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乡镇财政作为我国最基层的一级财政,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乡镇财政的收支规模不断扩大,为巩固农村基层政权,促进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形成和乡地方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实施,乡镇财政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为此,最近我们对湖南省南县乡镇财政运行  相似文献   

2.
自1994年全国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以来,遵义市各县(区、市)先后对所属乡镇开展了划分税种、收支等基础性工作,制定了相应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但由于受长期以来包干制财政体制的影响,加上县域经济不发达,县级调控能力弱,乡镇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原因,遵义市乡镇财政体制至今尚处于分税制与包干制交叉的过渡期,未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一套完整、规范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为了摸清情况,总结经验,我们对全市建制乡镇实行了分类典型调查,旨在进一步探索、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3.
关于乡镇财政困境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镇财政是我国财政体系中最基础的一级,是农村政权的基石和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一级政府、一级预算”的要求,我国在1983年后广泛建立了乡镇财政。囿于中央财力拮据,乡镇财政的来源主要是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工商类税收及各种收费等。乡镇财政建立以来,对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对国家财政的总体建设,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乡镇财政也面临着许多问题,集中表现为:财政收入能力弱化,导致本级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能力下降,乡镇财政非制度化现象普遍存在,从而导致农民负担的加重。乡镇财政支出缺口加大,财政状况呈现恶化的趋势。1994年中央与地方实行“分税制”,但是省以下并没有根本改革,县对乡一般仍实行“财政包干”体制。同时事权又层层下放,乡镇财源进一步恶化,许多乡镇“吃饭问题”都难以解决。2002年中央试行推开农村税费改革,种种集资、乡五项统筹和村三项提留等统统取消,乡镇财政只剩下农业税和工商税收等。财政大幅减收,乡镇组织几乎无法运转。到2006年1月,随着中央宣布取消农业税,一些乡镇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丧失,乡镇财政更是入不敷出,难以为继。据有关部门估算,自2002年农村启动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普遍降低30%以上,县...  相似文献   

4.
秦皇岛市加强乡镇国库管理完善乡镇财政建设张建华,顾凤利乡镇国库是同级财政的总出纳机关,担负着办理来自乡镇本级及乡镇以上各级财政收人的收纳、划分、报解;同时协助和监督乡镇财政、税务等征收机关组织预算收入及时足额入库的重任。《预算法》第2条明确规定一级政...  相似文献   

5.
试论乡镇自筹资金的分税制改革吕万大从1994年开始,我国在县及其以上各级地方财政中普遍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乡镇财政作为国家财政的一个组成部分,理所当然地也将逐步推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而乡镇财政区别于县及其以上各级地方财政的显著标志,在于其收支范...  相似文献   

6.
吉安地区是井冈山革命老区所在地,现辖2个市、11个县、256个镇。在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后,吉安地区积极深化了乡镇财政体制改革,调动了乡镇理财的积极性。1998年全区乡镇财政总收入达38516万元,是1989年的4.9倍,年递增19.3%以上,占县、市财政总收入比重从1989年的30%上升到1998年的35%,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但在实践中乡镇财政管理体制也暴露出了一些缺陷和问题,制约了乡镇财政的成长。要使乡镇财政发展有新的突破,必须进一步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7.
一、宁波市乡镇财政建设的基本概况和取得成效 我市自1985年起,按照“一级政权,一级财政”的规定,相继建立了乡镇财政,并逐步向巩固、完善、提高的方向发展。1998年市委、市政府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政建设和管理的意见》,2010年我们组织召开全市乡镇财政建设工作会议,乡镇财政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二十多年来,我市乡镇财政坚持“提高、发展、务实、创新”的指导方针,注重生财、聚财、理财、管财、  相似文献   

8.
乡镇财政,作为我国五级财政体制的基础,从1985年4月财政部颁发《乡(镇)财政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以来,便把乡镇财政的组建完善纳入了轨道。尤其实施分税制后,一改“统收统支”吃大锅饭的管理体制为“定收定支、包干分成的新管理体制,从一定角度说,确实有效地调动了乡镇一级政府生财、聚财、理财的积极性,乡镇财政的职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然而,有  相似文献   

