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普惠金融发展进程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中国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并与国际水平进行比较。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在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使用情况"及"服务质量"三个维度下,建立包含19个指标的普惠金融指标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集各省数据,计算2013年中国的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对各省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对各项指标的得分情况进行分析和解读,并提出政策建议。本文是文献中首次对全国各地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展开了定量评估和实证分析的尝试。这项目研究对探寻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方向具有理论和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2.
试图在以往普惠金融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我国的普惠金融指数框架,用以评价和衡量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状况。将普惠金融指数构架为供给方、需求方和外部因素三个部分,供给方主要包括了金融服务基础设施、设备和人员等指标,需求方主要考虑了产品和服务等指标,而外部因素主要关注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政策制定情况以及法律制度水平等指标。  相似文献   

3.
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被明确提出,基于我国城乡发展存在较大差异性的现实,加快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发展,是当前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重点,而现代化支付服务体系的建设对发展农村普惠金融体系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结合现阶段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在我国贫困地区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并以河南省卢氏县开展农村支付环境建设为案例,在目前贫困地区农村支付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其支付体系建设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针对当前在发展普惠金融的背景下,深入开展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普惠金融是金融服务大众化的新理念。在浙江省"十三五"提出构建面向"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普惠金融体系的背景下,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文章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从需求、供给和社会因素三方面共8个指标初步分析浙江省普惠金融的影响因素,结合国外已有经验和实证分析结果,倡导从不同层面推进金融普惠发展。  相似文献   

5.
推广普惠金融服务,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有利于促进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广西农村普惠金融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新形势下准确把握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国务院关于金融支持"三农"发展有关精神,进一步提升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实现农村合作金融与"三农"的共赢发展是农信社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2007~2016年我国31个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人口老龄化影响普惠金融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由于"数字鸿沟"制约着老年人获取互联网金融服务,人口老龄化加剧抑制普惠金融发展;适宜的政策制度、经济发达地区、较高的金融知识水平以及便捷的交通对发展普惠金融具有促进作用;由于普惠金融受众群体金融知识储备较低,短时间内难以接受信息化的金融服务产品,信息化水平未能有效促进普惠金融发展;从分地区的结果看,老龄化对普惠金融发展的抑制作用具有区域差异性。本文进而提出加快培育服务老年人的社会团体组织、实施差异性普惠金融政策、加强互联网金融创新、构建终身金融教育体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选取山东省2011至2017年的相关金融数据,借鉴Sarma普惠金融测度方法,首先,从金融服务接触性、金融服务质量、金融服务使用性三个维度来分析山东省普惠金融发展状况;其次,选取9项具体指标,在分配各项指标权重时使用目前较为通用的变异系数法;最后合成山东省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普惠金融整体发展较好,普惠金融发展阶段性明显,山东省普惠金融服务接触性增长乏力,涉农贷款方面出现下降趋势,成为限制山东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山东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意见。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模式主要有基于传统金融机构、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商和金融科技企业的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供给方等模式。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农村及偏远地区提高了互联基础设施水平、手机设备使用率和金融终端设备安放比例,这些为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了良好设备基础。同时在各地政府支持推动下,农村地区电子支付得到较广泛使用,而线上理财、线上贷款和线上保险却面临着农村居民不够了解、不会操作、相关金融意识不足的问题,限制了相关金融服务使用深度。研究提出目前中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是,农村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不足;二是,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自身排斥”现象;三是,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安全隐患大。应从以上几个方面着手促进我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和使用情况两个维度选取相关指标构建普惠金融指数。分析发现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表现为东部地区高,中西部地区低。在此基础上,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和分位数回归对我国2005~2016年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与区域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普惠金融的发展可以有效促进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技术成果转化,这种影响在中西部地区表现更显著。基于本文研究结论,建议进一步落实金融政策,平衡各省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促进区域技术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10.
刘萍  樊巾 《甘肃金融》2016,(7):30-33
文章在综述了测度和评价普惠金融状况的基础上,选取了体现金融机构覆盖率、金融服务便利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状况、金融服务可持续性、各项贷款、涉农贷款、小微企业贷款、就业创业贷款等八个方面的24个指标,构建普惠金融发展状况指标评价体系,并对白银市4个辖区(县)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得出各县区普惠金融服务水平普遍不高、金融服务覆盖面有待提高、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进展不一、小微企业金融供给不足、民生金融专项业务类型单一等结论,并提出了完善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的扶持政策体系、完善普惠金融组织体系、加强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深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推动民生金融产品创新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下发的中国普惠金融指标体系为基础,依据天水市普惠金 融发展现状,分别从可获得性、使用情况和服务质量三个维度选取了 15 个指标测度天水市 5 个县 2014-2019 年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通过计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对比分析了各县域普惠金融发展的差异;其次运用面板 数据固定效应模型估计了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交通水平以及信 息化水平对普惠金融发展正向影响显著;最后提出以金融统计为抓手、加强普惠金融指标数据分析,以金融 素养为前提、加大普惠金融应用环境建设,以金融科技为契机、加速普惠金融产品服务供给,以金融风险为 底线、加深普惠金融战略目标规划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支付领域普惠金融发展路径探索
  支付体系是经济金融的重要基础设施,支付体系所承载的金融服务功能,是其他金融服务得以实现的基础和保障。同样,支付领域普惠金融的发展,在普惠金融整体发展中具有“先行性”特点。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的支付服务能力最为薄弱,是支付领域普惠金融发展的重点区域。鉴于此,人民银行自2009年底开始在全国组织开展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工作,这实际上是支付领域普惠金融的一次重要实践。4年多的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总体来看,与普惠金融的要求尚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渗透性、可接触性和效用性三个维度测度了2009年到2015年我国中部五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对中部五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基础设施状况、政府支农支出都与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紧密相关,同时为加快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提出了推进农村产业发展、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策扶持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支付体系是经济金融的重要基础设施,支付体系所承载的金融服务功能,是其他金融服务得以实现的基础和保障。同样,支付领域普惠金融的发展,在普惠金融整体发展中具有"先行性"特点。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的支付服务能力最为薄弱,是支付领域普惠金融发展的重点区域。鉴于此,人民银行自2009年底开始在全国组织开展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工作,这实际上是支付领域普惠金融的一次重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实质上是发展支持弱势群体的金融。农村牧区相比城市处于弱势,农牧业相比工业处于弱势,农牧民相比城市居民处于弱势。因此,农村牧区是普惠金融工作的重点所在,农牧业是普惠金融服务的主要产业,农牧民是普惠金融服务的主要群体,对"三农三牧"的金融服务是普惠金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为落实中央提出的发展“普惠金融”的精神,以及自治区党委、政府改善农村牧区支付服务环境的要求,中国银联内蒙古分公司(以下简称“内蒙古银联”)推出组合服务方式,将创新产品应用场景进行延展,服务农村牧区;创新细分模式,将创新业务客群拓展到亟需普惠金融的弱势群体,以简易支付体验服务农牧民;创新支付技术,破解人民银行长期关注的现金净投放难题,服务农(牧)业;创新应用产品,建成涉农(牧)金融机构的流动金融网点,服务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使用2011-2018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降低金融服务门槛,提升金融服务效率,进而提升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推动区域技术进步;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特别是数字支付服务,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最显著,且该效应在东部沿海地区更加显著.本文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可通过降低区域碳排放,特别是第三产业碳排放来实现.  相似文献   

