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利用中国30个省区在2001—2012年间的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从技术进步和效率改善两个维度,考察了中国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金融发展无助于技术效率的改善,尤其是投向国有企业的信贷对技术效率改善产生较为严重的阻碍作用;技术进步是现阶段中国金融发展促进生产率提高的重要途径,而金融支持国有企业的创新活动是技术进步的主要来源。这一发现告诉我们,在加大金融支持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切实提高金融资源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2.
现代工业绿色转型离不开绿色金融的大力支持,本文基于2003—2019年中国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绿色金融对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绿色金融整体上正向促进了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且经过替换核心解释变量的度量指标、改变被解释变量的测算方法和增加控制变量等稳健性检验以后,结论依然成立。分时段回归发现,绿色金融能正向促进2012—2019年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不能正向促进2003—2011年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的实施能显著提高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第二,绿色金融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第三,绿色金融对东部和中部地区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最大,对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次之,对东北地区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绿色金融对大型城市的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要大于中小型城市。第四,对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分解发现:绿色金融能显著促进城市工业技术进步,不能显著促进城市工业规模效率和城市工业纯技术效率。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应助力高耗能、高排放工业项目完成产业结构升级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研究2015年以来京津冀13城市金融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其空间演变趋势,然后引入Tobit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影响区域金融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北京的静态金融效率达到前沿面水平,河北各城市金融效率较低且主要是规模效率不足导致;从动态全要素生产率看,北京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提高了10%,技术进步起主要作用,天津和河北分别提高了14.4%和13.4%,技术效率的作用更大。影响区域金融效率的因素中,政府干预对效率的提升起到显著作用,而经济开放度对金融效率的影响较小;各因素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途径主要是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4.
数字普惠金融正在逐渐改善我国农村地区面临的融资困境,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新方向。本文在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基于2011—2018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测算了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并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且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其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推动,东部地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最快,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出现负增长;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升技术效率和促进技术进步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正向影响,但对周边地区产生了负向的溢出效应;对数字普惠金融的分维度回归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和数字化程度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科技金融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实证分析科技金融发展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特征。科技金融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且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效率改善路径发挥促进作用,通过技术进步途径产生的影响并不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促进科技金融在区域间协调发展与提高国家全要素生产率提供了理论指导与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BCC-DEA模型,以2010-2019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绿色金融为研究对象,从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对绿色金融投入产出效率进行静态分析。运用Malmquist指数模型从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全要素生产变化指数等多个角度动态分析了绿色金融效率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各个区域相互之间发展绿色金融的情况存在失衡现象,下游比中上游地区发展好,中上游地区表现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以及未来还有较大的发展和改善空间。从整体来看,经济发展与绿色发展政策促进绿色金融发展,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引擎。应加大区域合作、加强技术创新、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促进长江经济带绿色金融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我国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对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首先通过生产前沿法对我国29个省份的TFP变化情况进行了估算,并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检验了金融发展水平对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不同的金融发展指标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是完全不相同的,金融发展主要是通过影响技术进步来影响TFP,而非正规金融主要是通过促进技术效率的改善来提高TFP.  相似文献   

8.
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绿色低碳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1—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SBM—GML模型测度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使用系统GMM模型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方式。研究发现:2011—2019年,技术效率提升拉动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持续增加;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升技术效率显著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服务覆盖广度的扩大显著提升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本文建议采用政策鼓励和资金引导的方式提高技术效率对绿色低碳经济的促进作用,大力发展绿色普惠金融,提高绿色普惠金融与区域协调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9.
