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资管新规过渡期资产管理行业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保险资管产品逐步落实资管新规的措施,保持持续发展态势。为持续推动保险资管产品的健康发展,本文建议适度拓宽基础资产范围,持续加强投资能力建设,强化内控及风险管理,完善要素市场,增强产品流动性,加强行业自律和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2.
2018年4月27日,资管新规正式出台,标志着我国资管行业进入了统一监管的新时代。作为地方金融主力军的地方法人银行,由于在资金实力、系统建设、投研能力、客户培育等方面较全国性银行相对不足,资管新规出台一年来其资产管理业务转型情况如何是本文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湖南省地方法人银行为例,重点分析资管新政实施以来地方法人银行在流动性、投资配置、净值化转型、风控管理的发展状况,并对如何落实好资管新规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2018年4月,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几个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从政策上强化了对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规范性要求,明确了统一资管产品的监管标准。而信托行业在业务开展中长期扮演着"影子银行"的角色,资管新规的出台无疑对该行业产生巨大的冲击。与此同时,在强监管环境下,信托行业也需积极配合资管新规相关规定,立足自身发展优势,推进业务转型。  相似文献   

4.
本次资管新规的主旨思想是统一监管,实行风险收益自担、表内与表外隔离。文章分析了资管业风险的突出表现,分机构类别简要分析了资管新规对券商、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和信托机构等非银机构资管业务的影响与建议,并进而展望了资管新规下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正>去年4月,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对资产管理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如今,"资管新规"落地已有一年多时间,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跌至4.31%,为近两年最低值。银行理财收益率缘何会创新低随着"资管新规""理财新规"和《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等监管文件接连出台,2018年又被业内称为"资管元年"。有业内专家表示,资管业务转型对银行相关业  相似文献   

6.
苑志宏 《银行家》2022,(1):94-97
临近2021年岁末,资管新规过渡期行将结束.在三年半的资管新规过渡期之中,一方面,以资管新规为主体的资管行业统一监管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完备,包括银行理财、公募基金、保险资管、信托、证券资管、私募基金等在内的各类资管机构打破了行业桎梏和牌照垄断,消除了监管套利,同类资产管理产品监管标准得到统一;另一方面,不合规存量业务得到...  相似文献   

7.
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自2005年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15年的发展历程。2018年4月以来,随着资管新规的正式发布,证券资管业务加快了改革步伐。同年11月,中国证监会出台了针对大集合产品改造的操作指引,8000多亿元的证券公司大集合产品改造进入了实施阶段。2019年8月以来,多家头部券商获得证监会公募化改造批文,截至10月底,有8只大集合产品公募化改造获批。  相似文献   

8.
资管新规发布实施以来,理财子公司的净值化转型稳步推进。合规销售是资管新规“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核心要求,亦是打破银行理财刚性兑付的关键前提;销售渠道的规范拓展对于理财子公司未来发展有着深远影响。2020年12月25日,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理财产品销售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理财销售办法》),成为资管新规后指导商业银行理财合规销售和渠道建设的又一重要操作性细则。  相似文献   

9.
自资管新规出台后,银行理财市场已平稳运行一年多,银行理财业务在转型过程中可能遇到不同的问题。人才储备相对于公募基金等金融机构明显不足且缺乏有效激励、银行产品及服务缺乏竞争力、中小型商业银行资金的压力等,都成为转型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应从人力资源角度、产品设计和客户营销角度、风险管理和组织协调角度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2018年4月资管新规出台,对银行理财业务的规范发展做出了一系列要求。新规明 确指出:过渡期后,具有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资质的商业银行应当设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 子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截至2017年末,银行理财业务规模近30万亿,其一举一动对整个资 管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从监管政策发展、成熟资管市场的经验、人口老龄化加速趋 势三个角度阐述了银行在当前设立资管子公司的背景条件,并分析了未来银行资管子公司发 展的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资管新规指出,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向投资者传递“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理念.打破刚性兑付。干呼万唤始出来,一直“半遮面”的资管新规终于把脸露出来了。自去年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发布。资管新规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上到两会提问、央行行长公开讲话稿、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审议内容,下到小区内的老大爷和棋友也在讨论资管新规这事儿。  相似文献   

