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在当前银行业服务理念加快变革的新时期,实施客户满意营销管理,实现银企共同价值,是商业银行应对入世后外资银行以及中资银行机构同业竞争的重要内容和现实途径.本文简述了市场营销理念演变后的银行客户满意营销理念,并在比较中外银行客户满意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客户满意营销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银行经营理念创新和营销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商业银行营销活动经历了从无到有、营销方式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借鉴发达国家银行经营的经验,我国商业银行应按现代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转变经营理念,由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实施持续关系营销法.  相似文献   

3.
一、银行提供的服务的特点 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关键在于能否真正了解消费者对银行服务质量的认知,坚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通过有针对性的产品和营销策略向客户传达准确的营销诉求,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实施高效的客户关系管理,从而赢得客户满意和客户忠诚.  相似文献   

4.
加入WTO使我国原有的银行市场垄断格局被逐渐打破 ,市场被重新分割 ,客户被重新组合 ,并由此促进我国商业银行“营销致胜”理念的形成 ,加快中外资商业银行营销融合 ,改善我国银行营销环境 ,提升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零售业务前瞻及商业银行经营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洁 《武汉金融》2004,(2):34-36
本文重点分析了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的前景,并从宏观经济环境、国际经验、银行利润构成分析和网络化趋势等方面加以论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商业银行应树立客户至上的经营理念、实施差异化的营销策略、把握网络化趋势对银行零售业务的影响等六项经营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主要国有大型银行的上市,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上市后的大型银行普遍存在着盈利压力,纷纷展开营销竞赛。然而,据零点研究咨询集团最新公布的《2006年金融服务指数研究报告》显示,目前金融业的服务质量总体还处于中等偏低水平,银行服务满意度为71.5分(满分为100),四大国家控股商业银行的服务水平尤其偏低。中资银行的客户中,有七成优质客户欲“跳槽”,究其原因,国内商业银行在赚取利润的营销工作与赢得客户满意的服务工作之间的协调不够。  相似文献   

7.
市场营销与产品创新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关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贺强 《中国金融》2004,(5):47-48
对商业银行开展市场营销的建议。树立正确的营销理念,加强服务营销意识。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正确的营销理念,要认真研究了解客户的需求,重视客户的意见,站在客户的立场上开展营销工作。商业银行真正出售的产品是服务。存贷款、支付、理财等诸多业务的本质是服务。商业银行与客户相交换的并非是货币或其价值本身,商业客户为银行所支付的代价就是服务的代价。商业银行的根本利润来源是服务。  相似文献   

8.
城市商业银行作为地方性股份制银行,市场营销尚处于摸索阶段,面对日益激烈的同业竞争,必须认真学习和吸收国有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的营销理念,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专业营销队伍,充分利用传统业务品种组合,加大创新工作力度,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建立总分行分工协作的营销模式,实施差异化营销策略,争取和稳定优质客户,逐步淘汰劣质客户,强化资金效益.  相似文献   

9.
试析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层次营销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产品层次营销是将客户拓展与产品设计融为一体的活动,是银行产品营销活动的中心,而银行产品营销活动又是整个银行营销组合中第一个和最重要的要素.银行营销涉及产品、产品组合、品牌、包装、定价、促销、分销等方面,但其基础和核心应是银行产品层次营销.为有效应对WTO下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商业银行应确立营销理念,针对银行产品的不同层次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为千差万别的客户提供个性化、差别化服务,以此巩固、发展自己的客户群体,拓展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本文试从商业银行产品的构成层次来探讨相应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0.
大力提升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而只有引入客户导向的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建立以客户为导向并贴近市场的营销战略,才能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本文就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银行建立市场营销发展战略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1.
国内商业银行竞争日益激烈,品牌营销是提高各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关键之一。本文主要探讨了商业银行通过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品牌营销,进而实现客户对银行品牌的忠诚,从而抓住价值增长的源泉,同时,对如何实施品牌营销提出几点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国内商业银行逐步树立了“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这一理念要求银行通过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提高经营决策水平,挖掘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13.
加入WTO后,我国银行业将面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及信息技术革命的种种挑战,并学习、借鉴西方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理念,在实践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由于市场营销进入中国银行业的时间太短,银行业对市场营销理念的认识有着种种偏差,许多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活动还存在严重的缺陷和不足。一、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对营销管理的认识不全面,营销行为存在偏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促销方式片面化、简单化。银行促销的目的,在于商业银行把产品和服务的种种信息传递给客户,使客户对银行的产品和服务做出有利反应,引起注…  相似文献   

