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3 毫秒
1.
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违约损失率是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中的重要参数,一般通过二维评级中的债项评级进行量化。目前欧洲、澳洲、新加坡等主要银行系统已经基本完成新资本协议实施进程,在信用风险领域,主要的大型领先银行普遍采用高级内部评级法,即通过开发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模型,建立二维内部评级体系,对银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防范信用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谈伟宪  董红蕾 《上海金融》2004,(5):33-34,29
巴塞尔委员会《新资本协议》所推出的内部评级法.提供了一套以银行内部风险评级为基础的资本充足率计算及资本监管的动态监管方法,本文探讨了实施内部评级法对中国银行业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改进资本监管要求的激励效应,提出了金融开放下中国银行业加快引入并实施内部评级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大幅度提高了资本监管的风险敏感度,有助于增强银行体系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但可能导致信贷运行和经济周期的过度波动。本文认为,由于信用风险是变化的,违约概率、违约损失以及违约风险暴露具有亲周期的特点,亲周期程度取决于银行所采用的模型方法和预测时间;通过第一支柱下降低风险参数的风险敏感度、降低风险权重函数曲线的斜率,第二支柱下的压力测试、设立超额资本要求、平滑风险权重函数的输出值,以及提取动态准备金和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等方法能够有效缓解内部评级法的亲经济周期效应;监管当局应在更宏观的框架下分析内部评级法的宏观经济效应,选择合理的政策工具解决亲经济周期效应问题。  相似文献   

4.
利用内部评级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是当前银行风险控制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大型银行的新资本协议实施现状,重点阐述了我国大型银行非零售信用风险模型实际构建过程。同时针对我国实际,分析我国大型银行在模型构建及使用过程中需关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耀君 《国际金融》2010,(11):11-16
违约定义是商业银行实施新资本协议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的关键基础定义之一,其是否得到有效落实直接关系到银行内部风险参数计量的准确性和监管资本计算的可靠性。本文对违约定义实施的相  相似文献   

6.
《新资本协议》的出台和实施是银行监管历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本文认为,《新资本协议》特别是内部评级法极大地提高了资本监管的风险敏感度,将对商业银行的信贷增长方式、信贷结构调整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以及宏观经济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按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水平和资产质量,无论是实施标准法还是内部评级法都将强化信贷扩张的资本约束效应。我国应慎重选择《新资本协议》的实施时机,避免由此对信贷供给和宏观经济运行造成的负面冲击。  相似文献   

7.
2014年4月,经银监会核准,国内6家银行实施资本计量高级方法,其显著特色是过渡期后利用内部评级初级法下违约概率结果计量风险加权资产和监管资本。目前关于违约概率估计的研究大都存在未能严格遵循监管要求建立识别违约样本的标准,未能建立包括校准环节等在内的完整内部评级模型开发框架,以及未能将专家的业务经验纳入模型设计等方面的不足。鉴此,本文建立了一个满足监管合规要求的模型开发框架,设计了一个非线性多重约束的内部评级违约概率模型,并引入分类器原理评估模型的可靠性。基于某银行业务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该模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在新资本协议的高级内部评级法框架下,最低资本要求取决于商业银行的风险水平.然而,监管当局与商业银行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商业银行存在隐瞒其真实风险状况的动机,而监管当局审查和验证银行风险状况的能力是有限的,这可能导致银行持有的资本过少,从而危及银行体系的稳定.杠杆率限制可以降低有限负债下的看跌期权价值,提高银行净值,从而提高资本监管的有效性.次贷危机的教训也要求我国在实施高级内部评级法过程中应重视初始杠杆率.  相似文献   

