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通货膨胀最终是一种货币现象的观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通货膨胀是否完全由货币供给所决定却很值得研究.近期国内对央行超发货币引起通货膨胀的讨论开始甚嚣尘上,其潜台词就是过量货币供给必然引发通货膨胀,而不论该国的经济状态如何.本文通过引入货币流通速度并比较美国、日本、英国与中国的情况,发现中国目前并不存在货币超发,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也不像想象中的那样大,在国内经济进一步增长以及货币流通速度不断下降的背景下,央行保持充分的货币供给是维护物价稳定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该文比较研究了中国、美国和欧元区不同时期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特征。研究发现:货币流通速度在经济和金融危机期间急剧下降,使得巨量的货币供给在短期内并不会带来严重通货膨胀;货币流通速度通常会受到资产价格上升的抑制,在一定条件下,资产价格上升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替代关系;货币流通速度在长期(10年以上)呈U型,中国可能已经进入货币流通速度的上升期,等量的货币供应可能对应更高的通胀水平。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央行的银根不断放松,货币供应量不断大幅增长,其增长率持续超过国民经济增长率与物价变动率之和,但货币政策的效果仍然不佳。一个可能的解释就是:在超额货币供应的同时,出现了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主要是由经济转轨过程的特殊性所致。从理论上讲,货币供给量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都会影响总需求,当中央银行只是通过单方面调节货币供应量来调整GDP的预期变化时,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方向和变化速度就有可能会直接促进或抵消货币供给量的变动效果,进而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当前货币政策的重点应在保持货币供应量稳定增长的情况下,通过外生变量来影响并控制货币流通速度,同时防止货币流通速度的非正常加速而诱发的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4.
货币的长期中性使货币供应量过多,这只能造成物价水平的上升。然而,我国长期以来存在超额货币供给的同时,却保持了经济的通胀性增长。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货币流通速度下降是阻止超额货币供给导致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我国居民储蓄意愿强烈,现期消费减少,其所持货币进入资本市场的量增加;银行“惜贷”;在金融改革深化中货币化进程受阻,这些因素导致货币流通速度减慢。  相似文献   

5.
比特币是一种纯P2P的虚拟货币,能够满足去中心化、严格控制货币供给速度、预估货币流通总量、有效遏制通货膨胀的需求。比特币基本上具有货币的功能,拥有货币的部分属性,但不一定是真正的货币。它未来能否过渡为真正货币取决于人们对比特币的信任、对一整套机制所营造的信心。本文分析了比特币能够成为真正货币必须克服的一些现实问题,其中涉及经济、互联网金融、法律、网络技术和信息传播等领域。最后提出比特币作为一种全新的无政府虚拟货币,一场数字货币的革新,代表了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思潮,具备一定的革命性。  相似文献   

6.
通货膨胀成为信用货币经济中循环往复的问题,货币是症结关键。通过建立包含货币缺口和收入差距的凯恩斯Phillips曲线理论模型,利用中国1979-2010年的数据实证得出:货币化通过两种途径作用于通货膨胀,一是通过扩大货币缺口、直接推动当期物价上升,二是高货币化导致了较高的通货膨胀预期,这种预期又推动了通货膨胀的自我实现。因此,在经济平稳发展情况下,货币化是一个金融发展程度指标,但在严重依赖货币扩张推动经济增长的情况下,货币化却可能是货币超发的指标,与通货膨胀存在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实体经济和金融资产两个部门考察了近年中国的货币需求的变化。给定实际收入和利率,金融市场交易的活跃会增加货币的交易需求,这样货币流通速度会随金融交易活跃程度而反向变动。经验结果显示,2006年以后,36%的新增广义货币(M2)是由于股票交易额大幅上升引起的。这意味着新增货币不仅要满足实体交易增长的需要,还要满足金融交易增长的需要,超出实体经济增长的货币供应不会全部体现为通货膨胀。这一结果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近年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波动和下降趋势,以及通货膨胀与货币增长关系不稳定的现象。这意味着货币政策的调整不应仅考虑商品市场价格变动,而忽视资产市场的交易需求。本文的结论还验证了,实体经济内部农业和非农部门的货币需求并没有显著差异,传统的"货币化"理论已不足以解释近十年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  相似文献   

8.
本文沿着虚拟经济部门对货币供求关系产生结构性影响的思路,对我国的资本市场吸收大量现金资产、从而对实体经济中通货膨胀压力起到了吸收或分流的作用进行了实证检验.根据回归分析结果提出,在货币流通速度稳定的前提下.资本市场规模扩张速度与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相差不大时,最有利于整体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康志勇 《上海金融》2007,3(11):41-44
改革开放以来绝大多数年份里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大于经济增长速度与通货膨胀率之和,即货币流通速度在持续下降。本文将社会分为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两个部分,考察了中国不同收入群体的货币需求行为,验证了高收入群体的边际货币需求倾向远大于低收入群体。这意味着改革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新增的货币量不仅要满足总体经济增长的需求,还要满足收入差距上升所引致的需求。因此整个社会的货币需求增长速度便会高于收入的增长速度,超出经济增长的货币供应不会全部体现为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0.
一、缘起最近一段时间,老百姓对物价持续上涨的不满增加了全社会对中国通货膨胀最终生成根源的关心。在这个当口,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中央银行前常务副行长吴晓灵在上海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说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内,央行存在货币超发的问  相似文献   

