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晓明 《金融博览》2014,(17):30-31
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全球认识到金融稳定在经济稳定中的重要性,相应的货币政策、宏观审慎监管、微观监管成为最重要的经济金融三政策组合,各国也普遍开始建立宏观审慎监管体系.三政策与各自目标间的关系及交互作用已成为各国关注和最具争议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美国三政策组合的实验及效果 金融危机以来,美国采取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搭配来同时实现宏观经济与金融稳定目标,这是一次全新的经济金融政策实验,其结果关乎美国乃至全球经济金融的可持续发展.美国实践揭示,金融监管对货币政策效果及经济目标具有重大影响,并且其对经济稳定的影响可能超过货币政策对金融稳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货币政策目标应根据当前经济环境和条件约束不同而有所调整.为了应对危机后所导致的通货膨胀,我国确定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以物价稳定为首要目标.然而四个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是存在冲突的,实现物价稳定目标必然要以牺牲其他目标作为成本.如何正确选择货币政策目标,并在实施货币政策目标的过程中注意处理好目标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产生的问题给予解决,将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从而有助于实现我国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3.
一、美国和欧元区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比较 美国的货币政策目标经过了多次变更.20世纪50年代以前,美国的货币政策目标主要是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均衡增长.50至60年代,由于当时失业率偏高,故将货币政策主要目标改为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4.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一般有四个:稳定币值、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四个目标之间既有联系,又存在矛盾,一国货币政策很难同时达到多个目标.因此,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始终是货币政策理论和实践中争议最多的问题.新时期中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在币值稳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选择,存在矛盾.  相似文献   

5.
赵远瑞 《甘肃金融》2001,(3):28-29,56
一、货币政策目标的基本含义和核心问题 1995年3月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以严密、科学的法律条文规范了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及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这就是"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这一法律规范的基本含义是:我国央行货币政策以"稳定币值"为目标,这是货币政策所要追求和实现的基本目标;在坚持以"稳定币值"为货币政策目标的同时,还必须把"促进经济增长"放在货币政策的视野以内,正确处理货币政策目标与促进经济增长的关系;只有追求和实现"稳定币值"的货币政策目标,才能在此基础上"促进经济增长";"稳定币值"与"促进经济增长"不是并列的,也不是有主有从的双重货币政策目标,而是以"稳定币值"为单一目标.  相似文献   

6.
美国以实际利率代替货币供应量作为主要货币政策中介,以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最终为金融危机的爆发提供了温床。欧央行以欧元区核心货币增长(M3)为货币政策中介,以保持币值稳定为首要目标,使得货币政策中介与货币政策目标长期保持高度关联性。我国货币政策中介与目标具有一定关联性,但近年两者关联性逐渐减弱。货币政策研究及实践表明,保持币值稳定应当是今后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理想选择,当前货币政策适宜选择微调并尽快向稳健货币政策回归,结构调整新要素有利于改善货币政策效力。  相似文献   

7.
朱正元 《南方金融》2001,(5):48-50,47
纵观美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勾勒出这样一条线索,联储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从稳定物价的单一目标出发,经过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和稳定利率的多重目标并存,然后又回归到稳定物价的单一目标的辩证否定过程,这是由联储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非相关性和有效货币政策工具的局限性所决定的,研究这一问题对廓清我国货币政策目前取向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综述了国际上关于货币政策对金融稳定影响的主要学术观点,然后应用Shin(2006)基础性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个用于分析货币政策对金融稳定影响的理论框架.文章分析了在一个信贷约束市场上货币政策对金融稳定影响机制.研究表明,由于具有自强化反馈机制和不对称性特征,货币政策在追求自身目标实现过程中,有可能导致金融失衡.  相似文献   

9.
本文回顾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理论的发展历程,简要梳理了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在二战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实践,认为发达国家的中介目标演进大致可区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中介目标的选择呈现多元化趋势.同时,认为中介目标选择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密切相关,主流经济学理论为中介目标的选择和调整提供了有力支持.最后,建议我国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应根据经济发展、金融市场等情况选择和调整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相似文献   

10.
美国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刺激经济复苏、降低失业水平和抑制通货紧缩,但美国经济的运行却说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无效.研究显示,美国存在显著的流动性陷阱,严重影响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由于流动性陷阱仍然存在,所以2012年12月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推出的时间上无期限、规模上无上限的加强版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也必然难以扭转美国高失业和通货紧缩的现实.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的美国货币政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宋小梅 《南方金融》2004,(11):62-65
本文将以美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转变为主线,将美国货币政策分为四个时期,即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时期、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的货币主义货币政策时期、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灵活微调的货币政策(过渡)时期及1994年到现在的中性货币政策时期。美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转变是与其经济发展阶段和金融进步是密不可分的,同时也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相关。美国货币政策目标的转变过程,反映了各时期货币当局所采用的货币政策理论、货币工具和操作目标以及货币传导渠道的相应改变。本文对美国货币政策不同时期的货币政策理论、中介目标、操作工具及政策效果等进行了分析,以期对我国的货币政策决策和操作有一定的启示或借鉴。  相似文献   

