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2003--2005年来自我国证券市场的数据进行考察,利用调整的截面Jones现金流模型计量操控性应计利润,分析了民营上市公司与国有上市公司之间盈余管理程度的差别及其决定性因素。研究发现,民营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显著高于国有上市公司。进一步地,经验证据还表明,盈余管理程度差异的决定性因素来自经营绩效的激励作用,而非公司治理的制约作用。更深入的考察还发现,在所有表征经营绩效的指标中,主营业务回报率对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有着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买壳上市中的估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一种引人注目的并购现象:买壳上市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出现。所谓买壳上市,就是非上市公司通过对上市公司的控股达到间接甚至直接上市的目的。典型的买壳上市由买壳和注资两项交易组成,相应的交易价格也就包括“壳”公司和转让资产的价格,这是买壳上市中最关键的问题,也是买卖双方最关心的问题。本文将就上述两项交易中的估价方法作一探讨。一、“买壳”交易中对“壳”公司的估价“买壳”交易是非上市公司通过购买“壳”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股份,从而相对或绝对地控制一家已经上市的股份公司。这一交易的实质是股权的转让或收购。就我国目…  相似文献   

3.
中国家族企业的上市方式反映了家族企业可从地方政府获得的政治支持,该种支持将对公司的财务报告行为产生影响。本文以2003-2008年的中国上市家族企业为样本进行分析,发现:与买壳上市的家族企业相比,通过公开发行直接上市的家族企业可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政府补贴和更低的实际税率,而其盈余质量显著低于买壳上市的家族企业。分样本检验的结果显示,直接上市的家族企业所获得的政治支持与其盈余质量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王克敏  廉鹏 《会计研究》2012,(3):72-77,95
本文研究盈利预测制度由强制性向自愿性披露的变化对首发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其他首发上市制度影响条件下,自愿性盈利预测制度使首发公司披露盈利预测的偏好明显下降,盈利预测高估程度明显降低,且激进会计政策选择偏好明显下降,公司盈余管理水平显著降低。研究表明,市场化信息披露制度改革有助于缓解公司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中小板与创业板近两年首发上市的公司为样本,研究公司首发上市与盈余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公司上市前一年盈余操纵的程度显著下降,但创业板公司盈余操纵程度大于中小板公司。虽然盈余操纵行为推高了发行价,但投资者的认购热情未受到影响,首日投资回报取决于投资者情绪,与盈利能力及成长性无关。首发上市时的盈余操纵程度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而降低,但董事长兼总经理的现象导致盈余质量下降,而机构投资者和会计师事务所也未能显著提高盈余质量。创业板公司盈余质量整体上低于中小板公司,但规模大、成立时间长的公司盈余质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6.
谢柳芳  朱荣  何苦 《审计研究》2013,(1):95-102
我国的创业板市场于2009年正式开启,为新创高科技企业提供了有效的融资渠道,但由于监管制度的不完善,出现了发行价格偏高、市盈率虚高、超募率较高、风险较大等突出问题。2012年4月20日,深交所发布修订的《创业板上市规则》,完善了创业板的退市制度。本文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个视角,研究退市制度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创业板上市公司有显著的盈余管理行为,但退市制度出台前后期间的盈余管理方式不同:退市制度出台前,公司主要实施应计盈余管理;退市制度出台后,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显著增加,且主要实施销售操控的真实盈余管理方式,应计盈余管理显著减少。本文的研究结果丰富了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文献,初步证明了退市制度的有效性,为进一步强化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监管提供有效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7.
《财会学习》2011,(3):75-75
一般来讲,壳资源是指上市公司的上市交易资格,拥有壳资源的上市公司被称为壳公司。所谓买壳上市,就是一家优势企业通过收购债权、控股、直接投资、购买股票等收购手段以取得被收购方(上市公司)的所有权、经营权及上市地位。目前,我国进行买壳、借壳一般都通过二级市场购并或者通过国家股、法人股的协议转让进行的。壳资源形成于“总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买壳上市”是指非上市公司通过收购某上市公司一定比例的股份,取得该公司的控制权,然后将其资产不断注入该上市公司中,从而实现间接上市的目的。本文试就买壳上市的动因、壳公司的选择、取得模式、价格的确定等问题作一探讨。 一、买壳上市的动因 企业买壳上市的直接原因主要是受现有上市制度的限制,通常企业申请上市的整个过程需要一、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因此上市资格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也可以说是一种宝贵的无形资产。盖因企业上市后将获得以下众多的、显露的或潜在的利益,从而成为买壳上市的动因。  相似文献   

9.
以2010~2014年 A 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修正 Jones 模型估计的操控性应计绝对值作为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衡量指标,探讨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日常工作所在地和上市公司所在地是否一致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立董事本地化能抑制公司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此外,研究进一步发现,独立董事本地化还能约束真实活动盈余操控,包括销售操控、生产操控和费用操控等行为。  相似文献   

10.
海外上市意向的确定是公司内部的决策,主要根据企业发展规划和具体运作情况来决策,主要包括:海外上市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判断:筹集资金的数量;融资工具的初步选择;海外上市公司的初步意向。可供选择 的海外上市的方式包括境外直接上市,买壳上市,造壳上市,存托凭证上市,可转换债券上市。  相似文献   