11.
刘伟 《西安金融》2005,(4):15-18
对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超额货币现象”,即各层次货币供给增长率远大于实际GDP和物价的增长率之和,有的学者认为这是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结果,有的认为是“虚拟经济”发展的结果。本文首先对产权变迁、市场深化和金融发展与货币流通速度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根据1978-2003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货币流通速度持续走低是经济金融结构变迁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董源 《云南金融》2011,(7X):79-79
当前,受国际大宗原材料涨价、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国内自然资源涨价和基础货币超发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的通货膨胀呈现了不断上升的趋势。国内外的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进行了分析,本文主认为外汇储备过多导致基础货币超发是导致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最后本文提出了通过改变汇率政策以及加强全球经济合作等角度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当前,受国际大宗原材料涨价、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国内自然资源涨价和基础货币超发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的通货膨胀呈现了不断上升的趋势。国内外的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进行了分析,本文主认为外汇储备过多导致基础货币超发是导致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最后本文提出了通过改变汇率政策以及加强全球经济合作等角度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过度投资是通胀之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度投资引起的对冲性融资到投机性融资到庞氏融资的正反馈,是引发通货膨胀的基本原因,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其表现更为突出2010年下半年以来,CPI同比持续走高,今年7月份达6.5%,创37个月以来的新高。在通胀成因上,大量学者及专家一般认为货币超发、结构性通胀压力以及国外大宗商品价格和国内工资上涨等因素是此轮通胀的主要原因,并且将货币超发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上,因此治理通货膨胀的方法就是央行实施紧缩货币政策,将货币供  相似文献   

15.
王政 《河北金融》2020,(9):16-20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以电子支付为基础的现代支付体系逐渐趋于成熟,电子货币的使用也逐渐开始替代传统货币成为主要的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不同于过去以银行卡、信用卡等卡基为主的电子货币,基于第三方支付的电子货币的广泛应用开始对加速货币流通速度,并扩大了货币乘数,从而导致由于货币超发带来的通货膨胀问题。通过对2015-2018年48个月的月度数据建立VAR模型发现,电子货币的使用使得现金比率下降,从而对通货膨胀带来上升的压力。这对于我国当前以货币供应量为主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带来了挑战。  相似文献   

16.
<正>货币流通速度是货币数量理论的核心内容,其变动对一国经济发展状况、物价水平走势等有重要指示意义。文章认为,货币流通速度出现上升或快速下降两种情况时,一经济体发生通货膨胀的风险概率会增加。从货币流通速度的视角,回看美国在疫情初期的货币过量宽松政策,从货币流通速度的视角,回看美国在疫情初期的货币过量宽松政策,及其导致的高通胀困境,对我国货币政策制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货币流通速度是货币经济学的一个经典论题,其研究遵循着货币需求、货币均衡的理论规范,先后经历了近代数量论、凯恩斯理论和现代数量论三个主要范式,但目前已不为西方经济学界所重视;而国内学术界对货币流通速度研究的理论与实证规范还正在建立中,由于中国一些特定的因素,对其研究的理论和政策意义可能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8.
当前通货膨胀的特点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当前经济运行的一个主要矛盾是通货膨胀问题。从当前看,此次通货膨胀存在成因复杂、结构性和总体温和的特点,从未来发展趋势看我国物价仍将面临较大的上涨压力。分析表明,货币超发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显著,信贷扩张和外汇占款过多是导致货币超发的主要因素,而实际利率过低所引发的投资过快增长是信贷扩张的主要原因。建议短期采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回收流动性来稳定物价,中长期通过加快对外贸易和经济结构调整从根本上遏制通货膨胀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深化的发展,货币已从单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需要,转向同时满足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要求,因而现实中货币就有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个主要流向。货币过多流向实体经济可能会导致物价上涨,而过多流向虚拟经济又可能推高资产价格。基于这一思想,本文从货币供给和广义货币流通速度的角度,运用平滑过渡向量自回归模型,采用1996年以来的月度数据,研究了我国货币供给与物价水平的非线性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货币供给对物价水平的影响依赖于经济所处的状态(即CPI上升机制和CPI下降机制),并且存在较强的非对称性;广义货币流通速度变动会带来物价水平同方向变动,且不依赖于经济所处的状态;面对物价变化,货币供给的变化存在非线性和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20.
《财会学习》2011,(5):75-76
财政压力下的超发货币是造成国内通胀的根源,加之央行汇率政策下的结汇、购汇等机制,导致天量购买力缺乏释放通道,无法拉动内需。这种情况等同于政府收取隐蔽的“通货膨胀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