14.
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制的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筠 《浙江金融》2003,(9):25-25
客户经理制的引进标志着市场营销理念引入银行营销管理,商业银行从制度、人力资源安排、服务内容上确保自身的营销人员与特定的客户有一个明确的、稳定的和长期的服务对应关系.在西方银行客户经理又被称为"关系经理",因为从客户经理的内涵上看,客户经理是代表银行发展客户关系的代言人,拓展客户市场,发现客户需求,营销银行金融产品,做好银行与客户间的桥梁是其主要职能.  相似文献   

15.
顾静 《新金融》2004,(4):20-21
一、建立以提高客户价值为核心的营销理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外部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金融消费需求多样化和金融市场的竞争,导致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发生根本性变化。过去商业银行能否在竞争中生存,主要取决于经营规模。但根本的决定因素是能否有效地满足客户的需要,长期不能满足客户需求的银行,规模再  相似文献   

16.
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全面营销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客户经理制已被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成功实施,并成为西方商业银行竞争优质客户、营销银行产品、增加盈利的全新的管理体制。商业银行的客户经理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负责对外联系、为客户提供一体化金融服务的业务营销人员。实行客户经理制是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化经营的必然要求,是进一步转变经营观念、探索与国际市场按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商业银行营销创新不乏成功案例,其中联动营销是商业银行整合系统资源和系统功能创新营销的重要创新之一。联动营销在公司客户营销中运用较多,不乏成功案例。下面介绍的联动营销案例是某分行私人银行部采取联动营销方式成功营销私人银行客户的案例,值得  相似文献   

18.
银行业从根本上讲属于知识密集型的服务行业,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树立"以客户为导向"的营销服务与管理理念。特别是在我国银行业的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商业银行必须突破传统的银行产品和服务的观念,从现实出发创新产品和服务,从"以客户为导向"的理念出发,进行营销业务过程重组与管理机制再造,从根本上快速实现向国际一流商业银行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一、"员工第一"与"客户第一"相统一 客户和员工对商业银行来说,正所谓"手心手背都是肉".如果单纯强调其中一方,都会相应地引发另一方的抱怨或不满,从而导致商业银行、员工、客户三者之间的不和谐.所以,商业银行应努力实现员工第一与客户第一相统一,形成银行让员工满意、员工让客户满意、客户让银行满意的良性循环.一方面,我们应强调让客户满意的重要性,因为没有客户的存在也就没有商业银行的存在.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强调让员工满意的重要性,因为只有满意的员工才会有满意的客户.应通过思想交流和业务交流,不断加深领导与员工之间的感情,增加员工对团队的亲和力,对公司的凝聚力.在和谐营销视野下,商业银行摆脱了在员工利益与顾客满意这两个极端跳换的状况,讲究两者的经济、心理、时间、精力等利益的兼顾,达到双方利益的和谐.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居民金融意识不断增强,投资需求日趋旺盛,零售业务市场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正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商业银行经营的就是服务客户,客户营销是服务客户的手段,客户满意是服务客户的宗旨,是实现商业银行利润的保证。同时,也是构建商业银行体验服务的核心。在零售业务战略转型下的商业银行体验服务涉及了银行、员工和客户,其体验服务特征是银行服务员工、员工服务客户、客户服务银行,从而为银行带来丰厚的利润回报。一、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战略转型的现实意义。(一)加快发展零售业务正面临历史性的机遇。一是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社会财富积累加快,财富分配加速向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