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本文以上证房地产指数代表房地产业,以上证综指代表资本市场,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度量房地产业对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的贡献度。度量结果发现房地产业对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贡献与经济整体变动趋势一致,房地产业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时期和2015年中国股灾时期系统性风险贡献较大,经济平稳时期系统性风险贡献小。通过对比沪市不同类型的房地产公司,结果发现住宅地产对资本市场的系统性风险贡献最大。本文还比较了房地产业、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和多元金融业对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贡献,结论表明房地产业对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最大。房地产业与资本市场之间存在紧密的相关性,是可能引发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危机的重要来源,政策制定者应强化房地产业的监管。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提出并论证了一种宏观压力测试方法,该方法可用于银行业监管和系统性风险的防范。首先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测算行业原始违约概率,再运用MFD违约概率模型将宏观冲击因子引入以求得渗入宏观经济因子的违约概率,然后采用CreditRisk+模型分别测算不同宏观压力情景下与信用风险对应的经济资本变化,经济资本的这些变化将成为银行业资本调整策略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张伟平  曹廷求 《金融研究》2022,505(7):94-114
本文以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房企为样本,首先基于SIM单指数分位数回归技术提出测量系统性风险的新指标SIM-CoVaR,并结合前沿的TENET网络模型,构造跨房地产企业风险动态传染的尾部风险网络,然后采用块模型探究房地产市场系统性风险溢出的聚类性、触发机制及传播路径,最后考察网络整体结构和宏观经济变量对房地产市场系统性风险溢出的影响。研究表明:(1)我国房地产企业间存在明显的系统性风险联动性和溢出效应,在市场动荡时期房地产部门是金融风险溢出的放大器;(2)评估系统重要性节点企业时,除考虑企业规模等内部属性,还应考虑房企间关联结构,利用系统性风险指数可有效捕捉网络中系统重要性节点;(3)跨房企的系统性风险溢出具有显著的聚类特征,尾部风险网络可被划分为4个不同的功能模块,各模块的成员及其角色呈现明显的时变特性,监管部门可据此从供给端“因企施策”;(4)网络聚集性、网络效率和网络匹配性的降低能显著降低房地产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本文从企业微观层面探讨房地产市场风险的形成机制,为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防范化解宏观层面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房地产贷款集中度风险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升温,造成了银行业房地产贷款集中度不断增加,随着国家对房地产业逐步实施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特别是日趋严格的土地和金融信贷政策,使得房地产贷款集中度风险产生的可能性逐步加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围绕产业链企业信用风险度量问题展开研究,以中国重汽产业链中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利用样本公司资本市场公开数据基础上,采用KMV模型预估所选公司违约概率,并进一步借助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探讨产业链条上样本公司违约概率的变动关系。结果表明,产业链条上企业的违约概率并不一定随国家宏观经济走弱而上升;相比链条其他企业,核心企业违约概率未必是最低的;核心企业违约概率的变化与链条其他企业违约概率的变化并不存在因果关系,非核心企业间违约概率变化却存在传导可能性。从近三年时间的计算数据来看,产业链上企业的违约概率之间并不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6.
王秀芬 《时代金融》2008,(12):72-74
房地产泡沫及其破裂对一个国家的整体金融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那些银行业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地位的国家更是如此。在开放的金融市场环境下,如果有效的审慎监管尚未充分建立,金融体系更容易受到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冲击。本文通过研究房地产周期和银行信贷风险的关系,揭示了银行房地产贷款危机的成因,并分别从监管者和银行业的角度探讨了如何防范银行体系的房地产信贷风险危机。  相似文献   

7.
以2006~2010年沪深两市A股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年度数据和公司治理数据为样本,采用KMV模型,运用多元随机平衡面板回归分析方法对中国上市公司高管变更与公司违约风险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变更与公司违约风险显著正相关,公司高管变更后能够显著降低公司的违约风险。这为高管变更与公司违约风险、高管变更与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证据,丰富了高管变更研究的新领域,即高管变更与公司违约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金融行业的迅猛发展,信用风险的评价和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选取2011.1-2011.12房地产业的ST公司和非ST公司共十家组成样本,利用GARCH(1,1)波动率模型估计股权价值波动率,并运用KMV模型计算这十家上市公司2011年违约距离及理论违约概率。研究结果表明,房地产行业违约距离总体均处较高水平,而ST公司与非ST公司相比,前者具有更大的违约距离,违约风险更大。  相似文献   

