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农村资金外流趋势减缓 近年来,农村资金外流已成为农村金融的一个突出问题。农村资金外流渠道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国有商业银行集约化经营,收缩网点,上收贷款权,农村资金回流城市。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在县及县以下机构也是农村资金外流的重要渠道;二是邮政储蓄未改制以前,其转存人民银行利率过高,使大量农村资金外流;三是许多农村信用社通过购买国债、存放同业和贷款给城市客户。也使资金流向城市。  相似文献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金融机构支付结算网络建设滞后。国有商业银行撤并农村机构网点,上收贷款权限后,只有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三家金融机构,真正扎根农村、服务“三农”的只有农村信用社一家。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由于存在对农村资,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商业银行逐步从农村市场撤出其贷款业务,国家也关闭了农村合作基金会和其他非正规金融机构,客观上使农村信用社成为支撑农村金融主渠道,从而使农村信用社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处于垄断的地位。2003年以来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将一个县的农村信用社变成以县为单位的统一法人,以县为单位的统一法人再加入市联社、省联社,进一步强化了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地位。  相似文献   

4.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实现和谐发展面临的问题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发育程度低。近年来,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农村金融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资金供给主体不断减少.农村金融服务整体上难以适应和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一是国有商业银行现存机构网点多集中于县城及经济较发达乡镇.基本上已放弃和退出了农村市场.加之农村信用社为规避风险撤销了农村信用服务站.一些地处偏僻的贫困乡村已出现了金融服务空白点。  相似文献   

5.
戚海东 《西安金融》2007,(11):85-85
一、农村金融边缘化的表现形式 (一)县域金融机构在农村布局严重不足。2006年末,青铜峡市农村信用社、农行在农村仅布局了25个网点。该市城镇每2353人拥有一个金融网点,农村每一个金融网点平均承载7200人的金融服务重担。  相似文献   

6.
一、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网点少。随着经营策略的转变,国有商业银行服务网点逐步淡出农村,目前农村地区主要金融服务机构为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机构,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现有网点的日常工作量,同时也难以满足农村地区日渐发展的支付结算需求。  相似文献   

7.
一、农村金融支付结算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支付结算体系发展不平衡是制约服务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目前,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少,功能不全,据调查,合水县农村地区提供支付结算服务的营业网点有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两家机构,其中农村信用社在农村的网点有13家,网点占全县农村乡镇不到80%;邮政储蓄网点2家,仅占13%。同时,由于其业务种类极为单一,  相似文献   

8.
一、农村金融供给渠道相对短缺 1994年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已基本形成了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并存的格局.但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真正为"三农"服务的农村金融机构严重不足,不仅工、中、建等国有商业银行纷纷撤并在农村的经营机构和部分县支行,而且农业银行也撤销了大批网点,导致在相当一部分地区,县以下只有农村信用社.  相似文献   

9.
秦霄 《海南金融》2002,(6):56-57
金融体制改革的步步深入,给临高县农村信用社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行社脱钩以来,为提高经济效益,临高县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采取一些有力措施,1998年以来,先后撤并机构网点27个.随之而来的是经济效益也向好的方面转化,与1996年相比,2001年全县农村信用社亏损总额减少69%;与2000年相比,2001年全县农村信用社亏损总额减少46%,实现百元收息8.3元,各种综合考核指标名列全省第二.然而,纵观几年来临高县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情况,起色不大,全县农村信用社亏损面大,亏损仍较严重,五类社占很大比重,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较为脆弱.临高县农村信用社要完成人行海口中心支行提出三年内实现扭亏为盈的任务还相当艰巨.笔者以撤并部分机构网点为切入点,探讨一些提高农村信用社经济效益的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10.
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持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顶重要措施。随着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在农村,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对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农村合...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国有商业银行为解决网点布局分散、经营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力差的问题,对贫困地区和部分欠发达地区的县级支行及部分经营网点进行撤销、降格和合并。工商银行镶黄旗支行及建设银行镶黄旗支行也于1998年及1999年相继撤并,这对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全面推进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当前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资金严重外流 据调查,除中国农业银行外,其他几冢国有商业银行很少在农村地区发放贷款,大都将资金转到城市,农业银行在农村的资金投放也呈逐步减少趋势。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县以下机构网点大幅减少,留下来的机构网点通过资金上存,实际上已成为上级行的“储蓄所”。不仅商业银行在农村吸收的资金绝大部分回流到城市,农村信用社实际上也有部分资金流向城市。农村信用社净流出资金中有一部分以存款准备金、转存银行款的形式流向中央银行,还有相当部分的农村资金被农村信用社通过购买国债和金融债等方式大量转移。邮政储蓄机构的性质决定了它只吸收存款,资金转给人民银行,自己不发放贷款。  相似文献   

