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小银行比较优势需要内外部多方面因素配合,中美中小银行的实证检验表明:宏观环境、市场结构、经营模式和公司治理四个因素对中小银行经营绩效存在显著影响。其中,宏观环境是中小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适度的市场竞争是中小银行形成比较优势的外部压力,经营模式和公司治理是中小银行比较优势形成的内因,四个因素相互配合才能促进中小银行比较优势发挥。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总体经济环境的持续向好,金融行业的发展十分可观。相对于国家四大行而言,地方中小银行的优劣势较为突出,而且,需要结合中小银行的内外部多方面因素来看经营效益。纵观国内外的金融领域发展变化,一个国家的宏观环境是影响地方中小银行发展的主要因素,对于我国来说,温州农村中小银行经营过程中的风控管理极为关键,风险管控是区域性中小银行发展的重点考核指标。本文就我国温州农村中小银行的风险管控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以期为温州农村中小银行的未来发展以及我国地方经济的腾飞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中小银行粗放式的发展态势逐步转向,在利率市场化改革、金融科技发展、监管趋严等多重因素作用下,中小银行经营模式迎来深刻转变。原有增长模式难以为继,面对经济下行态势持续、行业分化加剧、大型银行客群下沉等新的市场环境,中小银行亟需积极推进转型,寻求差异化、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如何在转型思路探寻中,保持中小银行自身的特色和比较优势,在多层次的金融体系中寻得中小银行的应有定位,对进一步推动中小银行高质量发展,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尤其是地方经济,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宁 《西安金融》2005,(10):33-35
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中小银行还面临着若干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矛盾.本文首先指出了其发展中面临的七个矛盾,并通过对矛盾产生原因及其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是制约中小银行化解现有矛盾和解决现存问题的深层次约束条件,目前中小银行改革的基本逻辑在于进行以改善公司治理机制为中心的改革.最后提出了改善中小银行公司治理应关注的几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中国人民银行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合意贷款管理机制升级至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受规模较小、业务单一和区域限制等因素影响,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对中小银行带来较大冲击。本文分析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并提出在宏观审慎评估体系下中小银行的经营转型思路。  相似文献   

6.
陆峰 《青海金融》2012,(7):48-51
随着全球进入后危机时代,我国中小银行发展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加快经营模式转变是后危机时代中小银行的必然选择。本文从中小银行经营模式转变的动因出发,根据国际主要银行业经营模式转变的经验和启示,提出我国中小银行经营模式转变策略。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我国上市的11家中小银行为样本,根据其2013年半年度报告,基于公司治理视角,选取八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利用SPSSl9.0对我国中小银行风险控制能力进行主成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基于选定的指标和数据,为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加强和完善我国中小银行公司治理各种机制的重要性依次递减为:外部治理中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机制和信息披露机制、内部治理中的股东治理机制和董事会治理机制、内部治理中的股权制衡机制。由此提出加大外部监管力度,强化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机制;优化股权结构,完善中小银行董事会治理机制;重视引进并且稳定境外战略投资者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炯 《银行家》2023,(3):19-21
<正>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是银行稳健发展的基石,而治理主体的履职质效则是公司治理是否有效的关键。近年来,中小银行不断提升公司治理能力,持续加强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逐步探索“三会一层”的合理边界,各治理主体的履职质效得到了长足进步。但与此同时,受各方面因素影响,与先进银行相比,中小银行的治理主体作用的有效性和持续性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在当前中国经济结构转型、银行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强化治理主体履职质效对中小银行稳健发展及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中小银行要立足新发展阶段,正视自身公司治理存在的不足之处,采取积极措施,全面提升治理主体效能,全力夯实行稳致远基础。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善做金融、善待金融、善管金融和善用金融四个维度分析了农村中小银行自身、金融监管、地方政府和经济主体行为对农村中小银行风险形成的影响。提出了推动利益相关方有效参与公司治理、从推进权责统一的角度凝聚风险化解合力、构建衔接高效的风险防范化解工作体系、提高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金融素养和能力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内银行业外部经营环境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中国银行业必将形成新的竞争格局。作为中小银行,既要遵循银行业发展规律,更要结合自身实际,适应内外部约束条件。中小银行要科学研判外部经营环境,理性分析自身经营管理能力、水平和发展阶段,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基本方向,细分市场和客户,明确市场定位,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化、差异化的科学发展之路。唯有如此,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自身贡献。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银行存在股权结构分散化、治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农商行是中小银行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起步晚、规模小、基础薄弱等原因,农商行的公司治理问题更为突出,给经营行为和绩效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农商行的公司治理问题引起了监管层的高度重视,如何提高农商行公司治理水平与能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本文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农商行公司治理、经营行为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并以某省2016年前完成农商行改制的93家机构为样本,运用系统GMM方法对公司治理通过经营行为向绩效传导的路径进行了实证检验;同时,基于联立方程模型,对536种政策组合情景下的农商行绩效变化进行了仿真模拟.最后,从优化农商行股权结构、加强公司治理建设、提高政策合力、稳步推进省联社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熊良俊 《南方金融》2012,(12):87-90
