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一是深入基层。开展公众金融教育活动。开展“送金融知识进社区、下乡”活动,将各类金融知识读本和资料送到居民社区、广大农村地区,送到广大群众手中,同时在学校开展普及金融知识方面的专题讲座。二是设立专门的公众金融教育网站。利用网络这一开放平台,结合各类案例.将基础金融知识、风险提示、各类理财知识和银行业信息面向公众进行全方位介绍。  相似文献   

2.
美国建立了完善的金融法律制度、完整的金融犯罪治理机构体系和强大的金融情报网络,对金融欺诈、内幕交易、洗钱、恐怖主义融资等金融犯罪行为进行防治。美国以合理的民事、行政和刑事处罚相配合来规范金融行为,并对金融创新和技术进步驱动的新型金融犯罪予以前瞻性的考量,实现对金融犯罪的有效治理。我国可以借鉴美国金融犯罪治理经验,提升治理协同和执行效率,密切关注金融犯罪新形式,加强国际执法合作,形成对金融犯罪的高压威慑,做好公众的金融教育,净化金融生态。  相似文献   

3.
徐敏锐 《金融纵横》2012,(4):67-69,72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而被世界各国所关注。我国城乡差异较大,尤其是县域农村地区金融消费者保护面临着诸多困难和制约,中央银行在探索建立上下一体化的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方面拥有天然优势,可在推动保护立法、搭建投诉平台、加强公众教育、强化金融监管、完善基础设施等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4.
我国金融公众宣传教育现状分析——以江苏为例长期以来,我国金融公众宣传与教育起步较晚、基础比较薄弱。具体表现在:一是透明度建设存在明显缺陷。最近几年,中国人民银行在透明度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完善了信息披露发布制度,  相似文献   

5.
国外金融消费者保护发展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比较美国、英国、新加坡和日本等国金融消费者保护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我国面临着金融消费者法律法规不健全、公众金融知识匮乏、金融机构和行业自律机制尚不健全等问题。鉴此,本文提出推进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制建设、界定金融消费者保护范围、强化金融消费者教育、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动态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成业 《金融博览》2011,(13):44-44
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在国民金融素质教育方面起步较早,金融公众教育形式多样、新颖灵活,自上而下很有“方圆”。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金融科技给普惠金融商业模式带来了颠覆性创新。与传统普惠金融商业模式相比,金融科技带来的创新性商业模式在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降低交易成本等方面极具普惠价值,且成效显著。但是,普惠金融创新性商业模式目前仍面临数字技术引发金融排斥、金融风险加大、监管不当现象普遍等运营困境。因此,要使普惠金融创新性商业模式充分有效地实现其普惠价值,应采取开展数字普惠金融教育、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深化征信体系建设、建立有效的金融科技监管体系等措施,以促进普惠金融创新性商业模式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杨雪 《甘肃金融》2018,(2):64-67
文章在分析互联网环境对于金融人才的培养有新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当前金融人才的培养现状及互联网金融发展与金融教育的脱节、市场需求即时性与教育创新滞后性的矛盾、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互联网金融教育需求不均衡的问题,从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融合与发展教学体系、创新校企合作人培养机制、开展国际合作等五个方面对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校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及创新模式进行了相关探究。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之后,一般公众金融水平不高得到各国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学界普遍认为,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公众对金融风险识别能力较差,从某种程度上纵容了疯狂扩张的金融机构。由此,金融教育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本文主要介绍各国央行开展金融教育的特点和做法,为我国央行开展金融教育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金融是观代经济的卞发心。随着社会财富的积累和增加,银行业为公众财富安全和财富增值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和渠道,同时也为金融产品创新提供了契机。不规范的市场竞争和名目繁多的市场欺诈行为,破坏了社会经济秩序和金融安全,损害了公众的利益,需要不断加强监管;加强公众金融知识教育,规范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足创建和谐金融、保障社会安全的前提,金融机构应立足自身实际、创新金融发展、走差异化之路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携手共创和谐金融。  相似文献   

