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碳排放强度是连接经济增长和绿色低碳的桥梁,因而探究绿色金融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基于中国2013—2021年26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面板门槛以及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绿色金融对CO2排放强度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结果发现:绿色金融能够显著地降低城市碳排放强度,多种稳健性检验后发现上述结论依然成立,但在不同地区城市、不同资源类型城市、不同规模大小城市,绿色金融的碳减排效果存在异质性;并且绿色金融降低碳排放强度的作用效应存在非线性特征;进一步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金融促进碳排放强度降低的三条间接渠道中,只有产业结构绿色化升级、能源结构清洁化升级显著,而绿色技术创新渠道还不显著,其中产业结构绿色化升级是主渠道。最后提出了发展绿色金融,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消费结构升级影响碳排放强度的分析框架,并探讨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及数字普惠金融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消费结构升级有助于降低碳排放强度,其中农村消费结构升级对碳排放强度的抑制作用比城镇更强,且这一结果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消费结构升级对碳排放强度的抑制作用在西部及低收入地区更大;产业结构升级在消费结构升级影响碳排放强度的过程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即消费结构升级可以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来间接抑制碳排放强度的上升。随着数字普惠金融的不断发展,消费结构升级对碳排放强度的抑制作用是逐步增强的。最后文章从大力倡导绿色消费与产业结构升级,从消费与生产两端同时着手实现碳减排,加快推进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我国2009—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区域碳减排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碳排放强度在地区之间具有正向作用机制;科技创新、产业机构升级以及二者的交互关联作用对区域碳排放强度的降低具有积极显著的作用,并且人力资本、对外开放、基础设施水平、宏观税负、公共服务水平等因素都会对区域碳排放强度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中介机制效应检验发现,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可以相互促进,并能够作为彼此的中介变量加快地区碳排放强度的降低,且提高能源效率也是二者间接影响区域碳减排的重要传导路径.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碳排放引发的温室气体效应也越来越严重,发展低碳经济已经势在必行。作为中国经济、工业和能源消耗大省的河北省,产业调整和升级是河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本文根据《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所提供的方法对河北省分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测算,之后采用综合评价确定低碳经济下河北省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一、碳排放的测算模型碳排放是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的总称。本文所采用的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浙江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金融发展阶段 不同的产业结构对碳排放强度有重要影响,在三次产业中,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强度显著高于第一和第三产业,在工业部门内部,不同行业的碳排放也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中国农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发展,走低碳环保之路,亟需降低农村碳排放强度。文章构建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碳排放强度的基础理论模型,分析得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碳排放强度呈现出倒U型的影响关系。运用中国26个省份2001~2017年的数据,在农村金融规模和效率的维度上分别通过面板模型验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农村金融规模中的信贷规模和储蓄规模对农村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存在倒U型关系,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对农村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为负向;农村金融总体规模对农村碳排放强度没有显著影响;农村金融效率对农村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存在U型关系。应深化农村金融发展,加强农村技术升级和深化研发创新,以促进农村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基于大量原始数据对河北省碳排放量进行测算,从能源消费构成、产业结构、生活出行和能源价格等方面入手,应用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能源消费构成对河北省碳排放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能源价格和产业结构的影响,但产业结构的调整在短期内不能快速实现降低碳排量的目标,能源价格的调整在短期内可以起到有效抑制碳排放量的作用;出行方式对碳排放的影响作用已开始显现。  相似文献   

8.
基于2013-2020年的30个省份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从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两个视角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有效地降低了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增量与碳排放增速,数字经济与碳排放强度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数字经济与碳排放强度、边际碳排放强度的关系呈现区域性特征,在省域层面数字经济对边际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不存在明显的空间效应,数字经济对碳排放增长率的影响存在基于产业结构优化、人口集聚、城镇化的遮掩效应。  相似文献   

9.
低碳经济的最终必然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来实现。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低碳经济发展是辽宁省必经的发展路径。本文从长期着眼,试图构建一个完整的、在长期中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并尽可能确保低碳经济实现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0.
产业结构选择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借助投入产出法测算海南省各行业的产业影响力系数和碳排放影响力系数,对海南省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产业结构的优化选择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海南省第一产业对整体经济带动不强,但碳排放影响较小,应在调整其内部结构的基础上适当发展;第二产业中制造业碳排放影响力较小且产业影响力较大,应该作为海南省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第二产业中的能源和原材料行业以及第三产业虽然产业带动力不强,但具有天然的发展优势和较小的碳排放影响力,也是海南省应该重点扶持的产业。  相似文献   