12.
“贷款新规”是2009年7月份以来,银监会先后发布的《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项目融资业务指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统称。银监部门视“贷款新规”的出台为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业务法规框架的初步构建和完善.是我国银行业贷款风险监管的长期制度安排,由此可见,“贷款新规”的实施影响非同一般。本文从落实“贷款新规”的重大意义出发,分析其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主要影响,并提出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用2015-2021年16家主要上市银行半年度数据作为样本,研究发现资管新规出台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显著降低,但该政策效果在规模不同的银行间存在异质性。进一步分析发现,银行理财套利削弱了资管新规对降低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本文为资管新规对银行监管套利及系统性风险抑制提供了初步的微观证据,为强化系统性风险抑制,继续有效促进实体经济脱虚向实提供了重要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4.
《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的出台,就是为了规范资管业务,打破刚性兑付,消除金融风险隐患,形成资产管理行业统一标准,让资管行业回归主动管理的发展方向.资管新规出台后,曾设置了两年的过渡期,而后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过渡期又延长一年至2021年底(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过渡期延长到2022年...  相似文献   

15.
发展并购金融业务是商业银行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面对市场旺盛的并购融资需求,商业银行大力拓展并购业务产品链条,提供多种并购融资工具,包括并购贷款、并购债和理财产品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商业银行面临传统融资渠道比较优势逐渐弱化、债权融资市场标准化和市场化程度不足、并购基金发展不充分、名股实债类并购基金受资管新规的影响等困境。对此,商业银行应大力发展投行业务,丰富产品结构,努力创建并购服务大平台,聚焦新兴行业,提升"差异化"投行服务能力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深化资本市场业务,加快人才梯队建设,打造专业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产管理行业的迅速发展,商业银行理财逐渐成为资管子行业中最为主要的部分。2018年,“资管新规”及与其配套的“理财新规”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的先后出台,统一监管标准、加快净值化转型、打破刚性兑付、期限错配和消除多层嵌套逐渐成为资管行业共同的监管方向,商业银行的理财市场面临着重大的转型和调整。文章以黑龙江省为分析对象,探讨了资管新规出台后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政策法规     
《中国货币市场》2006,(10):70-70
外汇局发布新规改进贸易外汇管理,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颁布,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工作尽职指引(试行)》,巴塞尔委员会颁布新版《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  相似文献   

18.
普益标准 《理财》2022,(3):36-37
2018年4月27日,国家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过渡期至2021年年底. 这意味着,2022年1月1日是资管新规过渡期正式落下帷幕的时间,也是资管新规正式的开始.与过渡期相比,资管新规真正落地之后有哪些变化?这对投资者和银行理财机构来说,又将...  相似文献   

19.
金融     
《首席财务官》2015,(7):12-13
银监会修订《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为完善企业兼并重组金融服务,银监会对2008年出台的《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进行了修订,已于近日正式发布。《指引》修订以优化并购融资服务为核心,在要求商业银行做好风险防控工作的同时,积极提升并购贷  相似文献   

20.
2018年4月27日《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的正式“落地”,作为我国资产管理(以下简称“资管”)业务的纲领性文件,将对资管行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本文以资管行业规模最大、地位最核心的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以此论证资管新规对资管行业的影响。文中以广西城商行为例分析资管新规的短期影响,然后采用事件研究法,以上市商业银行为数据样本,研究分析资管新规对商业银行的长期影响。研究结论表明:资管新规对商业银行具有长期的正面影响;风险水平越低的商业银行受资管新规的正面影响越大。最后,在借鉴国外先进的监管经验以及结合本次资管新规精神的基础上,提出我国资管行业长效监管机制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