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陈绰蓉 《云南金融》2012,(8X):267-268
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分别是交易活动和生产活动的空间集聚现象。专业市场具有很强的集聚功能,其发展能促进产业分工的深化从而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为集群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而产业集群能集聚供给和需求,这又有助于专业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显然,两者之间具有互动关系,研究二者的内在互动机制有助于发挥二者在推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产业集聚已成为产业经济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产业集聚有助于形成产业地区和国家的竞争优势,促进地区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因此,分析了产业集聚的主要优势,产业集聚面临的主要风险及促进产业集聚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对策,研究成果能够为产业政策的制定者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群是产业组织的新发展和地区经济的新现象,作为产业空间的集聚现象,是经济学家研究的一个主题。本文论述了产业集群现象的形成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认为产业集群可以提高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就此对培育地方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产业集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所必然出现的.河南省产业集聚尚处于起步状态,发展很不平衡且缺少集聚区自发形成的天然的产业优势以及发展的核心要素条件.政府的有效参与是产业集聚发展的保障.河南省政府应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为产业集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培植带动产业集聚区发展的主导企业,培育促进产业集聚的区域社会文化环境的形成,进而促进产业集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与市场自发性产业集群不同,政府主导型产业集群以地理邻近为起点然后构建集聚效应,其发展面临着驱动力内化的问题.本文认为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主导型产业集群要实现"地理邻近-集聚-知识互动"的演进.政府则需要积极推进专业化生产,大力发展中介机构,推进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努力形成集群的开放性氛围.  相似文献   

6.
张旭明 《中国外资》2012,(12):231-232
关于集群的形成机制,有三种代表性观点。市场自发论认为,产业集群是由于外部经济和集聚因素的作用而由市场自发形成的必然结果;政策驱动论特别强调产业政策对于产业集群形成的强力主导作用;折衷论则把市场力量放在了第一位,同时非常重视政府的集群政策在产业集群形成中的作用。在当今日益复杂、快速变化的全球市场环境下,折衷论的观点对集群形成机制提供了较为合理的解释。地方政府在培育产业集群时要避免盲目性,应以折衷论为基础设计适合的集群政策。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发展与风险资本投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集群有助于形成产业竞争优势,促进地区和国家经济发展.世界上成功的高科技产业集群,都无一例外地依靠风险资本投资发动机的推动.我国也应以风险资本投资作为驱动器,促进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  相似文献   

8.
关于集群的形成机制,有三种代表性观点.市场自发论认为,产业集群是由于外部经济和集聚因素的作用而由市场自发形成的必然结果;政策驱动论特别强调产业政策对于产业集群形成的强力主导作用;折衷论则把市场力量放在了第一位,同时非常重视政府的集群政策在产业集群形成中的作用.在当今日益复杂、快速变化的全球市场环境下,折衷论的观点对集群形成机制提供了较为合理的解释.地方政府在培育产业集群时要避免盲目性,应以折衷论为基础设计适合的集群政策  相似文献   

9.
陈江喜  何日贵  余慎 《浙江金融》2007,(6):38-38,37
产业集群是指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聚集,发展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产业集群现象不仅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营效率,改进激励方式,创造出信息、专业化制度、区位品牌等集聚效应,而且能改善创新条件,加速生产力形成,有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群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实质上是一种介于市场和单个企业之间的新型的产业组织形式。它的发展往往受到生产能力过剩和市场需求不足、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缺乏科学规划和布局散乱差、科技支撑缺失和研发能力薄弱等因素的制约。要提高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促进产业集群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开发人力资源、推动集群创新,建设特色园区、创优机群环境,完善企业集聚和协调机制、培育企业文化认同和创新。  相似文献   

