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环境危机的应对机制,生态金融市场因应而生。生态金融市场包括市场化机制和生态金融机制,前者以排污权交易为代表,后者的类型较为多样,比如环境基金、气候变化衍生品、自然灾害证券和生态期权机制均属于生态金融机制。作为新型的金融市场机制,生态金融机制对现行金融法制构成了一定的挑战。为推动生态金融机制的发展,我国应当完善现行的金融法制以便为生态金融机制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2.
金融系统的基础功能是资源配置功能和风险管理功能,将金融功能向生态维度扩展是指金融系统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发挥相应的作用,进而在传统金融的经济功能基础上衍生出金融的生态功能。引言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金融手段治理生态环境是建设生态文明制度的重要方面。金融系统要成为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机制,有必要在理论上将其功能扩展到生态维度。  相似文献   

3.
当前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影响金融生态的要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即金融主体是否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生态调节机制是否健全、外部环境是否适合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的金融发展对社会和谐发展构成明显的障碍,其原因在于金融生态失衡,构建完美的金融生态,促进金融和谐,才能更好服务于和谐社会。从产权改革、市场结构、立法机制、合作金融等方面具体阐述了改善金融生态对于发展和谐金融、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并在操作层面上提出了相应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面对我国经济金融的飞速发展,金融生态与金融主体、金融运行、金融的可持续发展的关联度越来越密切,金融生态也被赋予了更深层的含义。金融生态的建设与维护对金融企业追求利润目标,对金融业稳定、健康、持续发展以及对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都有着重要意义。然而,深刻反思金融生态建设的十年,在法制建设、信用担保机制、以企业为主的微观主体的信用意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在在剖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的战略策略。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收入的逐年提高,个人理财业务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基于金融生态视角,从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调节机制三个方面分析目前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之处,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战略性的建设意见,以此促进我国个人理财业务更加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农村金融生态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农村金融能否与农村经济良性互动发展。本文从金融生态的外部环境、主体功能、调节机制等方面,调查剖析三明农村金融生态状况,提出优化农村金融生态良性循环的外部基础,加强农村金融主体建设,完善自我调节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将金融生态概念引申到互联网金融领域,充分体现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继承性、创新性、竞争性和自调性,这是现代经济金融理论的又一个重大突破.互联网金融生态,是各类金融活动主体之间、金融活动主体与其外部生存环境之间通过长期的信息传递和价值流动、相互联系和制约形成的具有系统运行机制的动态平衡系统.通过经济学理论系统分析互联网金融生态主体及其博弈行为,对理解和重构现有互联网金融生态机制将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从全局的角度,分析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构成及其生态主体行为倾向,构建博弈模型分析各生态主体之间的作用机制,最后提出互联网金融生态机制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9.
郑庆寰 《浙江金融》2006,(10):18-19
自2004年12月7日周小川行长在《金融时报》上发表了“完善法律制度、改进金融生态”的学术报告以来.金融生态已经成为金融领域研讨的热点问题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金融体系无疑是一个崭新且富有启发性的税角。本文从金融生态的概念分析入手.研究我国金融生态链的构成,分别从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协渊机制三个方面分析我国金融风险的生成.并提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农村金融生态评价标准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庆安 《福建金融》2005,(10):12-14
农村金融生态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农村金融能否与农村经济良性互动发展。农村区域金融生态状况如何,应有明确的评判依据及定性标准,以便准确、全面地反映农村区域金融生态状况,及时暴露存在问题,为有效治理农村区域金融生态提供决策依据。文章从金融生态和农村金融生态基本内涵的理解入手,探讨建立我国农村金融生态评价标准的必要性,试探性地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标准、农村金融生态主体的评价标准、农村金融生态调节机制评价标准三方面,提出农村金融生态评价标准体系的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环鄱阳湖区域金融业在支持生态经济区发展方面仍然存在的诸多制约因素和障碍,本文从做大金融总量、调整金融结构、健全金融体系、完善金融机制、加强协调互动等五个方面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阐述了绿色金融支持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在环境融资与基础设施、绿色信贷与农业发展、绿色债券与绿色企业等方面的发展成果,结合中国银行在绿色信贷服务、绿色债券发行、金融产品创新、绿色融资风险管理及绿色金融数据统计等方面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经验,指出中国银行甘肃省分行可通过完善绿色金融交易机制、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创新改革试验区、加强与兰州大学绿色金融研究院合作等方式,积极主动地参与绿色金融合作,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  相似文献   

13.
陈芳 《时代金融》2012,(5):10-11
本文将金融生态与危机预警机制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概述了构建金融生态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建立了金融生态的环境条件状况、金融生态调控条件状况、金融生态关系互动状况和金融生态主体形态状况四大子体系共28个指标,并依据各指标的公认预警值对其临界值进行了划分并确定了预警区间,最后勾勒出了金融生态危机预警机制流程图。  相似文献   

14.
陈芳 《云南金融》2012,(2Z):10-11
本文将金融生态与危机预警机制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概述了构建金融生态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建立了金融生态的环境条件状况、金融生态调控条件状况、金融生态关系互动状况和金融生态主体形态状况四大子体系共28个指标,并依据各指标的公认预警值对其临界值进行了划分并确定了预警区间,最后勾勒出了金融生态危机预警机制流程图。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深入调查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从加强政策指导、创新金融支农模式、完善扶持机制、优化金融生态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服务架构优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宁 《济南金融》2006,(7):24-26
本文在深入调查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从加强政策指导、创新金融支农模式、完善扶持机制、优化金融生态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甘肃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绿色金融作为重要的手段,可以有效提高融资效率,解决生态产业发展中的资金难题。文章梳理了甘肃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困难,总结绿色金融机制现存问题,提出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推动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健全交易机制、建设绿色金融发展保障机制,借鉴生态示范区成功模式,实现甘肃生态价值转化。  相似文献   

18.
农村金融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农村金融生态具有高度的人为性、脆弱性等显著特点,集中表现为金融生态主体失衡、金融生态调节失灵、金融生态环境失谐等三个方面.因此,从覆盖面、自我持续性和社会福利的增进程度等方面,构建金融生态主体指标体系、金融生态环境指标体系、金融生态调节指标体系来评价农村金融生态质量,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生态质量,构建公平与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张黎黎 《中国金融》2022,(11):91-94
<正>主持人的话: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关键路径,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从生态产品调查监测、价值评价、经营开发、保护补偿、价值实现保障、价值实现推进方面对加快推动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出了意见,以期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践行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金融如何有效介入和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值得深思。本期一线话题围绕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等内容,采访了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行长殷兴山、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副总经理林殷和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自然资源丰富,绿色覆盖率高,如何通过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结合,推动乡村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当前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背景下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湖南省金融系统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通过建立系列政策和机制,探索典型模式,积极支持“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取得明显成效。为进一步提升绿色普惠金融支持质效,需要在完善生态产品价值转换机制、强化政策引导和激励机制、建立健全风险分担机制、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继续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