9.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针对防范信贷组合信用风险所需要的资本制定的内部评级法,通过风险驱动因子的变化来反映组合回报的变化,并根据风险权重函数,通过风险加权资产转化为与每一项信用风险敞口更准确匹配的资本要求.本文对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违约敞口、期限因素以及违约相关性等信贷组合信用风险的风险驱动因子的度量进行了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仍以银行业为主,银行业的风险关乎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而如果只关注银行间的风险,往往会忽视系统性风险的真实来源,即实体行业的信贷关联。鉴于此,本文首先运用矩阵法模拟了2008—2017年银行间市场的微观借贷数据,结合历年银行对实体行业的实际贷款,构建银行间、银行对实体行业的业务关联网络。其次基于复杂网络的视角,分析银行间借贷网络结构的变化,并动态识别系统重要性银行、风险传染性银行、系统重要性行业,阐释其现实意义与内在关联。研究结果表明:中行、农行、工行、建行、交行为系统重要性银行,历年来系统性风险相对稳定;华夏银行、平安银行、广发银行等股份制银行为风险传染性银行,呈现出动态变化特征;制造业、交运仓储业、房地产业等是系统重要性行业,且行业重要性排名呈时变特征。因此,防控系统性风险,在关注银行间风险传染的同时,还需立足经济的全局视角,监控系统重要性行业,实现"稳增长、控风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论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国有商业银行逐步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农村信用社成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现阶段,农村信用社信贷规模快速扩张,长期积累的金融风险逐步地暴露出来,特别是信贷风险问题日益凸显。如何控制信贷风险确保农村信用社健康发展,是当前各级农村信用社工作的重心。本文结合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实际,针对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市场经济的择优生存法则同样有效于我国的商业银行。当前,由于存量因素的惯性影响和市场中不可控制的变量因素的影响。未来我国商业银行可能会面临较为严重的行业性危机。因此,要想在这场危机管理中取得主动权,就要及早化解可能引发危机的因素,从而改变危机运行的态势与运行方向,以保持商业银行健康、稳健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14.
Our model shows that deterioration in debt market liquidity leads to an increase in not only the liquidity premium of corporate bonds but also credit risk. The latter effect originates from firms' debt rollover. When liquidity deterioration causes a firm to suffer losses in rolling over its maturing debt, equity holders bear the losses while maturing debt holders are paid in full. This conflict leads the firm to default at a higher fundamental threshold. Our model demonstrates an intricat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liquidity premium and default premium and highlights the role of short‐term debt in exacerbating rollover risk.  相似文献   

15.
利用银行内部和外部的有效数据及时而较为准确地预测借款人的信用风险,进行差别化管理是大数据时代银行风险管理的崭新课题。以信用风险预测的结果为基础,展开授信审批、监控、贷后管理、准备金计提、监管资本计算和经济资本配置等一系列内部管理活动是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积极倡导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在监管机构持续不懈地推动下,经过多年努力,我国部分领先的商业银行已经初步具备了信用风险预测能力,基于信用风险预测的结果,进行风险管理模式创新也正在不断尝试之中。本文以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为例,阐释信用风险预测为基础的风险管理模式的七个维度。  相似文献   

16.
基于风险-收益均衡控制的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琇煦 《金融论坛》2006,11(11):8-15
风险—收益均衡是风险和收益同时实现最优的一个状态。风险优化是风险—收益均衡控制的具体过程。我国商业银行正处于财务目标和风险目标约束同时增强的风险管理制度转型阶段,制度转型的方向是改革单向风险管理制度,建立风险—收益均衡控制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本文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下的信用风险计量、经济资本和风险优化理论为指导,探讨在缺乏有效资本管理制度条件下,如何建立基于风险—收益均衡控制的过渡性信用风险管理模式,重点研究了RAROC风险管理思想和风险控制技术,并展开了实证分析。RAROC修正模型与过渡方案具有可行性,并有很强的信贷政策指向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朱云飞  安静 《财政科学》2021,(3):121-129
近年来,面对经济社会各领域公共风险,河北财政通过减收、增支、加债等方式,有效防控了公共风险的暴发,全省财政经济运行整体平稳,但也导致财政自身风险的累积,体现在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后劲不足、财政支出保障难度逐步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存有隐患、其他领域风险趋向财政转移等。防控地方财政经济运行风险,需要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加强财源建设,推动财政收入持续增长;调整支出方向,确保地方财政平稳运行;完善管理机制,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深化体制改革,消除财政风险转移隐患。  相似文献   

18.
风险-收益均衡是风险和收益同时实现最优的一个状态。风险优化是风险-收益均衡控制的具体过程。我国商业银行正处于财务目标和风险目标约束同时增强的风险管理制度转型阶段,制度转型的方向是改革单向风险管理制度,建立风险-收益均衡控制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本文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下的信用风险计量、经济资本和风险优化理论为指导,探讨在缺乏有效资本管理制度条件下,如何建立基于风险-收益均衡控制的过渡,陆信用风险管理模式,重点研究了RAROC风险管理思想和风险控制技术,并展开了实证分析。RAROC修正模型与过渡方案具有可行性,并有很强的信贷政策指向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今后三年重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重中之重防控金融风险,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加强薄弱环节监督管制,以达到金融和实体经济、房地产以及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金融市场错综复杂,其存在的风险更是多种多样,金融市场的安全关乎着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经济稳定,防范和化解金融网络中的风险是保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