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有关"定向实行税收优惠、费用补贴等政策"的精神,引导和激励金融机构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度,更好地发挥财政政策撬动社会资金流向"三农"的杠杆效应,财政部于2008年开始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试点。2010年9月25日财政部出台了《财政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相似文献   

2.
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奖励政策的不确定性可能影响金融机构的积极性。财政部在出台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暂行办法时,可能没料到贷款增速如此之高。按照2008年的设  相似文献   

3.
为了建立和完善财政促进金融支农的长效机制,加大对农村金融发展的支持力度,发挥财政撬动社会资金流向"三农"的杠杆效应,自2009年以来,我国在部分地区开展了财政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试点。财政部驻湖北专员办检查组2012年4月对湖北省的9个市(州)的2010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检查。检查发现,有23个县(市)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  相似文献   

4.
为了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涉农贷款投放,支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持续发展,促进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财政部驻湖北专员办按照财政部要求,对某省部分市州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申报资料进行了检查。检查发现多报涉农贷款增量奖励问题  相似文献   

5.
范应胜 《时代金融》2013,(20):243-244
目前,由财政部组织实施的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其目的在于通过财政部门建立奖励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和激励县域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放,支持农业发展。此项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辖区金融机构信贷投向"三农"的积极性,对促进地方农业经济发展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其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涉农贷款奖励政策的实施效应进行分析,指出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对如何进一步完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体系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财政部于2010年9月出台了《财政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管理办法》,极大地调动了县域金融机构信贷支农的积极性。但由于涉农贷款专项统计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各地区、各金融机构在执行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时由于理解存在偏差,执行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标准不一,统计口径不一致,造成涉农贷款专项统计数据质量良莠不齐,影响了国家对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财政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文件要求,依据中国人民银行银发【2007】246号文件对4项涉农贷款增量进行财政奖励,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央行文件对此说明诠释并不全面也不够具体,致使在实践操作中存在以下几种现象和问题,不利于该项政策的实施。笔者通过对财政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一、目前存在的问题(一)"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支农贷款"定义不清晰一是企业所在地定义不清,不清楚是企业注册、登记所在地还是在生产经营所  相似文献   

8.
为鼓励县域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的金融支持,财政部2009年4月下发了《财政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金[2009]30号,以下简称《办法》),通过财政激励引导金融支农。但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涉农贷款统计与财政审核认定标准不一、金融机构申报数据欠准确、奖励资金欠及时到位、增幅制定偏高无差别奖励等问题,影响政策的有效落实和作用发挥,建议修订完善。一、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一)涉农贷款统计与财政审核认定标准不一,重复统计。涉农贷款统计制度将注册地在县域的所有企事业单位、经济组织(不管是否涉农)全部纳入统计范畴,而《办法》虽遵从涉农贷款统计制度的具体统计口径,但又明确涉农贷款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存在的问题,并基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政策落实角度,就如何进一步完善政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由于涉农贷款专项统计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各地区、各金融机构在执行《涉农贷款专项贷款统计制度》时理解上存在偏差,导致执行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标准不一,统计口径不准确、归属出现错误,造成涉农贷款专项统计数据质量良莠不齐,影响了国家对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的支持作用。(一)涉农贷款中的"农村"区域定义过宽。根据《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补充规定,金融机构发放给注册地在县级城关镇的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均被归入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因此,各县市政府融资平台贷款、  相似文献   

11.
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的协调配合是当前国家支农和减贫的重要政策创新之一。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自2009年起在全国部分省区进行了多轮试点,是一项利用财政手段引导金融资源向农村配置的重要举措。基于我国各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数据,本研究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方法评估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是否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实证结果显示:在控制气候条件、要素投入、地方支农财政支出、地方金融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等变量后,涉农贷款奖励政策显著激励了各地区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即用财政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支农确实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一系列检验证明估计结果是稳健的,且由于地方财政分担比例不同等原因导致涉农贷款奖励政策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更为明显。机制分析发现,奖励政策主要是通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优化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的方式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本研究表明应继续推进财政引导金融支农的政策,为振兴乡村战略提供更多支撑。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山东、河南、湖南、云南、新疆省(自治区)财政厅(局):根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了促进金融机构大力支持农村改革发展,经研究,决定在黑龙江等6省区开展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试点工作。现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中央财政金融贴补奖政策是中央财政采取贴息、补贴、奖励等手段,鼓励金融机构对特定扶持对象提供金融服务的惠民政策,主要包括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4项财政资金(以下简称"贴补奖资金"),财政部驻湖北专员办自2003年开始对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审核工作以来,连续10年对湖北省中央财政金融贴补奖资金  相似文献   

14.
天津、辽宁、山东、贵州省(市)财政厅(局):为了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精神,引导小额贷款公司规范健康发展,加大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力度,现就小额贷款公司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5.
汪水文 《财政监督》2012,(21):39-41
为了有效增加涉农信贷投放,支持"三农"发展,协调农村金融需求与金融供给的矛盾,促进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村经济的共同发展,国家出台了对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实行奖励的政策。从近三年的实施效果来看,这一政策对"三农"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促  相似文献   

16.
李军  李娟 《甘肃金融》2010,(4):73-73
(一)完善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激励机制。加强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落实和完善涉农贷款税收优惠、定向费用补贴、增量奖励等政策,进一步完善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的考核办法,以鼓励金融机构发放农业农村贷款。金融机构还应把开展农村消费信贷业务当作整个信贷业务新的增长点。结合农民的消费习惯,完善消费信贷品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国家连续出台给予涉农贷款财政奖励、减免农业贷款营业税等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经济发展,中央银行也利用差额准备金率、支农再贷款等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放力度,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力度逐渐加大。从现实的效果看,涉农贷款增量稳步提升,农户贷款需求得到一定程度地满足,但目前农户贷款的利率较一般商业贷款来说普遍偏高,这一问题需要得到关注与解决。  相似文献   

18.
2007年9月起实施的《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是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统计数据的主要来源。《制度》实施三年多时间,综合反映了金融业服务于"三农"的情况,为有关涉农贷款货币、财税优惠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供了统计数据的参考和支持。但是在该《制度》的设计和执行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可能导致涉农贷款虚增,亟待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9.
一、锡盟辖区涉农贷款情况 2010年末锡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161.1亿元,比2009年末增长120.6%。其中,农林牧渔业贷款余额增长128.8%,支农贷款余额增长225.5%。2010年末农林牧渔业贷款和支农贷款余额占涉农贷款余额的73.5%,比2009年增加了14.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财金[2012]56号天津、辽宁、山东、贵州省(市)财政厅(局):为了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精神,引导小额贷款公司规范健康发展,加大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力度,现就小额贷款公司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