11.
李建华 《中国外资》2014,(5):152-152,154
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和盈余管理是资本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发现,现金分红行为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具有显著影响,即现金分红降低了实际活动盈余管理的程度,增加了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程度,存在着实际活动盈余管理方式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方式的“共谋”现象。研究表明,现金分红有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盈余管理方式在现金分虹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中起到了显著讷奇余作用。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披露与国有股权私有化中的盈余管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有股权私有化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措施。国有股权私有化过程中是否存在影响国有股权转让价格的盈余管理行为,以及如何抑制这种盈余管理,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需要予以回答的重大问题。本文以我国通过控制权转移进行私有化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国有股权私有化过程中的盈余管理以及信息披露对盈余管理影响的问题。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在国有股权私有化前1年和当年的操控性应计项目显著小于0,而私有化后的第1年显著大于0;及时披露国有股权私有化信息的公司在私有化前的操控性应计项目显著大于滞后披露信息的公司。以上结果表明,国有企业在国有股权私有化前存在降低收益的盈余管理行为,信息及时披露对私有化前的盈余管理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对规范我国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行为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内部控制、审计师行业专长、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08至200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内部控制和审计师行业专长对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内部控制和审计师行业专长对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是以替代方式还是以互补方式来发挥作用。研究发现:首先,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有助于抑制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但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较小。事务所的行业专长能同时抑制公司的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其次,内部控制与审计师行业专长在抑制公司的盈余管理方面存在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即公司的内部控制越好,越有助于发挥审计师行业专长对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14.
《时代金融》2019,(6):65-66
基于2007-2017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本文探讨公司战略差异对选择盈余管理方式的影响。结果证明:实施进攻型战略的公司倾向于应计盈余管理方式,而实施防御型战略的公司倾向于真实盈余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2002~2004年2238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按照最终控制人性质,将样本公司分为国有和民营金字塔控制两种主要类别,研究了代理问题在哪些公司较为严重,法律对于投资者保护是否能起到有效的治理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国有和民营上市公司价值并无显著差异;随着政府层级的提升,国有控制公司价值提高;民营金字塔控制公司最终控制人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对公司价值有负向作用;法治水平高的地区,其所属公司价值较高;海外上市提高了民营公司价值,但对国有公司的作用不显著;证券监管机构发挥的作用尚存不足。  相似文献   

16.
盈余管理是我国财务会计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部分,国内外对创业板盈余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和方法,较少从盈余管理的程度与公司业绩的关系这一角度进行研究。本文将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相对比,分别研究其在创业板IPO中的存在性,并考察其分别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创业板上市公司为了达到上市的标准,在上市前后都会采用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手段来粉饰公司的利润。应计盈余管理与未来公司业绩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而真实盈余管理与公司未来的业绩之间则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对比而言,两种盈余管理的方式都会使公司的未来业绩下降,但真实盈余管理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更为深远。  相似文献   

17.
《国际融资》2005,(10):48-50
在国内众多的境外买壳上市融资的企业中,爱生药业有限公司(AXMPharmaceuticalsInc.,以下简称“AXM公司”)是一个较为成功的资本运作典范,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司通过“反向并购”(reversemerger)方式在美国场外柜台交易系统(OTCBB)买壳上市,然后很快成功地转到美国证券交易所(AMEX)上市和交易;二是公司在持续亏损且收人没有高增长的背景下,成功地实现了多次股票融资,打造了一个强大的上市融资平台  相似文献   

18.
王妍玲 《上海会计》2011,(1):24-27,36
本文以2001—2005年由地方政府和民营资本最终控制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终极控制人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程度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关系,并进一步检验了这种关系是否会受到各地区市场化进程的影响。研究发现:终极控制人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显著影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但这种关系会受到市场化进程的制约。研究还发现,当终极控制人对上市公司存在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分离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往往可能不是利用操控性应计来进行盈余管理,而是利用非经常性损益的手段进行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19.
上市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究竟是上市公司客观综合能力表现,还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下的昙花一现。近几年来,证券监管部门不断加强上市公司持续盈利能力审查,2009年5月,证监会在公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中,对计划创业板上市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提出六项具体的要求。对于计划创业板上市的公司来说,为了营造一个净利润加速增长的表现,为了能够获得一个更高的首发价格,存在明确的盈余管理的动机。证券监管部门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这场博弈永不落幕。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重要的股权再融资方式,定向增发不仅可以用于上市公司的资金募集,而且可以用于控制权的重新配置、竞争和转移。在股权高度集中、一股独大现象突出的我国资本市场,当定向增发运用于整体上市、引进战略投资者、买壳上市等控制权变动时意义重大,因为此时的定向增发能直接实现上市公司原大股东控制权的显著变动或变更。利用事件研究法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都能带来市场的积极响应,而买壳上市、整体上市的累积超常收益更大。因此,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不仅具有一般资本市场中的信号传递效应,而且还传递了大股东控制及其变动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