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信息采集和服务对象基本局限在银行信贷领域.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创新步伐加快,信用信息共享需求增加,目前征信体系建设现状已无法充分满足金融业务发展的需要,不健全的征信体系对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产生了制约效应.作为资本市场金融创新代表性举措的融资融券业务,集中体现了这一突出矛盾.应加快建设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将金融创新业务信息纳入平台采集和服务范围,实现与金融市场发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
信息汇聚     
正央行:推进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4月15日,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建设应用;二是完善动产融资服务体息和非金融信用信息的采集范围;二是在征信系统建设应用工作座谈会上指系建设,推动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加强数据挖掘力度,提供更多征信产出,继续加强征信系统建设应用,完善的完善和推广应用;三是推进小微企品和服务;三是深入研究企业关联关动产融资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系查询等授权内涵和方式;四是加快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参会代表对下一步建设和应用提征信系统二代建设步伐;五是优化服他指出,一是继续加强征信系统出意见和建议:一是扩大金融信用信务收费方式和机制。  相似文献   

3.
征信业务在经济发展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征信业管理条例》出台为契机,从商业银行的视角就信用信息的采集范围、信息保护和信息运用等方面,提出完善我国征信体系建设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采集非银行信用信息作为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对扩大征信数据范围,提高征信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比较了美国、欧洲和El本等国家非银行信息的采集情况,分析目前我国非银行信用信息采集机制建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开展征信体系非银行信息采集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海外金融市场上,融资融券交易业务是一项普遍实施,相对比较成熟的交易制度,是证券市场基本职能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之一.本文在考察我国证券业务运行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融资融券业务中存在的问题.文章立足干我国的国情特征和法律环境,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旨在充分借鉴其他国家成熟证券市场发展和运作的经验以及通过对我国试点券商的实地调研,使我国的融资融券交易制度在合法,合规的背景下规范开展.  相似文献   

6.
融资融券交易试点正面临制度完善的重大课题。本文从投资者权益保护的视角对融资融券交易试点制度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我国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的制度安排、制度缺陷和政策建议。本文率先尝试评价了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的制度体系,发现其制度机制基本保障了投资者融资融券交易的市场准入权、资产安全权、广泛知情权、公平交易权、服务保证权和投资收益权六项合法权益;从投资者权益保护角度看,虽然试点制度层次清楚、基本完整,但结构失衡,效率不足;建议出台长远规划,推进转融通制度,调整市场准入制度,完善投资者权益保护评价制度,并扩大试点范围,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征信系统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强,在丰富征信主体信息、降低征信成本、拓展征信系统应用范围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但受到征信产品种类单一、信用信息完整性和时效性不强、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范围有限等制约,征信系统仍难以满足小微企业日益多样化的融资需求。本文基于南京地区的探索与实践,建议从长期和战略角度加强征信体系建设,推动传统征信逐步向大数据征信过渡,积极营造以信用促进就业创业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8.
我国证券融资融券业务目前正在起步阶段,究竟选择怎样的融资融券模式,这是决定我国融资融券制度的一个方向性问题。本文比较了海外主要的融资融券模式,对我国融资融券交易模式进行了设计,并对实现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发展融资融券业务是证券公司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本文在分析融资融券市场效应和我国融资融券现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融资融券对证券公司业务结构的影响,并对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海外主要有三种融资融券转融通模式:美国的分散制授信模式、日本的单轨集中制授信模式和台湾的双轨集中制授信模式。我国开展融资融券交易已近两年,期间融资融券业务获得了稳定较快的发展。但是由于转融通制度的缺乏,融资融券业务特别是融券业务存在发展瓶颈。所以,根据业务发展需要,我国在借鉴了海外成熟融资融券业务开展经验的基础上,权衡利弊,采用了适合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现状的集中信用转融通模式,对促进融资融券平衡快速发展、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具有积极地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融资融券制度完善下的转融通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融资融券业务的开展,在过去的一年里,融资融券不断扩大。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在市场交易中融资业务发展迅速,融券业务却相对萎缩。基于此,市场迫切需要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融资融券交易模式,尽快推出融资融券转融通业务。正是从此种现状出发,本文分析了我国融资融券市场的特殊性,并提出了建立我国转融通机制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融资融券业务的会计处理进行了分析,融资融券业务是改变我国"单边市"、增强证券市场流动性、提高证券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及资源配置能力的必然选择。近几年,我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及相关法制的不断完善为融资融券业务提供了良好试点基础。经过多年时间的探索,融资融券交易在2010年3月31日正式启动,融资融券业务的开展必将为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同时,融资融券业务的正式启动也对相关公司证券公司和委托人的会计处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是中国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的一次里程碑式改革,对于丰富证券交易方式、完善市场功能有着重大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融资融券业务的概念及特点,并回顾了其在资本市场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随后概述了融资融券业务在我国的开展情况.在此基础上,本文总结了这项业务的开展对我国资本市场的积极意义,指出了业务推...  相似文献   

14.
李剑云 《云南金融》2011,(1Z):57-58
本文对融资融券业务的会计处理进行了分析,融资融券业务是改变我国"单边市"、增强证券市场流动性、提高证券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及资源配置能力的必然选择。近几年,我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及相关法制的不断完善为融资融券业务提供了良好试点基础。经过多年时间的探索,融资融券交易在2010年3月31日正式启动,融资融券业务的开展必将为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同时,融资融券业务的正式启动也对相关公司证券公司和委托人的会计处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融资融券业务的会计处理进行了分析,融资融券业务是改变我国"单边市"、增强证券市场流动性、提高证券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及资源配置能力的必然选择.近几年,我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及相关法制的不断完善为融资融券业务提供了良好试点基础.经过多年时间的探索,融资融券交易在2010年3月31日正式启动,融资融券业务的开展必将为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同时,融资融券业务的正式启动也对相关公司证券公司和委托人的会计处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困境,本文提出在建设央行征信系统的同时,依靠央行的公信力、强制力、征信技术,推动我国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实现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在更大范围内共享并以此推动我国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我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征信系统的建设在逐步完善.尤其是2013年《征信业管理条例》的颁布,成为征信系统建设的里程碑.征信系统的建设和使用已渗透到企业融资、个人办卡、买房、购车等多个环节,健全的征信系统在维护金融稳定,防范和降低区域金融风险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同时此项工作已成为推动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经济有效发展的一项战略性工程.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股市走过20年后的2010年元月,证监会新闻发言人8日表示,国务院已原则同意开展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原则,逐步扩大试点范围。这意味着融资融券业务已经来到广大股民身边,人们不仅要问,开展融资融券能给股市、投资者带来什么呢?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逐步深入,信用信息主体的增加,社会公众信用意识不断提高,信用报告应用范围也进一步拓宽。为拓宽个人征信系统服务渠道,2014年5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建设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目前已在全国推广。本文分别从业务开展的现实动因、现状及难点、潜在风险等角度提出一系列的看法,并就如何稳妥推进互联网查询业务健康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融资融券业务运作方式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券融资融券,是一种信用交易(Margin Requirement),是指向客户出借资金供其买入上市证券或者出借上市证券供其卖出,并收取担保物的经营活动。融资融券业务对市场最主要的影响在于实现了杠杆交易和卖空机制。2006年8月,中国证监会和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先后发布了融资融券试点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融资融券业务将于近期启动。在试点时期,借鉴国外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展经验,规避风险,逐步找到适合我国实际的运作方式是值得考虑的问题。本文试对中国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的运作方式与美、日两国进行比较,以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