依托毗邻香港的地缘优势和市场化的竞争优势,秉承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以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为代表的深圳市中小银行在兼并收购、综合化和国际化经营、内外联动与交叉销售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发展特色。而涵盖股份制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的多层次中小银行体系下,显现的问题也呈多样化和典型性特点。本文在回顾深圳市中小银行的经营发展情况和特征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深圳市中小银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善中小银行经营管理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美、德、日公司治理模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决定各国公司治理主体选择的因素是:公司融资结构;历史文化传统;产业组织方式;法律因素.美、德、日三个国家的公司治理机制可以分为:外部治理机制和内部治理机制(德国).两种治理模式都深深地根植于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传统中.外部治理模式由于公司股权高度分散,单个投资者很难对经营者施加影响,加上搭便车行为的存在,容易形成"内部人控制",而损害股东的利益.内部治理模式中很可直接对经营者施加影响;股权相对集中有利于股东的经营者树立长期经营意识;在引入职工董事情况下,可以实现公司长远发展和协调劳资关系,但易形成内部大股东和经营者合谋损害外部股东利益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银行家》2006,(11)
即将全面开放的市场环境无疑给中国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与农村合作银行等中小银行带来巨大的压力。可幸的是,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经过十余年的历练,已在日趋激烈的竞争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形成了一定的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能力,在农村信用社改革中新生的农村商业银行与农村合作银行则呈现出勃勃生机与无限活力。但是,规模较小、资本实力有限以及创新能力不强的中小银行能否顶得住全面开放的冲击?这类银行将如何进行经营创新,扩展竞争能力,赢得生存和发展空间?以“中小银行的生存空间与突破”为主题的中小银行论坛作为中国银行家论坛’2006的分论坛之一,邀请处于不同竞争地位的中小银行的高管,特别是那些从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中小银行的高管们,共同探求求生存、谋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剡志衡 《中国金融》2022,(11):79-81
<正>近年来,中小银行公司治理是各方讨论的热点话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化中小银行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改革,加快不良资产处置。“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通过分析美国、日本和德国的中小银行股权结构,为中国中小银行股权结构改革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互联网企业开始涉及金融业务,互联网金融逐渐兴起。互联网金融在金融理财产品销售、融资及信贷模式等方面的不断创新给予中小银行很多冲击,其业务与中小银行诸多传统经营领域形成重合点,并且不断弱化中小银行传统的支付结算、融资、交易中介服务等职能。关于中小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发展策略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主要研究互联网金融在降低交易成本、解决信息不对称、大数据技术运用、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优势给中小银行的带来的威胁,并给出我国中小银行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国外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中小银行的发展模式可以为我们提供经验和借鉴,特别是美国、德国的中小银行发展分别是市场化发展和系统稳定的两个代表。本文分述了两国中小银行的发展状况和各自优势,以对我国中小银行发展给予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周琳 《上海金融》2008,(4):65-68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控股模式角度分析了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不同的持股模式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他们对各种公司治理机制效率的影响上,本文以代理理论为基础,分别对基于监督机制、激励机制、代理权争夺机制和收购机制四种公司治理机制的控股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存在某种控股模式对四种公司治理机制效率的影响具有绝对优势,但把四个方面综合起来,再结合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市场环境以及历史因素,可以得出结论:相对控股模式更有利于公司业绩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国外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中小银行的发展模式可以为我们提供经验和借鉴,特别是美国、德国的中小银行发展分别是市场化发展和系统稳定的两个代表.本文分述了两国中小银行的发展状况和各自优势,以对我国中小银行发展给予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2011-2019年间95家城商行为研究对象,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中小银行股权结构对其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并探究银行对外开放程度与区域经营环境对其股权结构与风险承担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中小银行股权集中度同银行风险呈显著正相关,但股权制衡度与银行风险呈显著负相关;中小银行对外开放削弱了股权集中度对其风险承担的正向影响;中小银行优越的区域经营环境对股权集中度与风险承担关系、股权制衡度与风险承担关系均起到负向调节作用。本文提出中小银行应规范股东行为,优化股权结构,提升治理水平;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同时注意中小银行外资持股比例上限放开所带来的风险;谨防经济发达地区中小银行大股东“道德风险”、加大经济非发达地区中小银行优质战略投资者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