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盈余管理和利润操纵的思考与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虹 《上海会计》2003,(2):18-19
上海会计 2003. 2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由于会计分期和权责发生制等规则的运用,产生大量的估算和预计,使盈余数额的确定缺少划一的标准。而盈余在衡量公司价值、计量管理者报酬、纳税和利润分配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管理者对盈余的确认与披露十分关心。企业管理者对盈余的调节有合法与非法之分。合法的调节,是指当有选择会计政策的自由时,合法地选择使其自身效用最大化或使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一种行为。这种调节盈余的行为体现了企业财务管理技术的成熟,可称之为“盈余管理”。非法的调节则是一种蓄意欺诈行为,采用不…  相似文献   

2.
在会计准则体系下,企业可以采用的盈余管理技术手段主要集中在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政策选择和会计估计及其变更三个方面。2007年1月1日起上市公司施行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新准则与旧准则相比,盈余管理的技术手段更加多样化,对其识别的难度进一步加大。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新旧准则体系下的盈余管理技术方法,拟为对上市公司在新准则盈余管理技术方法的识别提供借鉴。需要指出的是,盈余管理是一个中性词,适度的盈余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所必需的,而过度的盈余管理则会给会计信息使用者造成很大的危害,要尽可能禁止。本文探讨的是过度盈余管理的识别。  相似文献   

3.
李茜茜 《会计师》2014,(6):30-31
盈余管理对资本市场和投资者利益影响日益明显,使其成为目前会计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分析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并提出基于新企业会计准则的盈余管理的手段和识别方法,以期对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会计准则是国际会计准则在中国的全面推广和应用。为了做好新旧会计准则过渡期间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工作,也为了国际会计准则的顺利实施,证监会专门颁布了《关于做好与新会计准则相关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证监发[2006]136号),来规范和引导过渡期间上市公司行为。该通知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在2006年年报以附注形式披露“新旧会计准则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以下简称股东权益差异表),以说明新旧会计准则不同规则对股东权益的综合影响。本研究围绕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展开,试图考察过渡期间上市公司会计选择行为,研究结果能够为国际会计准则在中国的应用效果提供初步证据,同时也有助于监管层了解新会计准则实施时的上市公司行为。本次会计准则变更存在以下两个特点:一是由于存在较大的规则变化,上市公司能够在实施时对会计政策进行选择,因此新会计准则实施为上市公司提供了调节多期利润的机会;二是新准则的影响与旧准则下的财务报告同时披露,结果反映在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中,这为我们研究准则变更时上市公司的会计选择行为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根据企业会计选择是否影响未来会计收益,本研究对股东权益差异表的项目进行逐一分析,最终分为“会计选择项目”和“非会计选择项目”两类,前者主要通过费用提前确认、收益递延确认等方式影响未来会计收益,因此属于盈余管理行为。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考察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动机,结果发现那些当期盈利能力较差、盈利增长缓慢或过去盈利持续性较差的公司更倾向于选择这些会计方法。这一结果说明从新会计准则实施日开始,管理层就为自己保留了一些在未来调节利润的机会。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为新会计准则实施后的盈余管理行为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而且也有助于监管层了解会计制度衔接过程中上市公司行为及其影响,为监管层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5.
冯军 《会计师》2012,(8):17-18
盈余管理是指公司管理当局在会计准则和制度所允许范围内,通过合法的会计方法和非会计方法影响财务报告中有关会计数据,利用职业判断和规划交易等手段对会计盈利进行调节,以达到各种管理当局的目的行为。资本市场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过度盈余管理行为,使其披露的会计信息缺乏充分性和全面性、甚至缺乏客观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导致了会计信息被扭曲,并且会损害投资者、债权人和国家的利益。本文对盈余管理进行了概述,提出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盈余管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会计政策是企业会计信息生成的基础,会产生广泛的社会和经济后果。但当前会计政策变更存在许多问题,部分企业利用会计政策变更进行盈余管理、粉饰财务报表、扰乱资本市场,也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本文研究了会计政策变更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会计政策变更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改善当前滥用会计政策变更现象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会计制度的制定与变迁是各相关利益集团寻租的博弈过程,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范盈余管理,但又无法完全消除盈余管理。会计政策选择、会计准则成了盈余管理的工具。会计制度与盈余管理两者相互交替,循环发展。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经历了四个阶段,盈余管理都有相对应的空间和手段。因此,如何进行科学制度安排,正确引导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效率性,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剖析上市公司的会计政策选择,对上市公司利用会计政策下的盈余管理及影响、会计政策与盈余管理的相关联系、企业运用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盈余管理的初衷作了进一步阐述,进而提出了我国会计政策选择的规范化意见。  相似文献   