17.
贫困地区金融供求分析与建立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引入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正成为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共识.本文从贫困地区的金融需求和金融服务状况入手,阐述了建立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对满足贫困地区特殊的金融需求、改善贫困地区金融供给难以适应金融需求的现状、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重大意义.提出了构建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使用2011-2018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降低金融服务门槛,提升金融服务效率,进而提升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推动区域技术进步;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特别是数字支付服务,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最显著,且该效应在东部沿海地区更加显著.本文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可通过降低区域碳排放,特别是第三产业碳排放来实现.  相似文献   

19.
杨望  穆蓉  杜超 《甘肃金融》2020,(2):52-56,35
文章从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使用性和地理渗透性三个维度来测度普惠金融指数,选取了2015—2018年全国31个省(区、市)的数据对普惠金融的指标进行测度并通过随机效应回归对普惠金融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全国31个省(区、市)的普惠金融状况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其中经济发展、交通便利性、居民受教育程度、城市化程度对普惠金融的发展具有显著影响。最后提出了加强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加大教育投入和金融知识的普及、提高保险在普惠金融发展中的保障作用、提升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对普惠金融的支持力度、建设信用共享平台和信用信息体系、建立严格的考核评估体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涛  徐翔  孙硕 《金融研究》2016,430(4):1-16
近年来,普惠金融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实现了更快的发展。普惠金融究竟对经济增长有何影响?这种影响是否随着各个经济体的经济社会状况不同而有所差异?本文基于跨国截面数据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分析。充分考虑了普惠金融内生性问题的结果显示:总体而言,普惠金融各项指标中,仅有投资资金来自银行的企业比率这一金融中介融资指标对世界各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有着稳健且显著的负面影响,其它普惠金融指标并没有稳健且显著的影响。进一步考虑到各个经济体不同的经济社会状况,本文发现,在初始人均GDP水平更高、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更长、法治水平更高或中小企业规模更大的经济体中,个人在银行账户或储蓄卡、电子支付或银行账户购物以及借记卡等方面的使用率等个人金融服务方面的普惠金融指标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