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1996年以来,中国寿险市场活跃发展,当时银行利率为9.18%,寿险公司预定利率为9%以上,之后四年内一共降息七次。1999年6月10日第七次降息,银行利率由4.78%降至2.25%,同时,寿险公司预定利率由5%降至2.5%。由于当对寿险市场以仟储蓄型产品为主,中央银行连续降息,寿险公司销售的高预定利率产品,投资收益大减.产生巨大的利差损。利差损问题直接影响了寿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成了心腹大患。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利率风险管理成为制约寿险公司持续稳定发展的瓶颈。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先后7次下调了银行存款年利率,导致了寿险公司较大的利差损。据不完全统计分析,到2003年底,中国寿险全行业1999年前出售的保险单利差损累积达500亿。利差  相似文献   

3.
2023年1月,银保监会发布《人身保险产品“负面清单”(2023版)》,其中多条内容涉及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包括减保规则不明确、定价附加费用率假设偏低、利润测试投资收益假设存在较大偏差等问题。自4月以来,监管部门陆续对相关保险公司进行窗口指导,要求寿险公司将新开发产品的定价利率从3.5%下调至3.0%,以控制利差损风险。增额终身寿险产品近年来在国内寿险市场上销售火爆,相较于一般终身寿险产品,该类产品的保险金额逐年增长。  相似文献   

4.
<正>寿险业利差损风险的形成死差、费差和利差是寿险产品的三个主要利润来源。在实际情况中,利差是主导因素。寿险公司在产品定价时,会结合行业经验和自身能力,设定合理、审慎的预定利率水平。利差损风险是指在产品上市后,寿险公司实际的资金运用收益率低于其定价时的预定利率,从而蒙受经济损失。如果市场利率在短时期大幅下降,并持续较长时间,寿险公司一方面投资收益会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5.
自1999年产品创新以来,寿险产品有了极大发展,但行业关于该发展保障类产品,还是该发展储蓄类产品,有很多争论。一些人认为,保险的本意是保障,不能包含有太多储蓄成分,甚至认为储蓄是泡沫。反观西方成熟市场,寿险产品不仅提供保障,还是重要的长期储蓄手段。因此,寿险公司发展什么样的产品,不应当光从保险的字面上去理解,重要的是分析研究寿险公司擅长做什么,不擅长做什么。寿险公司应当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  相似文献   

6.
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都造成了深刻的影响。疫情正在深刻影响着寿险公司的经营,尤其是中小保险公司转型的方向。资产负债匹配管理一直是寿险公司管理的核心问题。在当前利率下行环境下,如何进行业务结构转型以应对利率下行可能引发的利差损是寿险行业共同面对的挑战,而中小寿险公司因资产规模、业务结构、管理能力、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7.
人寿保险一般都是长期性的,一旦寿险公司在保单中承诺了最低投资收益率,寿险公司就会面临利率风险,即会发生所谓的"利差损".利差损是指保险资金投资运用收益率低于有效契约额的平均预定利率而造成的亏损,其源于寿险公司销售的高预定利率寿险保单.  相似文献   

8.
文芳 《南方金融》2004,(8):63-64,66
利源分析是寿险业务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传统保障型寿险产品和投资型寿险产品两个角度分析了寿险业务盈余的收益来源,并从利差损益、费差损益、死差损益、退保益以及投资型寿险产品的利源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对寿险业务利源加强管理,趋利避损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市场利率变化对于不分红终身寿险产品退保的影响很大,终身寿险保单不能够通过选择较长的缴费期来缓解市场利率变化引起的退保压力,调整预定利率能缓解退保压力;适当的分红政策能够大大缓解市场利率变化对分红型终身寿险退保的影响,但是经营效益差,分红水平低于市场预期的寿险公司产品可能会遭遇到更大的退保压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推进,寿险定价利率市场化呼之欲出。本文从分析部分国家利率市场化和寿险定价利率市场化互动及影响入手,在总结利率市场化和寿险定价利率市场化的互动对寿险市场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2011年以来我国利率市场化启动对我国寿险市场带来的挑战,并从监管、市场机制和保险公司自身等角度提出了应对挑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利率是金融的重要杠杆,在利率逐步趋向市场化的今天,利率水平的高低不再完全由中央银行来决定,而是根据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的供求关系由市场来决定。寿险业是对利率极其敏感的行业之一,利率风险是寿险业的主要市场风险。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利率的波动导致寿险市场的均衡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寿险市场的需求量的变化,其实质是寿险市场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效应的共同作用结果。从寿险公司运作的角度分析,利率的波动将直接影响寿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和资金运作。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人寿保险公司的经营面临着日益加大的市场风险与死亡率风险.提出了一种同时规避死亡率风险与利率风险的综合免疫策略。假设寿险公司采取资产主导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通过对寿险公司两类主要产品(死亡给付产品和生存给付产品)的组合比例调整,实现对死亡率风险和利率风险的双重免疫。为此首先建立寿险公司死亡率自然对冲模型,在此基础上将利率风险引入模型,进而构建起同时规避死亡率和利率风险的寿险公司综合免疫产品组合策略。  相似文献   