9.
谈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会计手段或者非会计手段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适度的盈余管理是企业走向成熟的标准,但滥用盈余管理则有损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新会计准则在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规范方面进行了一系列修订,减少了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选择项目,限制与压缩了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但也应该看到,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也留有一定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新会计准则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认识盈余管理和新会计准则两者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理,对于会计信息编制者而言,有助于深刻理解新准则的核心理念,在进行职业判断时认真权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提高信息质量;对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而言,有助于全面了解企业的业绩水平和竞争能力,提高投资决策水平;对于资本市场发展而言,有助于降低市场参与各方的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本文拟在分析盈余管理与新准则关系的基础上,分析盈余管理在新准则一些代表性项目中的作用机理,并就适当规范新准则下的盈余管理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盈余管理(eaminga management)是指企业管理者以获取一定的私人利益(private gain)为目的.迫于相关利益集团对其盈利预期的压力。在公认会计原则的约束下选择最有利的会计政策或控制应计项目,以使报告盈余达到期望水平。从本质上讲,盈余管理显然是一种利润操纵行为,但利润操纵是通过违规违法的手段弄虚作假,人为地造成利润的增加或减少;而盈余管理则是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以寻求有利于自己的财务结果。  相似文献   

12.
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为企业真实反映经济业务实质创造条件的同时,也为企业管理当局操纵会计盈余提供了机会.分析和检验会计政策选择的动因对企业会计准则的完善与企业会计行为的监管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选择为切入点,选取符合我国企业特征的契约变量,运用均值检验和Logistic回归方法对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的选择动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证实了实证会计理论中的政治成本假设和报酬契约假设.  相似文献   

13.
盈余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实证会计理论研究的一个重点。西方国家有关盈余管理的研究已经有20年的历史了,我国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纵观国内外目前的学术研究,盈余管理主要存在着“经济收益观”和“信息观”两种不同的看法。加拿大会计学家Scott所持的是狭义的“经济收益观”,即盈余管理是会计政策选择具有经济后果的一种具体体现,只要企业经理人有选择不同会计政策的自由,他们必定会选择使其效用最大化或使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William R.Scott,FinancialAccountingTheory),它主要是针对会计盈余或利润的控…  相似文献   

14.
李茜茜 《会计师》2014,(11):30-31
盈余管理对资本市场和投资者利益影响日益明显,使其成为目前会计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分析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并提出基于新企业会计准则的盈余管理的手段和识别方法,以期对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盈余管理,是指公司管理层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综合运用会计或非会计手段来实现会计收益的调整和控制,使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由于盈利能力和质量直接决定了企业在资本市场中的价值和地位,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投资者对公司价值的评估。本文主要根据盈余管理的特点,探讨盈余管理的动因及手段,并希望帮助企业重视通过正常途径将自身价值最大化,同时也协助资本市场监管机构更深刻的了解目前市场内企业盈余管理的现状。  相似文献   

16.
盈余质量是会计信息质量的核心内容,它反映了盈余信息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制定决策时信息需求的能力。报告盈余的质量是由企业基本业绩和生成盈余数字的会计信息系统共同决定的。经验研究表明,决定或影响盈余质量的因素包括企业特征、会计实务、公司治理与控制、外部审计、资本市场动机、政府监管等。反过来,盈余质量的变化或差异对诉讼风险、审计意见、市场价值、资本成本、投资决策、管理层薪酬和分析师预测等因素具有某种程度的影响。未来研究方向包括管理层选择会计政策时如何权衡不同的报告动机;利益相关者能否识别管理层的报告动机;监管政策变化对盈余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给予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在相应规范制约下的灵活应用以更大的空间,同时也将使企业的盈余管理更为复杂和隐蔽、难以识别,鉴于我国目前盈余管理消极影响远远超过积极影响,我们应多管齐下,从加强会计准则建设、加强外部审计监督、加强证券市场监管等方面来规范治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8.
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是指企业管理当局及其会计机构和人员利用会计法规、会计准则的漏洞或未涉及的领域以及会计原则特别是计量原则的可选择性,有目的地选择会计程序和方法,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以在证券市场、银行信贷、税收缴纳、报酬激励等方面达到预谋的利己效果的会计行为。目前我国会计界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有很大的争议。  相似文献   

19.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误导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理解或影响那些基于会计数据的契约的结果,在编报财务报告时做出判断和会计选择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谋求经理人员的自身效用最大化或公司市场价值短期内的最大化。根据国外有关资料,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有资本市场动机、契约动机、监管动机、税收动机等。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经理人员会基于多种动机操纵盈余,影响业绩评价和管理报酬,误导资本市场投资者的决策。笔者拟从公司治理、会计准则、独立审计和监管规范四个方面对盈余管理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会计政策选择是资本市场中极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形成了较系统的理论体系。本文试从会计政策选择的动因、表现和影响等方面对会计政策选择行为作深刻剖析,揭示理论间的内在联系,为会计政策选择行为的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