徐思远  洪占卿 《金融研究》2016,431(5):51-64
本文探究了在信贷歧视背景下国有经济所造成的“效率拖累”现象。运用Malmquist指数法,本文估算出我国各省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两个方面。利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本文发现国有经济比重对这两个方面上的影响有不同表现。国有经济比重的提高促进技术进步,同时拖累技术效率。此外,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均加强了国有经济比重的上述两种效应。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我国54家信托公司,运用DEA和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我国信托业2010~2013年的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四年间我国信托公司技术效率均值为0.776,技术效率呈稳步上升趋势;信托业全要素生产率均值为1.073,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源于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的共同影响,但对大部分公司来说,技术效率进步的影响要大于技术进步,是生产率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一定理论分析和相关假设的基础上,利用1997—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对政府行为、金融结构和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结果显示:政府不同项目的财政支出和不同金融资产结构.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全国以及东、西部地区,政府科技教育相关支出显著地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且西部地区的效果最明显;其它财政支出项目并没有很好的发挥其对金要素生产率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地,本文利用Malmquist指数法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效率指数和技术进步指数,以考察政府行为、金融结构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路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使用2011-2018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降低金融服务门槛,提升金融服务效率,进而提升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推动区域技术进步;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特别是数字支付服务,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最显著,且该效应在东部沿海地区更加显著.本文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可通过降低区域碳排放,特别是第三产业碳排放来实现.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使用2011-2018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降低金融服务门槛,提升金融服务效率,进而提升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推动区域技术进步;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特别是数字支付服务,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最显著,且该效应在东部沿海地区更加显著.本文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可通过降低区域碳排放,特别是第三产业碳排放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运用30家小额信贷机构2005~2009年的投入产出数据和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对小额信贷机构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和分解.实证结果表明:在时间序列上,30家小额信贷机构整体全要素生产力呈下降趋势.引起生产力下降的原因是规模效率低和技术进步缓慢,规模和技术进步成为小额信贷机构...  相似文献   

15.
大力推进绿色信贷等绿色金融政策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重要的助推器。本文以原银监会颁布《绿色信贷指引》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以2003—2018年39个工业行业数据为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绿色信贷政策对中国重污染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降低了重污染行业的绿色技术进步率,但显著提高了重污染行业的绿色效率,最终显著提高了重污染行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本文基于行业视角的中国经济实践证据丰富了绿色信贷政策效果研究,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重要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2011-2019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研究金融发展驱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具体路径:是“效率通道”还是“技术通道”。研究结果显示,金融发展对东部地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抑制效应,通过“技术通道”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金融发展对中西部地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促进效应,同时通过“效率通道”和“技术通道”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但“效率通道”更显著。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我国11家主要商业银行2004-2009年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分析了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趋势以及各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差异的收敛性。实证结果表明:同时,11家银行的整体全要素生产率有提高的趋势,其中,效率变化对全要素生产率进步的贡献有限,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从长期看,各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逐渐缩小,呈现出收敛趋势,显示出全要素生产率的趋同,与我国银行业的同质化特征相符。但从短期来看,各年度全要素生产率差异呈现收敛与发散交替变化的特征,反映了环境变化对银行效率的影响及各银行对环境的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其收敛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我国11家主要商业银行2004-2009年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分析了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趋势以及各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差异的收敛性.实证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11家银行的整体全要素生产率有提高的趋势,其中,效率变化对全要素生产率进步的贡献有限,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从长期看,各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逐渐缩小,呈现出收敛趋势,显示出全要素生产率的趋同,与我国银行业的同质化特征相符.但从短期来看,各年度全要素生产率差异呈现收敛与发散交替变化的特征,反映了环境变化对银行效率的影响及各银行对环境的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以全要素生产率度量城市发展水平,考察国家审计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国家审计功能作用发挥提高了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同时,国家审计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国家审计可通过提高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以及技术创新水平,进而促进本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国家审计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地方金融发展水平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此外,国家审计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还存在动态效应。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中国东北大豆生产现状,采用Malmquist指数,从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角度对大豆主产区生产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大豆生产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率的时序变动趋势及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近年东北大豆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动呈"W"式的波动变化趋势,总体下降趋势显著;吉林、黑龙江、辽宁和内蒙古年均TFP受技术进步指数影响下降明显,但辽宁和黑龙江受技术水平和管理体制的影响,生产效率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只有加大科技投入、优化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宏观政策的引导作用,才能提高大豆生产效率,助推大豆产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