13.
利率波动对寿险经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率风险是寿险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具体表现为利率波动对寿险产品定价、寿险产品供求、寿险资金运用、资产负债管理的影响。2004年央行在连续8次降息后首次升息,使得利率波动对寿险业经营的影响更加凸显,利率风险影响了寿险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寿险业是对利率极其敏感的行业之一,利率的波动将导致寿险市场的均衡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寿险市场的需求量的变化,其实质是寿险市场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效应的共同作用结果。从寿险公司运作的角度分析,利率的波动将直接影响寿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和资金运作。  相似文献   

15.
寿险公司的负债业务风险与资产业务局限 长期以来,我国人寿保险公司所经营的长期品种,基本上是储蓄型的传统产品.传统寿险产品的利率、死亡、费用率都是预先确定的.如果预定利率低于银行存款利率、预定死亡率高于实际死亡率、预定费用率高于实际费用率,即保险公司获得"三差益";反之,保险公司将遭受"三差损".在"三差"中,利率差对长期寿险产品的影响最大.随经济形势的变化,利率在长期内是不断波动的,短期内很难准确把握.由于实行预定利率,往往使传统寿险产品的经营陷入一个两难的困境:如果预定过高,在实际利率降低时,寿险公司将背上"利差损"包袱,持续发展受到威胁;如果预定利率过低,会削弱保险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客户资金将趋向高回报率的金融产品,导致投保率下降.  相似文献   

16.
2010年7月9日,中国保监会发布了《关于人身保险预定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2011年4月6日央行自2010年10月以来宣布第四次加息,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高达3.25%,5年期银行存款利率高达5.25%,如果保险公司坚守2.5%的寿险预定利率,将会使寿险产品丧失收益率方面的竞争优势。由此看来,国内已执行十年之久的寿险预定利率2.5%的上限可能被打破。本文对固定寿险预定利率上限产生的不利影响和寿险预定利率市场化面临的风险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了化解对策。  相似文献   

17.
人寿保险产品较差的可比性抑制了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的购买.文章分析了人寿保险产品的可比性差的原因,提出了人寿保险产品比较的方法,重点介绍了定期寿险加自我储蓄与两全保险比较的过程.文章对市场上的一款两全保险和一款定期寿险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定期寿险加自我储蓄的方式可能会优于两全保险,购买定期寿险然后进行差额投资的方式应该受到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我国保险业实施新会计准则后,寿险公司资产、负债的确认和计量引入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实践中,寿险公司有近40%的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而负债实际上主要仍以账面价值计量。当资本市场利率与寿险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反向变动时,寿险公司的资产负债会计错配问题凸显。本文以2010年1月~2014年9月间一年期国债收益率和750日移动平均国债收益率为代表,分析利率变动对中国人寿的资产负债影响,进而分析会计错配所引发的净利润和偿付能力充足率变动。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实现负债的公允价值,而在当前会计准则和监管框架内,建议寿险公司增加传统保障型产品的比例,改进寿险精算准度,加强准备金核算方法和假设等会计信息的披露。  相似文献   

19.
化解寿险利差损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大量的利差损对国内寿险公司的经营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已经成为保险业的主要风险之一。化解这一风险的主要措施是提高认识,优化产品结构,大力发展有效新业务,拓宽资金运用渠道。  相似文献   

20.
中国寿险产品创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寿险业经营风险,摆脱预定利率过分依赖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的局面,进而保持保险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实现寿险产品从传统固定利率型产品到以分红和万能寿险产品为主导发展的转型是其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