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会计》1991年第4期刊登了刘兵同志的《论社会审计的职能》(以下简称“刘文”)一文,文中的问题确系审计界探讨的热点。但笔者对“刘文”的观点不敢苟同,请刘兵同志指正。一、社会审计具有经济监督职能第一,审计的基本职能就是经济监督,这是不可动摇的。社会审计作为民间审计,是审计的一种类型,是我国社会主义审计  相似文献   

2.
王晓艳 《上海会计》2002,(11):78-78
上海会计2002.1178读《上海会计》2002年第4期陈留平《企业会计制度中若干涉税事项的研究》一文(以下简称陈文),对企业会计制度中若干涉税事项有了更深的理解。但笔者对文中有些事项的提法还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供商榷。一、关于会计准则与税务制度1.在权责发生制原则部分。陈文认为:“进项税抵扣是采用购进扣除法,由此可以看出,此项会计处理是按收付实现制原则进行核算的。”笔者对这一观点有异议。税法对计入当期的进项税额加以严格限定:商业企业购进货物和一般纳税人购进应税劳务的,必须在付款后才能申报抵扣进项税,这符合收付实现…  相似文献   

3.
《上海会计》1996年第6期载陈一同志《对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会计处理的探讨》一文(以下简称《陈文》,读后有些想法。《陈文》提出的确实是个实际问题,对商品流通企业更带有普遍性。因为近几年来,商品流通市场竞争激烈,各企业在硬件建设上互相攀比,在原有的固定资产上搞豪华、气派的装修、装演,支出数额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效益可延及好几个年度,其属性应是资本性支出。但它不属于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不可以增加固定资产原值。《陈文》的观点是将这笔经济业务通过借记“累计折旧”,使大修理后的固定资产净值增加…  相似文献   

4.
刘兵 《上海会计》1991,(5):45-46
《上海会计》1990年第九期发表了张祥勋同志的《对企业内部审计职能的看法》一文(以下简称张文),认为内部审计具有经济监督和管理职能。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现根据近几年的学习体会,谈谈自己的看法,请张祥勋同志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5.
《上海会计》88年4期刊登了谢荣同志《试论审计的对象是经济管理活动》一文(以下简称“《谢文》”),给人启示,引人深思。下面谈谈学习后的体会和一些不成熟的意见。 (一)关于审计对象的研究层次 根据逻辑学原理,我认为,审计对象的研究应区分为审计对象名称的属性和审计对象本质的属性二重层次来进行研究。前者解决“什么是审计对象”这个名称的内涵和外延。后者解决“审计对象本质是什么”,也包括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研究过程应该通过内涵的各种决定因素的分析研究来抽象概括审计对象的特有属性,然后,根据这些特有属性去反映审计对象外延的范围方面,为未来审计实践指明方向和道路。当然,审计对象的现有外延对抽象审计对象的内涵有积极意义。可图示如下:  相似文献   

6.
《财务与会计》1979年第2期刊登了张以宽同志的《关于增减记帐法推行中的几个问题》(以下简称《前一篇张文》),《上海会计1981年第3期刊登了他的资金运动学说是增减记帐法的理论基础》(以下简称《后一篇张文》)。我读了后,有些不同看法,提出来与张以宽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7.
《上海会计》1992年第10期刊登了傅挺水、吴惠珍两同志写的《论潜亏》一文(以下简称“两文”),全文剖析了潜亏的成因及其表现形式,对我们正确编制财务计划和进行财务分析大有裨益,但有以下问题需与两同志及同行商讨。 一、潜亏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读了《上海会计》1989年第8期刊登的《要学点“讨债”的艺术》一文(以下简称《学文》)后,感到有些话非说不可。 我在《上海会计》上读《学文》,是第三次读到这篇文章了:第一次是在1989年第1期(2月出版)的《财会审)上,第二次是在1989年第3期(5月出版)的《广东财会》上。三种杂志刊登的这篇文章,其标题虽稍有不同,但作者署名相同,而文章的主要内容,主要观点可以说是完  相似文献   

