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十年来金融体制的重大变化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大体上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路相呼应,即沿着'国家—市场—企业'的方向推进,以建立中央银行的金融调控体系,开拓资金市场和推进专业银行的企业化为三大重点。十年来,我国的金融体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1.初步建立了一个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金融系统。1978年以前,我国只有人民银行一家银行(中国银行对内是人民银行的一个局级机构),既办理银行一般业务。  相似文献   

2.
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有两种基本的模式,即金融直接调控模式和金融间接调控模式。我国在经济改革以前的30年中一直采用金融直接调控模式,这种模式是由中央银行通过指令性计划直接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这样做虽然操作简便,见效快,时滞短,但容易出现'一挖就死一放就乱'的僵化局面。  相似文献   

3.
中央银行贷款在引导商业银行调整资产结构、增强流动性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作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实现了中央银行对经济金融宏观调控方式和手段的创新,并存在进一步深化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潍坊市是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的一个中等城市,从1987年2月开始被列为金融体制改革的试点城市。潍坊市的金融体制改革,是循着理顺中央银行与各专业金融机构的关系,强化中央银行的管理职能,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区域性中央银行调控、管理机制,这样一条思路展开的。他们选定这样一条改革思路的依据主要是:在新旧金融管理体制的转换过程中,不能过早地放弃必要的行政管理手段。由于目前经济管理和经济调控手段不强,中央银行过早放弃必要的行政管理和调控手段,就会使宏观金融调控和管理更加无能为力,导致金融和经济活动的紊乱,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地位和作用就会丧失。  相似文献   

5.
金融体制改革是整个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配合整个经济管理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今明两年的金融体制改革应主要围绕加强和改善中央银行的宏观管理,有步骤地开放金融市场和改革金融机构管理体制,实行企业化管理等方面进行。下面就此谈些个人看法和意见。加强和改善中央银行宏观管理中央银行宏观管理是指国家通过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运用多种金融调节手段,通过调节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实现最终目标,对国民  相似文献   

6.
金融法律事务工作是中央银行贯彻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水平,增强依法行政能力的有效措施,是塑造良好行业形象的手段,维护中央银行权威和形象的保证。在经济、金融一体化的今天。法律将成为调整国际经济关系和经济金融活动的共同准则,完善的法制环境已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前提和基础。依法行政已成为行政机关增强工作职责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重新修订的《中国人民银行法》,进一步强化了人民银行作为我国中央银行的地位,凸现了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在保持币值稳定、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和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中的重要作用。中央银行担负着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促进经济金融健康发展的重大职责。在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人民银行履行中央银行职责的任务将更加艰巨。作为央行的派出机构,基层央行应积极探索更好履行央行职责的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8.
吴晓灵 《银行家》2015,(4):51-52
根据内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相机抉择调整货币政策、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以维护金融稳定,是中央银行担负的基本职责。然而,只有深刻理解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之间的关系,才能准确把握经济形势的变化,并开出货币政策的良方。近几年我国内外部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金融危机对各国经济的影响余波未尽,我国宏观经济步入新常态,对货币政策调控的手段、力度与精度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一书正是对有关中央银行和货币政策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和准确的阐述,可谓恰逢其时。本文为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为该书所做的序言,本刊特此发表,使读者先睹为快。  相似文献   

9.
潍坊市自1987年2月被列为全国金融体制改革试点城市以来,市人民银行通过深化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中央银行的行政、组织、法规和经济等手段,大胆行使中央银行的管理职能,逐步建立起金融活动的新秩序,从而促  相似文献   

10.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能够充分发挥金融系统筹集融通资金、调节社会总需求、引导资金流向、提高资金运用效率作用的金融管理体制。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完善中央银行宏观金融调控机制和政策手段;二是完善专业银行体制;三是建立健全资金市场,完善利率机制。一、完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机制和政策手段 1.中央银行独立化。中央银行应能排除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及影响,独立地执掌货币政策大权,专门负责保持货币供应量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平衡。中央银行与中央政府从长期利益考虑的经济政策目标是一致的,但在短期利益上。  相似文献   