13.
按照<国务院关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总体方案>的要求,陇南地区国有商业银行依据"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对辖内分支机构及其网点布局进行了撤并和调整.为了进一步掌握贫困地区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收缩后对地方经济和金融的影响,我们组织人员对其撤并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14.
1998年因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和经营范围的改变,各国有商业银行纷纷撤离农村,收缩到大中城市发展业务,农村经济的发展大部分依靠农村信用社来支持。从当时的情况看,这无疑为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发展壮大发挥了积极作用,各国有商业银行经过改制、上市,走向国际市场,其实力不断增强,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取得了蓬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笔者认为 ,为减少县以下国有商业银行机构撤并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乡镇国库业务宜早由农村信用社代理。理由有三 :第一 ,国有商业银行基层网点不断撤并 ,由农村信用社代理乡镇国库业务已成必然之势。以江苏某县为例 ,1998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共有基层网点 66个 ,1999年锐减为4 4个 ,至 2 0 0 0年 10月又减至 34个。目前 ,该县 16个乡镇中 ,仅 5个乡镇仍设有国有商业银行的基层网点。国有商业银行的乡镇网点撤销之后 ,所在地的国库业务无疑只能由农村信用社代理。第二 ,农村信用社自和农业银行分设以来 ,存贷款规模、信贷资产质量、年度收益 …  相似文献   

16.
目前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设立情况大致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农业银行在县城和大多数乡镇都设有营业网点,工行、中行、建行除在县城设有经营机构,只在极少数经济相当发达的乡镇设有营业网点;农村信用社在县城和每个乡镇都有营业网点,一般还在每个村设有一个信用代办站;农业发展银行只在县城设有经营机构;邮政储蓄在县城和各乡镇普遍建有储蓄网点外,在有些较大的村设立储蓄代办点.总体上,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数量显著减少,乡镇一级以上,真正能直接的、经常性的向最广大村民们提供金融服务的常设金融机构只有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两家.  相似文献   

17.
国有商业银行为适应集约化经营、扁平化管理的改革需要,逐步调整县域机构网点并向大中城市发展,在农村金融领域中功能不断弱化。本文对此进行了调研分析,认为国有商业银行县域经营策略的调整为农村信用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资产、组织机构、自律经营体系与市场约束机制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重组、调整、完善,使国有商业银行初步走上了按市场运行规则商业化经营的轨道.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分支机构进行撤并,无疑亦是符合市场经济运行法则的.作为地方党政部门领导和金融人士如何看待国有商业银行在本区域的退出,换言之,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撤并对本已欠发达的区域经济、金融有何利弊?笔者认为值得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地调查,笔者发现了中部地区银行网点分布的分层现象,而东部地区却不存在这种现象。本文通过进化博弈模型,对此进行了分析,提出网点布局是内生于经济发展的,虽然国有商业银行迅速退出农村金融市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市场真空,但是政府不应该对商业银行撤出农村网点的行为进行干预,反而应该积极鼓励农信社和民间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形成国有商业商业银行主导城市市场,农村信用社和民间金融机构主导农村市场的市场格局,以达到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要切实缓解农村金融机构网点不足,既要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拓宽电子化延伸服务“三农”覆盖面的作用,又要靠大力发展农民自办的资金互助社和中国扶贫基金会机构,以扩大农村信贷覆盖面,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