9.
杨松令同志在“关于加强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我见”(载《上海会计》1985年第11期)一文中指出:“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重要原则之一。”这是完全正确的。文中的一些阐述也切合实际。但杨文提出“内部审计应受双重领导:内部,受企业的最高行政部门领导;外部,受当地审计机关的领导”的说法,则笔者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国会计界根据“双百”方针,对一些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问题展开讨论,这是一件好事,说明会计战线生气勃勃,思想活跃,对于发展我国会计科学,提高会计理论水平和工作水平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上海《会计通讯》最近几期发表了不少关于记帐方法的文章,看了很受启发。1980年第5期发表的郑祖祥同志的文章,对我写的《关于增减记帐法推行中的几个问题》(以下简称《郑文》)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我想对几个议论较多的问题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1.
《上海会计》1992年第3期发表金瑞凤同志《浅谈定额流动资金周转率的计算》一文(以下简称《金文》),读后颇受启发。但有以下问题需与金同志及同行讨论。 一、“流动资金周转额”的计算 《金文》修正后的定额流动资金周转率计算公式,是把流动资金周转额改成产品销售总额减去计算期发生的应收帐款,笔者认为这样确定周转额也不尽然。计算期产品销售收  相似文献   

12.
刘云童同志在《上海会计》1987年第10期的“谈谈改进银行借款明细核算”一文中(以下简称刘文),针对目前银行采用的“逐笔核贷,定期归还,逾期加息”这一新的贷  相似文献   

13.
李恩 《上海会计》2003,(11):62-63
《上海会计》2002年第5期刊登了龚蔚同志的文章《浅谈小规模事业单位应交增值税的核算》(以下简称《龚文》),2003年第2期又刊登了王留根同志的商榷性文章《也谈小规模事业单位应交增值税的核算》(以下简称《王文》)。笔者对以上两文进行了认真研读,确感两作者对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小规模纳税人的事业单位应交增值税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但又感有些问题还没有谈透,对此,愿与以上两位同志商榷。一、关于小规模纳税人的事业单位以材料对外投资及应交增值税的核算问题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对外投资”科目规定:“…  相似文献   

14.
有必要重提会计人员的“双重身份”朱胜登《上海会计》,1994年第2期刘林平同志《适应市场经济,改革会计模式》(以下简称“刘文”)一文中认为会计人员应改“双重身份”为“单一身份”,实行会计人员回归会计主体。笔者认为:在我国现阶段还有必要重提会计人员“双...  相似文献   

15.
对接受捐赠及盘盈固定资产核算问题的再认识齐齐哈尔市医药管理局金广昌《上海会计》1995年第2期刊登的吴明烨同志《谈改革后的固定资产核算》一文(以下简称吴文),读后颇有启发。但笔者对文中“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入帐问题”和“盘盈固定资产的处理问题”所持的观...  相似文献   

16.
《上海会计》1983年第6期发表的王文彬、黄履申合写的《关于审计立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一文(以下简称《意见》),读了颇有启发。现在中央审计署已经成立,政府审计工作正在积极开展,而审计监督必须以法律为准绳,所以审计立法具有一定的迫切性。我作为后学,除了学习老师们的卓越见解外,现提出一些不同想法,分述如下: 一、关于审计工作的重点问题 我国的政府审计,尚在初创阶段。审计立法既要针对现实情况,又要考虑将来发展。《意见》认为“当前国家审计机构的力量,重点还是应该放在防  相似文献   

17.
读了《上海会计》1992年第11期刊登的游经元同志《也谈销售实现的时间标志》一文(以下简称《游文》),笔者认为《游文》对赵平安等同志写的《取得债权≠销售实现》一文的质疑不能成立。现谈点刍荛之见, 与财会同仁切磋。 我认为,“取得债权≠销售实现”的立论是无可厚非的。  相似文献   

18.
也论商誉价值摊销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斌先生在《上海会计》1996年第8期发表的《论商誉价值摊销法》(以下简称《吴文》)一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商誉价值摊销方法———按超额利润率比例摊销法,并认为该方法是“结合商誉的本质特征提出的”,“成为第五种商誉价值摊销理论应是可以成立的”。笔者对吴斌...  相似文献   

19.
贵刊1996年第6期发表了陈一同志《对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会计处理的探讨》一文(以下称为《陈文》),读后认为文中某些观点值得商榷。《陈文》认为:“对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应作为资本性支出处理”。“大修理支出借记‘累计折旧’帐户可体现固定资产净值的增加,是合理可行的。而通过以后期间的提取折旧,这笔大修理费用又可分摊到各受益期,实现了收入与费用的合理配比。”对这段文字稍作分析,笔者认为《陈文》对某些概念有些模糊:1.影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数额的是固定资产原值而非净值,亦即净值的增减不能引起每期折旧额的变动,…  相似文献   

20.
确认房地产开发企业商品房销售收入的现行办法并无不妥广东省华天房地产开发公司叶立昌《上海会计》1994年第6期刊登了钱玲同志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收入的确认时点问题》一文(以下简称“钱文”),笔者阅后对有些观点不敢苟同。现将一些看法提出来与钱玲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