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洋阳 《云南金融》2011,(6X):33-33
阐述了环境税研究领域中比较盛行的"双重红利"理论,总结分析了OECD国家以"双重红利"理论为导向的环境税改革实践。依据中国国情,探讨我国在"双重红利"理论背景下建立环境税体系,以完善现有税制的限制和可行性,据此并结合OECD国家经验对我国构建环境税体系转移劳动资本税负提出建议,以促我国环境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环境税研究领域中比较盛行的"双重红利"理论,总结分析了OECD国家以"双重红利"理论为导向的环境税改革实践。依据中国国情,探讨我国在"双重红利"理论背景下建立环境税体系,以完善现有税制的限制和可行性,据此并结合OECD国家经验对我国构建环境税体系转移劳动资本税负提出建议,以促我国环境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国际比较视角,将欧洲国家环境税改革的经验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主要从现行税制结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劳动力市场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认为环境税的双重红利尤其是就业红利在我国现阶段实现的可能性较小,实施环境税改革应以追求环境红利为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4.
我国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指出,要积极推进环境税费改革,选择防治任务繁重、技术标准成熟的税目开征环境税,逐步扩大征收范围。环境税开征在即,对其征管问题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对我国开征环境税面临的征管难点进行了分析,在借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开征环境税征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环境税征管难点的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发达国家环境税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开征环境税的呼声日益高涨.因此,研究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环境税体系以及实施经验就显得十分重要.借鉴发达国家目前征收的环境税类型、环境税实施中的经验,我国开征环境税时应注意:建立环境税收专款专用制度;提高环境税的透明度;实行中性收入税改;合理确定环境税征收范围和税率.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多年快速增长,不可避免的我国环境整体情况越来越不容乐观。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飞速发展,文化、认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由环境问题所引发的健康问题的进一步凸显,人名群众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我国已经在2016年推出征收环境税征求意见稿,希望通过征收环境税来引导企业行为缓解进而改善环境问题。自从pigou提出环境税思想以来,国内外学者对于环境税问题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国外学者基于丰富实践前提下的深入研究更是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本文从国外对环境税的前沿研究和国内对于环境税体系构建、征收模式等方面的研究这两个部分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希望为我国开征环境税提供理论参考与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7.
环境税税收返还制度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返还制度被发达国家广泛运用于税收实践中。本文从环境税税收返还制度设计的国际经验出发,探讨了环境税税收返还制度的实施目标与操作途径,并建议在我国未来的环境税改革中,结合国情进行环境税税收返还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8.
环境税是发展低碳经济、提高环境质量重要而有效的政策工具,而环境质量的提高又与清洁生产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本文以我国1995~2010年的经验数据实证检验了环境税征收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征收环境税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稳定的正相关关系,征收环境税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的技术创新,提升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并最终实现环境目标与经济目标的双赢。  相似文献   

9.
环境税制比较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借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邓禾 《税务与经济》2007,(3):95-100
环境税制的完善有助于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形成。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法律制度,环境税制的国外理论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因此,追溯环境税制的理论基础和演变历程,分析国际环境税制的设计方法,总结国际环境税制的设计经验,可以给我国环境税制的设计提供原则、目标、实施路径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1997年世界银行在《2020年的中国:新世纪的发展挑战》中指出“中国目前的空气和水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估计每年大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5%。”由此可见,我国环境问题十分严重,加强环境保护迫在眉睫。保护环境是项综合工程,市场的缺陷决定必须由政府进行干预,从他国的经验来看,设置环境税是较为有效的方法。一、环境税概念环境税可定义为:国家为实现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特定目标,筹集环保资金,并调节纳税人相应行为而开征的有关税收的总称。具体由两部分所构成,一是为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