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市公司收购中中小股东与收购者、目标公司股东和目标公司管理层等主体之间存在利益冲突,且处于弱势地位,故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实有必要;对目标公司中小股东的保护应遵循全体股东待遇平等原则、信息充分披露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应从强制要约收购制度、反收购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累积投票权制度、股东表决权排除制度、目标公司控股股东和经营者的诚信义务制度等方面来对上市公司收购中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立法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2.
PE的新乐土     
上市公司私有化是指对上市公司(目标公司)拥有控制权的股东(持股30%或以上)或其一致行动人(如其全资子公司),以终止目标公司的上市地位为目的所进行的上市公司并购活动。而越来越多的PE也在寻找其中的投资机会。一般而言,上市公司私有化的途径包括三种:一是通过附先决条件的要约收购实现私有化,即控制权股东或其一致行动人(以下统称为收购人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要约收购制度是优化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主要形式,如何切实保障要约收购过程中中小股东的利益一直都是各国证券立法和监管的重要任务。自2020年3月1日实施的新证券法对我国上市公司要约收购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立法层面上的回应。鉴于新证券法对上市公司要约收购制度的修订和实施过程中的不足,该制度在未来的立法及修订过程中要注重区分持股目的,建立多层次的持股披露制度,适当约束要约义务豁免的权利并更加尊重收购双方的意愿。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收购中,中小股东利益处于不稳定的高风险状态。《公司法》和《证券法》关于上市公司收购中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规定存在诸多缺陷,如何在上市公司收购中完善对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保护,成为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陈青  周伟 《浙江金融》2004,(1):49-51
上市公司收购指收购人通过在证券交易所的股份转让活动持有一个上市公司的股份达到一定比例、通过证券交易所股份转让活动以外的其他合法途径控制一个上市公司的股份达到一定程度,导致其获得或者可能获得对该公司的实际控制权的行为.收购人可通过协议收购、要约收购或者证券交易所的集中竞价交易等三种方式对上市公司进行收购.其中,要约收购指收购人向目标公司同一类别股东或全体股东发出,约定一段时间后以一定的价格购买其所持有股份的意思表示行为.根据法律对要约收购过程中收购人收购义务的差异,要约收购分为全面强制要约收购和部分主动要约收购.要约收购制度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的英国,该制度为上市公司收购过程中维护广大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以及现代企业制度下强化管理层约束机制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收购指收购人通过在证券交易所的股份转让活动持有一个上市公司的股份达到一定比例、通过证券交易所股份转让活动以外的其他合法途径控制一个上市公司的股份达到一定程度,导致其获得或者可能获得对该公司的实际控制权的行为.收购人可通过协议收购、要约收购或者证券交易所的集中竞价交易等三种方式对上市公司进行收购.其中,要约收购指收购人向目标公司同一类别股东或全体股东发出,约定一段时间后以一定的价格购买其所持有股份的意思表示行为.根据法律对要约收购过程中收购人收购义务的差异,要约收购分为全面强制要约收购和部分主动要约收购.要约收购制度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的英国,该制度为上市公司收购过程中维护广大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以及现代企业制度下强化管理层约束机制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7.
张倩  宋坤 《时代金融》2014,(6Z):199-199
我国立法对于上市公司的收购有十七条规定,其中有十一条与要约收购相关,只有两条是对协议收购的规定。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殊国情,上市公司收购多以协议收购的方式进行。立足于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及协议收购立法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经验提出有利于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我国立法对于上市公司的收购有十七条规定,其中有十一条与要约收购相关,只有两条是对协议收购的规定。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殊国情,上市公司收购多以协议收购的方式进行。立足于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及协议收购立法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经验提出有利于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一、上市公司收购中目标公司控制股东诚信义务的具体剖析 (一)要约收购 在要约收购中,根据目标公司的控制股东角色的不同,可以区分三种不同的情况,来具体分析控制股东的诚信义务.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外国投资者被允许收购我国上市公司除A股流通股之外的所有股票,由此暴露出现行《证券法》存在的立法缺陷,外资收购方与我国上市公司股东之间的利益严重失衡。《证券法》应通过重点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和强制要约收购制度,来强化对外资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规制。  相似文献   