9.
<正>根据我国行政组织机构体系的划分以及一级政府设立一级财政的要求,乡镇财政成为我国财政体系中最基层的一级,是乡镇政府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财力保障。自20世纪80年代建立以来,乡镇财政在规范和加强乡镇政府财政收支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巩固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全面推进,以及农村金融体制、税务管理体制改革和乡镇中小学教师工资经费上划等原因,其运行和管理的条  相似文献   

10.
乡镇财政部门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有利于我国财政体系在乡镇一级的落实完善,也有利于乡镇基础工作在制度下的科学开展,针对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对乡镇财政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的这些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关于乡镇财税机构和编制问题讨论综述财政部地方司乡财政处1994年开始实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对于规范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增强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以及调动地方政府理财的积极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分税制实施同时也给乡镇财政建设带来了新的...  相似文献   

12.
一、分税制前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演变 根据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乡政府的通知精神,财政部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开展了乡镇财政建设工作。1992年,全国建立乡镇财政所46653个,占全国乡镇总数的96.1%,配备乡镇财政干部24.7万人,占全国财政系统职工总数的56%。1996年,因乡镇合并,全国乡镇财政所减少到43769个,占建制乡镇的95%,乡镇财税所总人数已达到264141人。  相似文献   

13.
试论乡镇自筹资金的分税制改革吕万大从1994年开始,我国在县及其以上各级地方财政普遍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乡镇财政作为国家财政的一个组成部分,当然也将逐步推行分税制。而乡镇财政区别于县及其以上各级地方财政的显著标志,在于其收支范围除了包括预算内和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乡镇财政建设现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对乡镇财政建设与发展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跨世纪乡镇财政建设的思路。当前,乡镇财政已成为独立一级财政,也是最薄弱的一级财政,在体制建设、制度管理和人员素质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严重影响乡镇财政职能的发挥。本文提出从完善财政体制、加大财源建设力度、规范财政管理、提高干部素质等方面入手,建立稳固平衡、职能健全的乡镇财政,集中财力,积极推进乡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乡镇财政是县级财政的基础,2000年平谷县乡镇一级财政收入已占全县财政收入的41.2%。平谷作为北京市的远郊区县,要实现全县财政状况的好转,缩小与近郊区的发展差距,必须谋求乡镇财政的发展。为此,1999年平谷县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和充分的科学论证,在上一轮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借鉴市对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制定了从2000年开始实施的新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新体制按照分税制的基本要求,合理划分税种及县乡共享税收的分成比例,制定了较为合理的激励机制。新体制运行一年来,极大地调动了乡镇发展经济、增收节支的积极性。促进了乡镇理财观念的转变和财政收入的较快增长,当年乡镇财政收入完成年初收任务基数的124%,比上年增长了20%,为乡镇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相似文献   

16.
乡镇财政在我国五级财政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在巩固和维护基层政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实施,曾极大地激发了乡镇政府当家理财的积极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潜伏于乡镇财政中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已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约了财政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分析乡镇财政问题的成因,完善乡镇财政体制,促进乡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当前财政工作中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7.
试行乡镇"分税制"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邓贵安,柏菁为了适应国家财税体制改革的需要,克服乡镇财政包干体制中存在的诸多弊端,我市从1994年1月1日起,全面试行了"分税制"乡镇财政体制的改革。一、改革的主要内容我市试行的乡镇"分税制"方案,是在国家"分税...  相似文献   

18.
关于建立乡镇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思路高新东本文拟从实践的角度,结合中央对省、省对市县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精神和基本框架,就如何建立乡镇分税制财政体制,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一、原乡镇财政体制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1、收入环比增长分档分成没有真正调动乡镇增收的积...  相似文献   

19.
完善分税制推进乡镇财政体制改革盐城市财政局《乡镇财政体制》一、现行乡镇财政体制运行概况1994年江苏省对市、县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后,我市绝大部分县(市、区)先后对乡镇财政体制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和调整。现行的乡镇财政体制,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大类型:一类...  相似文献   

20.
分税制实施以来,各级财政实行了分灶吃饭。按照“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原则,县乡财政应当实行分灶吃饭。但实际上办不到,其原因是: 一、乡镇人民政府是一级职能不完善的政府。我国宪法虽然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