9.
新巴赛尔资本协议2004年正式颁布,其中提出的新风险计量方法内部评级法引起了国际银行业的高度关注。本文介绍了内部评级法的主要内容和要求,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内部信用评级现状和与西方先进银行的差距,对我国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出台鼓励银行采用内部评级法评估所面临的信用风险,采用内部评级法,可以使银行资本和所承担风险的联系更加紧密、更加直接,可以大幅度提高资本对风险的敏感性。内部评级法计算资本充足率需要四个变量,违约概率是其中之一,同时只要采用内部评级法,不管应用高级法还是初级法,违约概率都需要由银行自己估算,国内某些商业银行已开始着手违约概率的计量。本文主要对违约概率的定义、作用及在现实中的应用作一些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
《巴塞尔资本协议Ⅱ》的出台,确定了基于内部评级法的信用风险度量和资本金计算框架,内部评级体系成为银行经营管理的主线.我国大型商业银行逐步建立了内部评级体系,陆续开始实施《巴塞尔资本协议Ⅱ》的内部评级法.本文重点分析了农村商业银行在实施内部评级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诸如数据缺失、技术支持、人力资源约束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一、银行内部评级体系建设的现实意义中国银行业授信资产在总资产中仍占主导地位,风险资本占用在银行资本占用的比重超过了三分之二,有效管理信用风险成为银行风险管理的重心。通过实施资本管理高级方法,建立含有客户和债项二维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对提升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水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罗平 《中国金融》2006,(20):56-57
2004年6月,巴塞尔委员会正式公布新资本协议,建立了资本监管三大支柱体系,有效地将资本充足率与银行有效管理各类风险的能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新资本协议复杂的资本计量方法对银行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了风险计量的精确性、敏感性和标准化,尤其突出了依赖银行内部量化指标计量信用风险的内部评级法(Internal Ratings Based Approach,以下简称“IRB”法)在风险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审视内部评级体系:风险权重、风险偏好与银行业务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部评级法下,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违约暴露、期限是风险加权资产计算的重要参数,假设资本总量不变的前提下,4个重要参数的变化都会对资本充足率产生影响。本文按照内部评级法的资产分类方法,通过分别分析每个参数的变化对各类资产风险权重的不同影响,提出实施内部评级法以后银行业务策略应该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安徽农村金融》2008,(4):61-63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银行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了风险计量的精确性、敏感性和标准化,突出了内部评级法(Internal Ratings-Based Approaches,IRB)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本文试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实施内部评级法的有关要求入手,结合我行目前实施内部评级法可能存在的不利因素,提出实施内部评级法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6.
加拿大银行业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明 《海南金融》2009,(3):61-65
本文主要讨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第一支柱中衡量信用风险的内部评级法在加拿大银行业中的实施情况,分析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的资本节约效应。以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为例详细介绍了加拿大银行业实施高级内部评级法衡量信用风险的程序和方法,并重点分析了加拿大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前后资本要求变化,得到的结论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有一定的资本节约效应。  相似文献   

17.
巴塞尔Ⅲ强调宏观审慎监管,并针对系统性风险提出了许多宏观审慎监管要求,一方面提高银行业自身的抗冲击能力,另一方面限制银行经营中的高风险行为。本文采用内部评级法计算资本要求引发的顺周期性和系统性风险的时空特性,并分析了杠杆率、留存超额资本、逆周期超额资本、系统重要性附加资本等宏观审慎资本监管工具的作用机理,最后提出宏观审慎资本工具实施过程中需注意的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违约概率测度: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关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违约概率是指借款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不能按合同要求偿还银行贷款本启、或履行相关义务的可能性。对借款人进行违约概率的测度,已经被列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的关键内容,是现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要求,采用内部评级法的银行必须对处于风险暴露中的每一借款人进行评级,并估计其违约概率。  相似文献   

19.
《银行家》2014,(8)
正我国从2013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资本办法》),大型银行在披露2013年年报的同时,首次披露了权重法资本充足率报告,标志着我国银行业实施资本管理高级方法(以下简称"高级方法")已步入实质阶段。对于核准实施高级方法的银行,特别是实施内部评级法的银行,如何进行持续而有效的监管,督促银行不断提升实施质量需要特别注意以下  相似文献   

20.
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体系:实践及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皓 《上海金融》2008,(2):48-52
2004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出台了《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简称《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确定了基于内部评级法的信用风险度量和资本金计算框架,使得内部评级体系作为银行经营管理的主线显得更加明确。在这一国际大背景下,我国大中型银行逐步借鉴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实践,加强了信用风险管理,初步建立了内部评级体系,积极准备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本文在把握我国银行内部评级体系建设实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部分银行内部评级体系在违约定义、评级结构、评级方法、评级流程等方面的特点,揭示了其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