11.
闫沿岩 《理财》2006,(4):64-66
要约收购是世界各国证券市场最主要的并购模式,它通过公开向全体股东发出要约,达到控制目标公司的目的。要约收购的最大特点是,在所有股东平等获取信息的基础上,由股东自主作出选择,有利于防止各种内幕交易,保障全体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因此被视为完全市场化的收购模式。  相似文献   

12.
张琪  熊朝凤 《时代金融》2014,(11):49-50
MBO即管理层收购,在西方发达国家被广泛运用。引入中国后,由于缺乏法律规范和良好的金融环境,定价不公、信息披露瑕疵、转移中小股东财产等现象频频发生。为保护中小股东合法权益,防止侵害目标公司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发生,本文在对MBO的基本内涵进行界定后,针对MBO中侵犯中小股东利益的主要情形,提出防止目标公司中小股东利益受侵害的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文  马俊峰 《会计师》2014,(11):3-3
关联交易在减少交易成本和提高交易效率方面,有其独特优势。但是,关联交易却成为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一种手段,关联交易成为了集团公司与上市公司之间利益输送的渠道。整体上市是我国证券市场上一种特有形式,对解决关联交易有显著作用。通过整体上市,上市公司可以减少关联交易,提高公司业绩。本文选取江西铜业整体上市的案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关联交易在减少交易成本和提高交易效率方面,有其独特优势。但是,关联交易却成为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一种手段,关联交易成为了集团公司与上市公司之间利益输送的渠道。整体上市是我国证券市场上一种特有形式,对解决关联交易有显著作用。通过整体上市,上市公司可以减少关联交易,提高公司业绩。本文选取江西铜业整体上市的案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国资本市场“全流通”时代的到来,给上市公司兼并收购带来了百年机遇。企业并购行为涉及到资本市场多方利益主体,而中小股东居于弱势地位。大股东掠夺现象时有发生。为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应完善投资者法律保护制度和替代性投资者保护制度,以构建大股东掠夺的内外部制衡机制。  相似文献   

16.
余筱兰 《中国外资》2012,(12):233-234,236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可能会对中小股东的利益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这种行为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因此需要采用法律手段对其加以制约。《公司法》是直接调整公司行为的法律,但是目前的《公司法》对关联交易行为的规范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欠缺,因而在司法实践的过程中造成一定的困难。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完善《公司法》中关于关联交易的相关规定,从而保护公司、债权人以及其他中小股东的利益。在分析关联交易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规范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可能会对中小股东的利益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这种行为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因此需要采用法律手段对其加以制约.《公司法》是直接调整公司行为的法律,但是目前的《公司法》对关联交易行为的规范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欠缺,因而在司法实践的过程中造成一定的困难.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完善《公司法》中关于关联交易的相关规定,从而保护公司、债权人以及其他中小股东的利益.在分析关联交易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规范建议  相似文献   

18.
质疑MBO     
问题之一:从治理结构的角度看,MBO一定能够提高股东收益吗? 一般认为,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造成了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追求目标不一致,而通过MBO将所有权与经营权统一起来,企业的利益与经营者的利益高度一致,从而降低了代理成本.但是,对国内的MBO而言,经营者不是以买断公司或以公司下市独立经营为收购目的,代理成本没有消失,只是做了利益调整,转嫁到了中小股东身上.同时,MBO完成后,公司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可能愈加严重,大股东侵吞中小股东乃至债权人的利益更为直接.尤其是,在收购后急剧增加的财务压力会使其利用关联交易等办法转移控股公司的利益至持股公司,缓解财务压力的动机格外强烈.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 我国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上市公司股权是相当集中的.股权集中会带来控制权收益,即大股东常常将上市公司的资源从中小股东手中转移到自己控制的企业中去.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上市公司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害更为普遍.其侵害方式有很多种,如直接或间接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制定非合理的关联交易价格,转移利润;贷款的抵押,担保;通过股票发行稀释其他股东权益,渐进的收购行为(creepingacquisitions);消极的放弃相关市场和将好的投资项目给关联公司等.  相似文献   

20.
资本市场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加剧了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占。信息披露作为一种旨在减轻信息不对称程度的机制,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透明度,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本文以2007-2009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信息披露质量对控股股东资金占用的影响。研究发现,控制相关因素后,信息披露质量与资金占用呈显著负相关,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可以有效地降低控股股东资金占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资金占用越少的公司价值越高,并且相比而言,信息披露质量越高,公司价值也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