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货币供给的影响越来越强。本文从货币供给决定模型和我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会影响我国的货币供给。进一步分析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通过我国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路径、资本和金融项目路径、储备资产路径和我国货币政策的公开市场操作路径、信贷传导路径影响我国的货币供给。最后,在本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汇率制度下,央行在维持有管理浮动汇率时,向市场大量买入外汇,被动超发大量基础货币,同时,为确保人民币币值稳定,又被迫动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从市场中回收流动性,这种机制最终导致我国当前的通胀压力,货币政策效果不佳。因此,我国应采取措施逐步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同时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配合下,逐步放宽资本项目的管制,促使经济内外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3.
8.11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向市场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现阶段我国"资本有限流动+汇率有管理的浮动+货币政策相对独立"的中间汇率制度,随着资本项目自由兑换进程加快,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越来越大.通过对2005第一季度至2016年第三季度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外汇占款增速、存款准备金率和CPI对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速影响研究发现,汇率制度对货币供应量增速影响显著,外汇占款是汇率制度向货币政策传导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是当前我国金融改革开放的核心内容。"三元悖论"揭示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中国独立的货币政策面临严重的冲突。本文以利率平价、货币替代为理论基础,采用2005—2013年月度数据建立模型,对人民币汇率波动与货币政策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3年间,预期人民币汇率对货币政策有一定的影响,而当期人民币汇率影响不显著。因此,随着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项目开放,预期人民币会升值,从而货币供给量会增加。对此,应该谨慎进行人民币汇率改革与资本账户开放,协调国内货币市场与外汇市场两者良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考察了美国次贷危机后,在人民币巨大的升值压力下,我国的货币政策"三元悖论"问题,认为人民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货币政策操作,有效化解了外汇储备上升对我国货币政策自主性带来的不利影响,并在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及资本项目有限开放等一系列的金融改革中取得了较好成绩。本文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效果的影响因素,在资本有限管制下,我国的货币政策影响效果需要考虑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非传统货币创新及外汇占款的综合影响,人民银行主动的货币数量性操作只有对冲掉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后才能影响国内金融市场。在此基础之上,本文进一步对比分析了美国加息后我国货币政策面临的"三元悖论"问题,认为在强烈的人民币贬值预期下,受外汇储备有限性的影响,人民银行在资本管制、汇率稳定与政策自主性方面的腾挪空间较升值过程中大幅下降,我国货币政策自主性会受到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目前人民币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结合经常项目、资本项目以及外汇储备三者关系分析了当前汇率制度存在的问题,阐明了加快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虽然也受到国外因素的影响,但由于实行较为严格的资本管制,人民币只是在经常项目下可兑换,所以外部影响对货币政策的干扰不大。人民币国际化后,由于汇率浮动、资本可自由流动、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国内货币政策会受到严重影响,其效力的发挥会产生很大的偏差。这些影响因素中最重要的是资本流动、货币替代和外汇储备。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目前人民币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结合经常项目、资本项目以及外汇储备三者关系分析了当前汇率制度存在的问题,阐明了加快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20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管制、资本管制的逐渐放松,放弃固定汇率制度走向选择具有更大灵活性的汇率安排,成为更多国家的选择,汇率制度弹性化的趋势进一步增强。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宣布人民币汇率将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保持相对稳定,企业极少考虑汇率风险。在新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下,人民币汇率更富于弹性,汇率风险增加,汇率风险的责任也将完全由企业承担。因此,除了企业应改变过去的思维定势、在外汇资金流动的各个环节加强汇率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外,外汇管理部门积极帮助和支持企业加强汇率风险管理,是完善人民币汇率改革形成机制的一项重要配套措施。在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一周年之际,为准确了解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占新疆外贸半壁江山的边贸及边贸企业的影响以及边贸企业对汇率改革的承受、适应能力,以便今后更加有效地引导企业适应汇率市场机制的变化、加强汇率风险管理,促进新疆边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近期,新疆分局以较强的政策敏感性和主动的外汇服务意识,组织辖内7个中心支局对全疆8个地区的100家边贸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在此基础上,选择20家企业进行了实地调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资本账户开放理论和历史进行了回顾,对中国资本管制的有效性和影响中国资本流入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 :一是资本账户开放实际上是经济市场化改革的延伸,流入的国际资本在国内是否能得到有效利用,最终取决于国内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二是中国的资本管制在维持利率差异方面相对有效,但并未能有效避免货币政策遭受外部资本流动冲击,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中国资本管制的有效性必将不断减弱;三是在资本账户开放的同时,必须调整货币政策框架,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消除人民币单向升值预期;四是既要坚持渐进式推进策略,同时也要在稳定可控的前提下尽可能加快改革步伐。  相似文献   

11.
本文回顾了中国近期在汇率体制改革、资本账户开放、利率市场化和货币政策制定等方面取得的进展。文章发现随着资本管制效力的下降,人民币汇率仍然以盯住美元为主,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已经受到削弱。为重新获得货币政策自主性,同时致力于推动资本账户开放,央行必须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相似文献   