12.
汇率目标制、货币目标制在各自的经济背景下都起到了稳定一国通货、稳定汇率从而稳定一国物价总水平、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通货膨胀目标制代替汇率目标制、货币目标制成为许多国家追逐长期价格稳定的一种货币政策新框架,在取得长期价格稳定和金融稳定上具有更多优点和灵活性。我国金融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调控面临国内货币需求不稳定,内部、外部经济不平衡,金融不平衡等问题,在货币目标制和汇率目标制难以实现货币政策有效调控的情况下,建议应对我国的货币政策调控方式做出调整,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货币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13.
货币政策调控和金融稳定、金融监管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在金融危机影响日益深远的当今经济社会,如何调控好几者的关系,是每个经济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从货币政策调控与金融稳定的目标一致性谈起,进而分析了货币政策调控和金融稳定、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美国未来学者认为中央银行制度是人类的一大发明.从世界各国中央银行成立以来的履职情况看,中央银行的主流职能是实施货币政策,即采取可行的措施控制通货膨胀,保持币值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中心是保持币值稳定,这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通行目标,在此基础上,根据国情的不同,再附加一些相关的政策目标,如推动增长、增加就业、维持国际收支平衡以保持汇率的稳定,等等.虽然不同国家中央银行所处的履职环境不同,具体职责互有差异,但其工作特征始终未脱离主流职能.  相似文献   

15.
实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坚定目标.当前,美国劳动力市场持续好转,就业稳步恢复,但长期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劳动力市场依然疲软.与此同时,随着美国经济的快速复苏,通货膨胀急剧上升.然而,根据美联储评估情况可知,全面通货膨胀尚未形成,长期通货膨胀预期基本稳定,此轮通货膨胀是暂时的,历史经验表明,如果为了应对暂时性通货膨胀而收紧货币政策可能弊大于利.因此,美联储将继续实施当前资产购买计划,直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取得实质性进展.但即使结束该计划,美联储仍将继续支持宽松的金融环境,未来减少资产购买也不是加息的信号.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阐述了货币政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机制与如何实现金融稳定的政策措施。本文以利率为货币政策代表论述其如何对金融稳定产生影响,分析将金融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目标的有效性和局限性,从而提出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时将金融稳定作为目标的必要性。为防范金融危机发生,在政策制定中应关注尾部风险,并将货币政策与使用独立的金融稳定政策工具相结合。本文最后部分阐述了维护金融稳定的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17.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基于通货膨胀目标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工业国家相继把通货膨胀目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包括加拿大、英国、新西兰、瑞典、澳大利亚、芬兰、西班牙和以色列.在德国和瑞士长期受到很高评价的货币政策中,通货膨胀目标是重要要素之一.在美国,通货膨胀目标也受到一些具有影响的政策制定者的推崇.尽管采取通货膨胀目标的各个国家都采取了适合自己国家的通货膨胀目标形式,仍然存在一些一般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美国次贷危机逐步发展至全球性金融动荡后,为防止金融危机继续扩大导致欧元区经济进一步放缓.欧洲中央银行作为一个超国家机构被赋予决定欧元区货币政策的权力,采取了降息和注入流动性为主的宽松货币政策救援金融体系,但其主要目标是实现略低于2%的通胀率水平,从而面临两难困境及与欧洲各国财政政策相协调的困局.但此宽松货币政策在稳定欧洲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退出的时机未到.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危机之后,虽然各国央行开始意识到以维持物价和产量稳定为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忽视了信贷和资产价格对价格稳定的影响,但大多数央行决策者和金融界人士主张传统的货币政策框架应维持不变。在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的关系上,他们仍旧坚持危机前就已广泛流行的观点,即认为只有当金融稳定风险影响到对通货膨胀和产量缺口预期的情况下,货币政策才有必要做出适当的反应。近几年来,西方一些金融理论界人士开始主张将金融稳定风险包括在货币政策目标之内,甚至少数国家央行已通过采取"逆风干预策略"将其付诸政策实践。国际清算银行最近明确提出,各国央行有必要在维持价格稳定目标的同时,考虑如何系统地将金融稳定作为其货币政策的目标之一。本文围绕金融稳定与货币政策的关系,重点讨论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如何将金融稳定纳入央行货币政策的目标函数中;第二,如何定义和衡量金融稳定风险的指标;第三,如何理解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在应对金融稳定风险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我国1994年至2007年货币政策操作目标进行历史回顾和实证分析,认为:在此期间,我国货币政策追求的目标实际上是在稳定汇率的基础上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以后货币政策应以创造稳定的低通胀环境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为主要的目标,但同时也要防止汇率过度波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