退化已成为制约房地产市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从房地产经纪业的信用缺失问题及其后果入手,分析其原因,提出了构建房地产经纪业信用机制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从文化视角探析信用缺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用缺失已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普遍的信用缺失背后必然有文化因素。中华民族有着讲信用的传统,可传统的信用文化却未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好地转化为契约文化。长期的计划经济使得我国用命令和计划代替市场契约关系,许多契约关系的原则被行政权力扭曲变形,淡化了人们的信用意识。旧的人伦信用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新的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契约信用又未建立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普遍的失信行为存在不足为奇。  相似文献   

6.
企业信用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关系到社会的经济增长和和谐发展,而企业失信行为的频频发生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在"信用安徽"建设进程中,企业信用缺失阻碍了安徽信用建设前进的步伐。本文着手于安徽企业失信状况,研究了失信惩戒力度、信用法律及信用环境等是造成安徽企业信用建设滞后的重要原因,并从道德、法律和政府等层面提出了减少企业失信行为、改善企业信用状况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7.
(一)社会信用缺失。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健全、有效的社会信用体系,银行在发放贷款前难以全面完整地了解企业的信用状况和信用记录,结果是企业拖欠某一家银行的贷款并不妨碍它向其他银行申请贷款,在某一地违约还可以跟其他地方做生意;失信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也可以重新注册企业或担任其他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  相似文献   

8.
企业信用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关系到社会的经济增长和和谐发展,而企业失信行为的频频发生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在信用安徽建设进程中,企业信用缺失阻碍了安徽信用建设前进的步伐。本文着手于安徽企业失信状况,研究了失信惩戒力度、信用法律及信用环境等是造成安徽企业信用建设滞后的重要原因,并从道德、法律和政府等层面提出了减少企业失信行为、改善企业信用状况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9.
降卫东 《金融与市场》2005,(6):30-31,46
中国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信用缺失,集中表现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严重滞后.社会信用缺失已成为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重大阻碍.本文在深入分析社会信用缺失对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金融信用缺失现象相当严重,一些企j眦和个人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恶意拖欠、逃废银行债务或诈骗银行资金,失信现象日益增多,严重制约了金融信用功能的发挥,极大增加了银行经营成本和风险,极不利于信贷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我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企业信用缺失对银行信贷影响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入世以来,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走向更加引人注目,其中最令人关注的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改革和如何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其实,当银行将目光集中在体制、制度上时,一个更为基础和关键的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就是信用缺失所产生的信用风险问题。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进程的深入,防止信用风险在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最近笔者在业务审计过程中,对企业信用缺失状况作了一些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丛浩 《时代金融》2015,(8):99-10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失信现象经常发生。信用缺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负面效应,进而破坏大的市场经济体制,破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软环境,使之运行处于无序状态。本文通过对企业信用管理的了解,切实了解我国企业信用管理的不足之处,并从企业内部及外部体系两方面提出加强信用管理的对策及方案,有效地改善企业失信行为,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赵新产 《征信》2011,(2):77-78
目前,广西崇左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存在如下困境:信用信息法律制度缺失,联合推动机制不健全,失信惩治不力,农户信用评价体系亟待完善,农村信用环境整体水平差.为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应加快信用建设立法步伐,建立健全有效的失信惩处机制、风险补偿机制和科学的信用评价体系,加强征信宣传,提高诚信意识.  相似文献   

14.
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成为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中小企业的信用缺失问题影响着经济增长,关系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未来。当前中小企业信用意识淡薄,信用状况令人担忧,失信行为屡见不鲜。从内部问题来看,一是缺乏互信交易;二是缺乏诚信经营。从外部环境来看,一是地方政府管理职能未到位,使一些中小企业不讲信用的行为有可乘之机;二是监督机构处罚机制未规范;三是中小企业的信用缺失问题,与地方保护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针对上述原因,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信用缺失及后果日渐严重。据专家估计,我国市场交易中因失信问题造成的无效成本己占GDP的10-20%,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5855亿元,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因此减少2个百分点。失信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  相似文献   

16.
由于“信用”本身含义之复杂以及东西方不同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内信用问题研究中出现了一些容易产生错误和歧义的问题,包括对信用缺失含义及表现的准确把握、导致信用缺失产生的根源及如何减少其负面影响等诸多方面。因为处于新旧体制转型时期的中国出现了传统道德观念的转化以及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所以有必要对“信用观”与“义利观”等观点进行明确和澄清,否则不利于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建立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保证 ,信用交易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和完善的表现。可是近几年来 ,经济生活中突出的失信行为正日益侵蚀我们正在建设的市场经济肌体。加入WTO后 ,我国经济将面临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为激烈的竞争环境 ,国内市场经济将极度活跃 ,经济主体之间的信用活动将日趋频繁。而薄弱的信用制度和信用管理体系 ,成为制约市场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何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笔者试谈管见。一、信用缺失的表现(一 )政府方面。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关系和信用行为 ,其发展有赖于…  相似文献   

18.
构建科学税收信用体系的设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高 《涉外税务》2005,(8):16-19
税收信用作为社会诚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但我国目前税收失信现象屡见不鲜。本文从税收信用缺失的原因出发,提出了我国构建科学税收信用体系的具体设想,即构建“一个机制,两个平台,三个信用”。  相似文献   

19.
博弈视角下个人信用监督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利地进入以信用交易为主导的“信用经济”时代,适应我固加入WTO,拉动内需市场,从根本上治理整顿市场的经济秩序。需要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通过建立博彝模型的方式。分析了自由竞争下的信用交易博弈以及在监督下的信用交易机制。认为对失信行为进行惩处的力度和信用交易信息成为影响信用交易博弈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就监督体制和信息传递提出了我国失信惩罚机制和联合征信机制。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指出当前我国社会信用基础薄弱、信用评级制度不完善、不规范,社会中介机构信用匮乏是造成社会“信用缺失”的成因;同时提出加强信用和信贷文化建设,完善信用评级体系,发挥政府和金融部门的作用,以及加大对失信企业的惩治力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