11.
为了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英国建立了较为系统的法律体系,设立了专门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构建了健全的金融消费者投诉处理程序和纠纷解决机制,并开展了有效的金融消费者教育工作。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起步晚,可以借鉴英国的经验,从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体系、构建金融消费者争议处理程序、开展金融消费者教育和加强金融行业自律等方面入手,推进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2.
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在国民金融素质教育方面起步较早,金融公众教育形式多样、新颖灵活,自上而下很有"方圆"。成立专门的负责机构。美联储内设社区事务计划部门,专门具体负责美联储系统的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工作,12个联邦储备银行也都设置了相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之后.一般公众金融水平不高得到各国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学界普遍认为,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公众对金融风险识别能力较差.从某种程度上纵容了疯狂扩张的金融机构。由此.金融教育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本文主要介绍各国央行开展金融教育的特点和做法,为我国央行开展金融教育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金融科技主导未来金融市场的竞争,人才供求错配是制约科技赋能金融的瓶颈,高校金融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高校金融人才培养改革要坚持新时代教育思想的引领,以满足金融科技人才需求和学生金融科技教育需求为出发点,遵循宽口径、厚基础原则,以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金融人才为目标,坚持产学研融合、跨学科、跨院系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统一认识、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团队、完善教学保障等路径体系,最终实现高校金融教育内涵式发展和教育服务于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5.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曾说:"在当今复杂的金融市场环境中,金融教育对于帮助消费者及其家人作出更优决策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金融素质已成为国民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国家已经将金融教育纳入国家战略中,建立了较完备的金融教育体系。我国在金融发展过程中同样不能忽视全民金融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了增加社会公众对金融知识和相关信息的了解,提高全民金融素质,帮助公众树立正确的金融风险意识,具备基本的风险防范能力,中国银监会公众教育服务区于2007年7月19日举行揭牌仪式并正式对广大社会公众开放。这是国内首个金融监管机构直接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宣传教育的服务区,是银监会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素质教育和构建和谐社会精神的一项有力举措。为了大力配合与支持银监会的此项活动,本刊专门开设《公众教育》专栏,陆续对银行监管部门在推进公众教育中开展的各项活动进行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公众教育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7.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其防范化解金融危机、维护公众信心和金融体系稳定的作用被各国所重视。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建设正处探索、试点的起步阶段。本文提出中国特色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体系的构想,从这一制度体系的基本涵义、理论原则和构成要素三方面探索,提出一些前瞻性的设计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套路贷、电信诈骗、虚假广告等持续高发,利用虚拟货币进行洗钱的新手段也更加蔽匿.这些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给金融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涉及千家万户,因此,金融监管部门在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方面狠下功夫.从2013年开始,人民银行选择每年9月统一开展全国性的"金融知识普及月"活动,今年联合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网信办,共同推出"金融知识普及月 金融知识进万家 争做理性投资者 争做金融好网民"活动,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此外,人民银行在2020年启动了金融教育示范基地试点工作,各地分支行迅速响应,积极指导辖内金融机构高标准建立基地,通过定期开展多样化、体验式的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活动,增强受众群体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9.
浅谈金融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给金融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问题并使其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个资源共享的开放式体系结构,是一个普遍应用的公众性体系,而金融业也早已溶入计算机网络技术,成为公众性的应用媒体;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金融计算机网络是处于公众面前,金融计算机信息系统面临越来越多的安全威胁,如何加强金融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管理,已成为金融业的重要课题。  对于金融业而言,金融计算机犯罪的危害程度之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传统的安全防范措施已不…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李东荣:近年来,我国金融改革取得了重大进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金融组织体系、市场体系、监管体系和调控体系。但是,当前我国金融发展中还存在不协调、不平衡等问题,其中有些问题比较突出,要继续深化金融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