11.
国家要对经济进行宏观控制,就要有手段,在诸多宏观控制的手段中,金融是一个最重要和最起作用的手段.而中央银行的会计工作,是加强金融管理、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重要基础工作,既具有核算的作用,又具有管理的职能。  相似文献   

12.
郭建伟 《中国金融》1997,(11):25-27
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中的利率工具郭建伟一、利率政策在我国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利率政策随着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逐步成为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确定中央银行基准利率”...  相似文献   

13.
从历史上考察,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和充当最后贷款人,客观上使其具有了保持物价稳定和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20世纪8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的金融调控出现了明显变化,逐步向稳定物价的单一目标方向发展,金融监管则出现了"去央行化"的趋势,使中央银行失去了维护金融稳定的能力和手段。经济全球化产生了很多影响物价稳定与金融稳定的新因素,要求中央银行在保持物价稳定的同时,对金融稳定给予更多关注。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和主要经济体加快了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的构建,这为解决物价稳定与金融稳定的协调配合提供了新思路。如果将物价稳定与金融稳定纳入到宏观审慎管理的视野,就有可能在金融调控中二者兼顾,建立起新的金融调控范式。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当前以中央银行为领导与管理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基本已建立。同时,我国的金融市场机制已开始发育、成长,并逐渐成为国家间接调控经济的手段。但就总体水平看,我国金融市场还只是初级阶段,发展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能力的有效发挥。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条件分析与框架设计中国人民银行苏州分行凌霄华,孙禧仁,朱伟,盛刚随着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各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已日趋市场化,经济的货币化带来了金融体系和货币运行的复杂多样化,建立和完善中央银行间接调控手段的要求已经...  相似文献   

16.
张华轩 《南方金融》2012,(3):4-6,37
安全文化是文化的一个分支,是和谐文化的重要支撑和组成部分。中央银行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参与者,中央银行安全稳健运行对中国经济金融系统运行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系统性的影响,是经济金融安全健康运行的基础前提之一,一旦受到不利因素影响呈现"不安全"状态,它的负面后果会波及整个社会经济体系,损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卓有成效的中央银行安全文化建设能使自外而内的安全措施与自内而外的安全手段达到相互促进、相互推动、和谐统一,更好地服务于中央银行职责履行。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重要性不断凸显,其运行潜在风险有待研究。防范中央银行会计核算风险,是中央银行执行内控制度,履行央行职责的基础和前提。本文基于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方法,运用鱼刺图分析法和奶酪模型,研究中央银行会计核算风险成因,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举措。  相似文献   

18.
在一般性银行监管职能分离后,中央银行的金融稳定职能与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职能相辅相成,与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密切联系,具有宏观性和社会性,因此,研究金融稳定体系建设,对于完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促进经济金融健康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金融稳定体  相似文献   

19.
王诏惠 《时代金融》2012,(33):164-165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外币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起步早,市场化程度高,尤其是外币大额存贷款利率已完全市场化。商业银行密切关注发钞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以国际金融市场利率为定价基础,主动适应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变化,人民币汇率的市场走势变化,境内外金融市场本外币利率差异,综合运用利率风险管理手段,建立起外币大额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定价机制。  相似文献   

20.
新的一年,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如何进一步加强中国人民银行即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领导和管理。 1983年国务院决定建立中央银行体制,使金融体制改革向前迈进了重要一步。几年来,中央银行体制运行取得很大成绩,逐步综合运用经济的、行政的和法律的手段,发挥了宏观调控作用,基本上适应了经济发展与改革的需要。但是,也应当看到,中央银行与各专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中央银行对整个金融事业的领导、管理、监督和协调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进一步加强,对于影响中央银行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的情况,应当迅速加以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