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号文件要求: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生产大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力度,适当提高部分险种的保费补贴比例。开展农作物制种、渔业、农机、农房保险和重点国有林区森林保险保费补贴试点。推进建立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广西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模式的优势和缺陷分析,从合理确定财政补贴保费的农业保险险种范围、合理确定保费补贴比例和补贴对象、对保险企业配套税收优惠政策,以及构建广西农业保险巨灾风险有效分担机制等角度,提出了改进广西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模式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吴敏 《西南金融》2012,(12):31-33
为充分发挥保险参与农业风险管理的社会功能,政府应创新保险机制,拓展农业生产、加工及销售等环节的险种,提高参保率与赔付率,应着力优化补贴机制,扩大补贴险种的范围,拓展补贴对象,提高补贴标准,合理确定各级政府责任比例;应完善农业巨灾分散机制,建立专门再保险机制和农业巨灾保险基金;应提高政府监管水平,优化监管机制及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4.
“三农”综合保险的可持续性分为政府支持可持续性、保险经营可持续性、农民投保可持续性和成功经验的可推广性。不可持续的原因主要有:缺乏法律保障,政府支持具有不确定性能;农村税源流失、财政收入增速赶不上保费补贴增速;集中招投标式的市场准入与自由竞争的大方向相背;“三农”风险的重要性相对降低,投保率下降。应通过立法将政府支持固定下来;培育税源,防灾防损,抑制保费补贴的增速;借鉴国际经验,规定在农村地区开业的保险必须经营部分险种;提高农业收入在农民收入来源中的比重,稳定投保率。  相似文献   

5.
《中国财政》2012,(6):62-63
2007年以来,财政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精神,实施了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带动各级财政支持农业保险取得了快速发展。截至2011年末,各级财政累计拨付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逾460亿元,带动农业保险为5.8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1.8万亿元。从湖南、河北和福建三省(以下简称三省)情况看,农业保险通过政府与市场、财政与金融的有机结合,有效放大了财政资金支持"三农"成效,  相似文献   

6.
农业保险的价格构成与保费补贴比例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祖荣 《财政研究》2012,(10):44-46
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已实施多年,但补贴比例缺乏理论依据,影响了补贴效率。本文首先分析了农业风险的特殊性,进而探讨了农业保险的价格构成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实质,提出了保证一定投保率条件下确定适度保费补贴比例的方法,为政府科学制定保费补贴政策、确定保费补贴规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是我国各级政府支持农业的新增事权。要准确理解农业保险保费补贴事权的性质,需要把握其公共政策的属性。在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事权划分上,中央和省级政府应该承担更多的事权。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在农业保险的事权与支出责任上并不相适应,表现在:中央财政对各省的补贴力度未能充分差异化;农业大省的补贴负担过重;县级财政保费补贴的支出责任与财力严重不匹配。展望未来,我国应该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适度调整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并建立起评价和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8.
我国政府从2007年开始对农业保险进行保费补贴试点,政府补贴有效地促进了农业保险的高速发展,但同时也涌现出很多问题.本文对我国农业保险补贴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政策性长期护理保险作为一种解决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问题的新型模式,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政策性长期护理保险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政府支持特别是财政补贴,但目前具体的补贴思路尚未形成。本文以北京市为例,从政府角度出发研究政策性长期护理保险最优补贴比例与保险覆盖率间的函数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单一的保费补贴方式并不能充分调动商业保险公司的积极性和发挥政府补贴效用,因此应建立综合全面的政策性长期护理保险补贴制度;最优补贴比例与保险覆盖率之间同时存在需求函数及约束条件下最优化函数关系;除保险覆盖率之外,保险产品价格、政府补贴支出额度、投保人初始财富以及风险偏好等因素均可以对最优补贴比例形成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王涵琪 《上海保险》2023,(11):62-64
近年来,为加速乡村振兴、推进特色农业建设,多省实施了中药材保险试点,为中药材种植户及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提供保险保障和保费补贴。河北省虽然为中药材产业大省,政府也高度重视和支持中药材产业发展,但中药材保险目前尚未被纳入省定补贴险种,该险种的推广面临诸多困难,不利于河北省中药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自主投保和强制投保两类农业保险投保形式,分别建立RCK模型,并引入保费补贴比例变量,考虑农业的外部性,建立政府净收益最大化模型。以农业产出水平及政府净收益为标准,比较了两类投保形式的优劣,分析得出相应的最优保费补贴比例。研究结果表明,当强制投保比例超过阈值时,强制农业保险优于自主投保农业保险;并在强制投保情况下,得出的最优投保比例和最优保费补贴比例能够较好解释现实情况。综合考虑,政府应采取强制投保农业保险的形式,并适当提高强制投保比例及保费补贴比例。  相似文献   