11.
在生态经济的产业集群中,企业间会因为物质交换而形成共生网络,并实现产业集聚和生态经济两方面的有效互动,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步入可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制约生态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运行的诸多因素,提出通过整合产权关系;建设公共体系;创建集群品牌;打造绿色社区;推进绿色产业;加强文化和法律建设等对策,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产业集群的发展。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群是在企业地理集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更高竞争力的经济组织模式。集群主要是通过促进企业的衍生和最大限度地将区域内资源要素组织起来获取市场竞争力的。它的发展能显著地增强区域经济的竞争力,本文阐述了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探讨了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集群经济是指在一定地域集聚形成具有比较优势、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色产业及其组织形式,即是由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集聚形成的专业化产业区,通常又形象地称之为“块状经济”。国内外的发展经验表明,作为企业组织和产业组织的新型制度模式,集群经济是发挥区域特色经济优势,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地区经济增长极,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尤  相似文献   

14.
英国金融服务业产业集群发展对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徐全勇 《上海金融》2004,7(12):42-44
本文分析英国金融服务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探讨了英国金融服务业产业集群集聚的动力机制,以及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借鉴英国金融服务业产业集群的经验,对上海建设金融中心实施产业集群战略提出初步的构想。  相似文献   

15.
FDI对浙江产业集群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天芹  白莉莉 《浙江金融》2007,(8):57-57,56
产业集群与外商直接投资已成为浙江促进地方产业发展与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的两个重要因素。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产业集群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资本集聚、技术外溢和市场需求三个影响途径来实现,由此产生了产业集群效应EIC(Effect of Industrial Cluster)。本文对资本集聚、技术外溢以及集群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为浙江政府和企业如何更好地利用FDI发展地方产业集群提出指导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以来,各地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不断加大产业整合和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培育主导产业,促进了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但在国内外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转移加快的背景下,产业经济集聚与产业经济集群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推进产业经济集聚区向产业经济集群区升级,已成为当前各地政府的一项重大任务.本文浅议了推进经济产业集聚区向经济产业集群升级转变的的路径,对于有效推进产业集聚区向产业集群升级有重要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群与税源集聚的耦合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笔锋 《涉外税务》2005,(10):18-21
产业集群与税源集聚的耦合是指产业集群与税源集聚两个系统通过各自的耦合元素产生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一种现象。本文从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以及国际化水平四个方面分析产业集群与税源集聚的耦合关系,认为产业集群与税源集聚耦合的最基本理论依据就是税收与经济的关系原理。建议首先要坚持从经济到税收的工作思路,实施产业集群战略,支持产业集群发展;其次要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推行依法治税,为产业集群发展营造优越的税收环境;最后还要加强产业集群区的税源管理。  相似文献   

18.
企业集群是指生产经营相同或相关产品的企业凝聚在同一地域的现象;专业市场是指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开放的相同或相关产品的批发市场。企业集群加专业市场也称为产业集群,是对目前县市分数的、非专业化的企业组合的扬弃,是一种制度创新。研究企业集群,利用企业集群来高速发展县市经济,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企业集群的作用1.促进了小城镇发展。80年代,乡镇企业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小城镇发展。随着经济形势的改变,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国乡镇企业仍处于分散的、非专业化状态。企业集群的形成,降低了污染治理成本,促…  相似文献   

19.
地理集聚是中小企业集群的重要特征。信任是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关键。地理集聚为集群企业间信任的培育提供了便利条件。而只有具有效率性的地理集聚才能发挥培育信任的便利作用。有效率的地理集聚需要集群企业间具有专业化分工、产业关联性和合作性关系。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小企业集群内的信任能够突破现有地理位置的限制,在更大更远的地理区域内培育。  相似文献   

20.
第三方支付作为基础设施,推动了互联网金融的形成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以第三方支付企业为纽带,互联网金融企业、电子商务公司参与形成第三方支付产业集群,能够提高市场效率,节约交易成本。本文基于互联网金融视角,阐述了第三方支付产业集群内涵,分析了第三方支付产业的特点,探讨了第三方支付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对促进第三方支付产业集群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