11.
基于STIRPAT模型,将人口老龄化、产业结构升级与碳排放三者纳入同一系统进行分析.利用2006—2018年省域面板数据,使用动态空间SDM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碳排放的空间效应显著;从全局效应看,人口老龄化会促进碳排放,产业结构升级会抑制碳排放;从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来看,人口老龄化和产业结构升级会分别促进和抑制本地碳排放,但二者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显著,且在区域上存在差异性.通过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检验证实,产业结构升级是人口老龄化影响碳排放的中介变量.因此,推动人口老龄化倒逼产业结构升级有助于释放人口老龄化的"碳减排效应".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碳排放权交易作为我国重要的市场型环境规制手段,在提升地区碳绩效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此,运用我国30个省份2001—2020年的面板数据构造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我国的碳交易政策对地区碳绩效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链式中介效应模型,解析碳交易政策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碳交易政策可通过减少碳排放量、促进技术创新和优化产业结构改善碳绩效,并且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表现为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碳排放量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技术创新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的升级可以减少碳排放量,但是技术创新对降低碳排放量的作用并不明显。因而应当对各区域碳配额进行协调管理,并且严格控制核证自愿减排量的交易占比。  相似文献   

13.
碳减排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绿色金融和结构调整是影响碳排放的重要途径.选取2003—2018年我国大陆30个省际面板数据,采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绿色金融对碳排放的影响,进一步使用面板分位数模型对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异质性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绿色金融发展和结构调整(能源和产业)优化能够显著抑制碳排放;能源结构调整在绿色金融对碳排放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产业结构调整在绿色金融对能源结构调整的影响以及能源结构调整对碳排放的影响中起到了显著的调节作用;能源结构的不合理将会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国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采用2010—2019年中国新型煤化工产业相关数据测算其碳排放量,并建立LMDI模型分析碳排放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情景分析探讨新型煤化工产业碳减排路径,测算其减排潜力.结果发现:2010—2019年新型煤化工产业碳排放量增长迅速,2019年高达1.96亿吨;排放结构是抑制新型煤化工产业碳排放的最主要因素,而排放强度、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与劳动力规模对其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排放强度促进作用最强;三种情景下新型煤化工产业都可以于2030年前碳达峰,强化政策情景下减排潜力最大.结果表明CCUS技术是新型煤化工产业碳减排关键技术,同时应通过调整产业结构、降低排放强度、增加森林碳汇等措施实现新型煤化工产业碳中和目标.  相似文献   

15.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数字化是时代特征,数字普惠金融将金融体系与数字科技融合,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动力机制。本文通过采用中国30个省份2011-2019年的面板数据,基于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碳排放量的影响机制和空间效应。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中国各省的碳排放量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在进行稳健性检验及更换控制变量后结论依然成立;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普惠金融抑制碳排放的重要中介机制,通过推动各省产业结构升级来减少碳排放;对中国各省以经济发展区域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东、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碳排放量关系显著,中部地区系数为负但不显著;通过对空间面板模型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碳排放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作用,其中对碳排放表现为负自相关性、正空间溢出性;对产业结构升级则表现为正自相关性、负空间溢出性。  相似文献   

16.
刘冰 《黑龙江金融》2013,(12):60-61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过分依赖能源资源,导致碳排放量不断增加,诸多弊端已经显现。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发展低碳经济更是离不开作为经济发展的桥梁和纽带的金融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空气质量日渐恶化,雾霾天气呈频发趋势,危害不断加重。要想治理雾霾,必须有针对性地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本文着重分析了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对雾霾天气形成的影响,认为从根本上解决雾霾需要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低碳发展,优化能源结构,并从雾霾治理的视角分别对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的调整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产业结构调整纳入到金融发展影响碳排放的框架中,以产业结构为中介变量,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研究变量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在中部地区金融发展直接减少碳排放的同时,还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间接影响碳排放。  相似文献   

19.
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向全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实现"双碳"目标任重道远,资金需求庞大,需要坚持政府和市场双轮驱动,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的作用。从东北地区的情况来看,农业在地方生产总值中占比较高,老工业基地资源使用效率偏低,碳排放压力较大,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绿色金融在支持东北地区实现双碳目标、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20.
低碳经济对中小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有重大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在低碳经济下的竞争战略应该是转变竞争观念,改变短期行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资源耗费增长方式为节能减排下的持续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与改造;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差异化战略打造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相应地,政府应建立低碳扶持机制,增强低碳战略持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