12.
货币自由化包括两个方面含义:货币可自由兑换及汇率市场化.按照国际公认的的三元悖论理论,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和独立的货币政策三个方面在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实现.也就是说,在我国保持独立的货币政策前提下,货币可自由兑换必然和汇率市场化相伴而生.我国自1996年12月1日宣布实现经常项目下自由兑换,提前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第八条款国以来,资本项下人民币可兑换已成为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既定目标.而东南亚金融危机后,我国被迫实行盯住美元的类固定汇率制度.7年过去,在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渐重、外汇储备超常增长、货币政策效力逐渐弱化的今天,人民币自由化的脚步将愈加迫切.  相似文献   

13.
易宪容 《银行家》2004,(11):28-29
对于人民币汇率制度与汇率水平,从短期来看应该以不变应万变;从长期来看,应该创造条件逐渐放开对人民币汇率与资本项目的双重管制,并将这两种管制转化为市场化的汇率机制,从市场的供求关系中寻找最优的人民币汇率水平。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对外币的“货币反替代”问题探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现阶段存在的人民币升值趋势下居民抛售外币持有本币这一"货币反替代"问题,已对我国的货币政策和开放经济产生了消极影响。影响的因素主要是国民收入水平、国际收支状况、人民币汇率稳定程度、国内外的短期利率水平及其差异、国内通货膨胀水平、人民币可兑换程度与外汇冲销机制的发挥。为此,要因势利导,加快推进人民币可兑换的步伐;改革和完善银行结售汇制度;增强汇率制度的灵活性;实施多元化储备政策,减少经常项目顺差;变招商引资战略为招商选资战略,限制投机性资本流入。  相似文献   

15.
后危机时期,虽然国内外政界和学者们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存在很多争议,但对人民币的区域化和国际化改革已基本达成共识。"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要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这将会加快人民币的区域化步伐。本文对后危机时期人民币区域化进程进行了梳理,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现状和发展动力进行了总结分析,并从宏观层面指出了现阶段应该注意和解决的关键事项,最后提出对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前景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货币国际化历史来看,货币国际化有三种模式:美元模式、欧元模式和曰元模式,其中美元是通过特殊历史时期的全球汇率制度安排得以确定;欧元是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让渡货币主权得以实现;日元是通过汇率自由化,贸易自由化,资本流动自由化,利率和金融市场自由化,使其成为国际经济活动中比较普遍使用的货币。从货币国际化的历史、地理条件和经济背景来看,人民币国际化选择日元模式可能性很大。众所周知,日元国际化政策对日本经济产生极大的影响,并危及到日本银行业。人民币国际化走日元模式,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政策与日元国际化政策必然存在相同之处,且中国银行业面对人民币国际化时所处的经济环境与当年日本银行业非常类似,包括:资本项目管制程度较高;经常项目大额顺差;国内储蓄率高;利率管制;企业绝大部分融资通过银行体系实现;银行信贷接受中央银行的窗口指导。日元国际化进程中,日本银行业是如何发展和变化的?对中国商业银行有怎样启示?这些课题的研究对中国商业银行应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申健 《甘肃金融》2004,(8):27-29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已远远突破传统的领域,并在更大的经济区域范围内发挥着极大的影响力.因此,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的开放格局,人民币汇率改革如何从制度安排上,建立一个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对外开放,以及对我国经济政策可以进行灵活调控的汇率制度,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受当前中国客观经济条件,尤其是金融市场方面的管制,我国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自由浮动的汇率.但是选择和创建一揽子爬行目标区钉住(BBC规则,Basket,Band,Crawling)汇率制度,是我国经济转轨时期较为可行的汇率制度创新.随着我国的经常项目下资本管制的逐渐放宽,资本的自由流动是必然趋势.而“三元悖论“告诉我们,资本自由流动的增加必然会削弱其它两项宏观经济政策的执行空间.当前,对我国来说保持相对独立的货币政策和选择相对灵活的汇率制度,对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经济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三元悖论”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浅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三元悖论"作为经典的金融理论之一,反映了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稳定性、资本自由流动性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三者不可兼得的矛盾,为我国2005年7月21日开始实行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对我国经济中的"三元"即资本流动性、货币政策独立性以及汇率制度进行分析,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资本自由流动性不断增强的背景下,为保持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在2005年汇率改革的基础上,应该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并研究、完善、及时调整货币篮子的币种及其权重,改善央行在外汇市场的干预机制,同时不断完善外汇市场产品和交易制度以及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9.
陆前进 《新金融》2010,(10):10-15
本文主要研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首先探讨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人民币对非美货币汇率和人民币有效汇率形成机制,以及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的完善;其次分析了人民币汇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汇率制度和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关系;最后指出人民币市场化改革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人民币汇率逐步增加弹性,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依据货币需求、货币竞争替代理论,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建立境外人民币需求函数,推导出影响境外人民币需求的主要因素。通过变结构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重点分析了汇率预期和政策变革等因素对境外人民币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预期波动对境外人民币需求具有明显的长短期效应,随着资本项目进一步开放,汇率预期变化对境外人民币需求和中国国际收支影响将更加显著,国内政策需要关注汇率预期情况;政策因素,尤其是2010年以来的制度变革有力地推动了香港人民币存款增长和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而国内货币政策和利率变化对境外人民币需求的影响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