12.
要闻     
《中国财政》2012,(11):4-5
保险公司计提巨灾风险准备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4月25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明确保险公司计提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准备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根据通知,截至2015年12月31日,保险公司经营财政给予保费补贴的种植业险种的,按不超过补贴险种当年保费收入25%的比例计提的巨灾风险准备金,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前据实扣除。  相似文献   

13.
政策性农业保险对不同群体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城乡居民收入再分配、东部与中西部农户收入再分配以及贫困农户和富裕农户收入再分配三个维度,就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收入分配调节效应进行了理论层面的探讨.本文认为,保费补贴本质上是专门面向农户的一种财政转移支付方式,因此各级财政对农业保险提供保费补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但由于我国区域间保费补贴力度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区农户从保费补贴中获得的直接补贴收入和间接增收效应都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因而现行保费补贴格局会进一步加大东部地区农户和中西部地区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而农业保险在贫困农户和富裕农户之间的收入分配效应则取决于其风险保障水平的高低,风险保障水平较高的情况下,贫困农户从农业保险中所获得的增信效应较强,能够显著改善他们的信贷约束,有助于缩小与富裕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反之则会加大与富裕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从调节收入分配、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角度考虑,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优化农村政策性金融的补贴结构来提高农业保险的风险保障水平,以达到更好的精准扶贫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中国种植业保险单位保费赔付额的影响因素和具体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政府财政保费补贴资金效率和政府支农力度的提高大大促进了单位赔付的增加;财政支农资金的效率不仅对单位保费赔付额有直接的正向影响,而且通过影响受益率对单位保费赔付额产生间接影响;政府支农力度在受益率影响单位保费赔付额的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地方政府以“投保人”身份参与农业保险,随着地方政府保费负担率上升,农业保险单位保费赔付额与当年实际灾害风险损失的偏差增大。  相似文献   

15.
发展我国农业保险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业保险存在供给主体不足、险种萎缩、保费收入下降等问题.制约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因素有农业保险制度不完善、农业保险需求不足、有效供给不足、农业再保险机制不完善等.因此,应从加快农业保险立法、建立财政支持制度、构建农业再保险体系等方面入手,使我国农业保险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保险+期货”模式作为一种有着鲜明“本土化”色彩的新型农业市场风险管理工具,近年来受到各方关注,并实现了快速发展。从国际视野来看,美国的农业收入保险也利用了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是近年来我国学习和借鉴的对象。论文回顾了我国“保险+期货”模式兴起的历史背景,总结了“保险+期货”模式在业务分工、风险管理功能、财政补贴与金融联动等方面的运作特征,从期货市场的功能运用、定价机制、风险分散机制、政府财政支持、监督与管理等方面比较了“保险+期货”模式与美国农业收入保险的运作机制,对“保险+期货”模式的发展定位、“保险+期货”模式与农业收入保险的协同发展、“保险+期货”模式的保费补贴、“保险+期货”模式的监管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业保险补贴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实施必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两方面对目前我国采取的主要补贴形式——保费补贴的实施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剖析了我国农业保险补贴政策的特点、实施效果和存在问题。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尽管在政府的财政支持下,我国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补贴形式单一、整体覆盖率低、补贴品种有限、对补贴政策宣传不足、缺乏资金监管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当前农业保险财政补贴体系中存在不足,如农作物保费补贴和相关税收优惠范围狭窄、形式单一、补贴比例不高、补贴政策不健全等。本文着重讲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农业保险财政补贴体系的优化设计:加大保费补贴力度、增加经营费用补贴和税收优惠力度、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再保险的补贴、建立有效的巨灾风险机制、建立有效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担体系等。  相似文献   

19.
发展现代农业保险需谋定而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正 《中国保险》2007,(7):34-36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建立完善农业保险体系。通过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各级财政对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给予保费补贴,完善农业巨灾风险转移分摊机制,探索建立中央、地方财政支持的农业再保险体系。这一系列指导方针和政策的出台,为我国现代农业保险的发展指出了明确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我国农业保险于1982年恢复试办,在接下来的十年中始终保持了不断上涨的趋势,农险险种不断增加,保费收入也逐年上升,于1992年达到历史最高点8.17亿元,占当年全国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的3.38%.然而,从1993年开始,农业保险的经营规模不断缩减,险种的数目也在不断减少,从最多时期的60余种,下降到目前的不足30种.从2003年开始,国家逐步加强对农业保险的重视,但是农业保险市场的表现却不容乐观,在一段时期内农业保险发展缓慢,甚至出现了萎缩的现象.2003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仅占全国保险业总保费收入的0.081%,每家农户投保费用不足2元.截至2006年,农业保险保费收人为8.4亿,占全年总保费收人的0.15%,占全年总产险保费收入的0.56%.从下表可以看到2001年~2006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人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