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融     
《财会学习》2014,(1):4-4
央行关闭比特币第三方支付 继央行等五部委发布《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禁止金融机构提供比特币交易服务后,央行近日再度约谈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公司,明确要求银行、支付机构不能给比特币、莱特币提供第三方支付服务;对于已发生业务的支付机构,应解除商务合作;对于存量款项,可在春节前完成提现,不得发生新的支付业务。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移动设备的普及、智能化,移动金融服务的应用大范围爆发。据易观智库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业务延展研究报告2014》显示,2013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总体交易规模突破13010亿元,同比增长率高达800.3%。艾瑞咨询2014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我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15328.8亿元,环比增长112.7%。  相似文献   

3.
金融双语     
合同型金融中介,正如其名称含义所指的,其职责是由合同规定的。总的来说,这类合同要求(合同一方)向金融中介分期支付款额,以便以后获得中介机构根据合同条件规定支付的款额。  相似文献   

4.
随着3G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为了满足人们对掌上购物、掌上支付的需求,各家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纷纷推出基于Android系统、苹果iOS系统的移动客户端。在移动金融应用日渐增多的当下,智能手机的安全问题也日趋突出。  相似文献   

5.
金融资讯     
《金融电子化》2012,(5):93-95
推动农村支付服务环境不断改善本刊讯日前,人民银行召开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座谈会,交流近年来农村支付服务环境改善工作取得的成效、经验、创新成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商讨把农村支付服务环境改善工作不断推向深入的政策、措施和计划。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终端的迅速普及,以手机支付为代表的移动支付得到迅猛发展。尽管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很快,但目前仍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风险制约因素,包括政策性风险、法律性风险、监管性风险、技术性风险、信用性风险和操作性风险6方面。只有全面认识这些风险因素,才能推动我国移动支付向更加成熟稳定、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7月6日,央行发放新一轮支付牌照:新浪旗下北京新浪支付科技有限公司获得牌照,业务范围包括互联网支付和移动电话支付。随后,在7月18日举行的“新浪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2013”上,新浪支付副总经理戴庚透露,新浪将通过微银行涉足理财市场,此外,消费者在微银行还可办理开销户、资金转账、汇款、信用卡还款等业务。  相似文献   

8.
武波 《金融电子化》2005,(11):11-11
10月8日,人民银行大额支付系统NPC应急备份系统切换演练工作取得成功。此次演练大大提高了人行支付清算系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于2005年9月26日至30日成功将大额支付系统国家处理中心(北京NPC)切换至无锡应急备份NPC运行,10月1日至3日,大额支付系统NPC顺利回切至北京NPC,10月8日大额支付系统北京NPC恢复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9.
一月金融     
《金融与市场》2003,(7):56-56
天津市银行网络系统资金运转活跃 近年来,天津市各家银行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先后建成了银行卡、支付系统、票据清算系统、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等与社会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银行网络系统。自今年4月份以来,银行卡系统日均清算资金5万笔,金额达1500万元;支付系统日均汇划资金1.1万笔,金额达74.1亿元;票据清算系统日均清算资金7.1万笔,金额达52亿元。  相似文献   

10.
支付结算体系是实现支付、证券等交易过程中债权的转移机制,是一系列制度安排和技术安排的整合,是经济金融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狭义上的支付体系包括银行结算账户、支付工具、支付结算规则、支付系统、证券结算系统;广义上的支付结算体系还包括“人”的因素在支付活动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华南金融电脑》2013,(4):20-20
淘宝、天猫、支付宝、信用支付…一阿里金融势头凶猛,尽管“从未想过要冲击传统银行”,但银行业受到的冲击仍然是最大的:虽然卡的使用并没有减少,但是银行的客户信息、支付地位受到挑战和危险。阿里金融将会发展到何种程度?  相似文献   

12.
线上支付是信息技术与支付业务的融合,在我国诞生十余年来,创新风起云涌,交易规模快速膨胀,成为业界、学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发展,线上支付出现了信息业和金融业两个产业融合的端倪,有专家学者开始就线上支付属性是金融业还是信息业开展研究并发表了见解。笔者根据线上支付实际从业经验以及对支付产业、信息产业理论的研究,认为线上支付具有金融、数据双重属性,其中金融属性是第一属性,数据属性是第二属性。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智能终端的不断完善,在支付便捷化需求的驱动下,移动支付逐渐成为金融支付的重要手段和金融创新的热点。一、关于移动支付移动支付又称为手机支付,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是由移动运营商、移动应用服务提供商(MASP)和金融机构共同推出的一个增值业务应用。移动支付将终端设备、互联网、应用提供商以及金融机构相融合,为用户提供货币支付、缴费等金融业务。根据接入技术的不同,移动支付分为短信支付、移动互联网支付和智能卡支付3种;根据接入方式的不  相似文献   

14.
一、支付网关简介1.支付网关(1)支付过程的参与者。支付过程的参与者包括消费者(买方)、商户(卖方)、银行或其他提供清算服务的机构(例如人民银行某中心支行)。(2)支付网关的作用。简单地说,支付网关就是位于Internet和银行内部业务处理系统之间的一个系统,它专门负责处理来自Internet上的支付信息。支付网关负责将从Internet接受到的信息转换成银行内部业务处理系统能够识别的信息,送到目标银行的业务处理系统进行处理;然后接受银行内部业务处理系统返回的信息,将其转换成在Internet上传输的标准格式,传送给消费者或商户。2.支付网关…  相似文献   

15.
6.8 “银联在线支付”和“银联互联网手机支付”两项业务推出,标志着中国银联在依托现有银行卡交易清算系统基础上,建成了具有银联特色、行业领先、高效安全、开放式的无卡支付交易处理平台。其中,“银联在线支付”是中国银联为满足各方对网上支付服务的需求而打造的银行卡网上交易转接清算平台.  相似文献   

16.
金融支付体系(paymentsystem)也称清算系统或支付清算系统。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伴随着经济活动而产生的交易者之间、金融机构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进行清偿的一系列组织和安排。具体地讲,它是由提供支付服务的中介机构,管理货币转移的规则;实现支付指令传送及资金清算的专业技术手段共同组成的,用以实现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的一系列组织和安排。  相似文献   

17.
鲁迅先生曾称赞:“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如今,把这句话送给开创中国电子支付先河的那些企业家们一点也不为过。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必然有一种先进的支付手段取代以往繁琐的交易方式。但是新旧事物交替的过程总是充满荆棘和坎坷,互联网时代诞生的电子支付带来的最大冲击是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加剧了金融市场的风险程度,并对传统的金融监管制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些困难对于一直游走在IT、金融、服务边缘的如上海环讯、网银在线、快钱、YeePay、首信易支付等新兴第三方电子支付公司来说,真是一个个不小的难题。随着央行《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出台以及年底对于电子支付企业实行牌照经营管理措施的推出,电子支付企业要在2006年剩下不多的时间里快速完成自身改违来适应金融监管,不断创新电子支付行业的盈利模式,这真是非勇不能为的游戏。[编按]  相似文献   

18.
一月金融     
《金融与市场》2014,(10):80-80
央行全面深化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对于发展普惠金融、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日前,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面推进深化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深化意见》)。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人民银行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进展迅猛,人民币大、小额支付系统不仅先后完成了在全国的推广应用,而且在功能上也不断完善,为我国金融机构提供了安全、高效的银行间支付清算服务,对我国金融市场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并逐步发挥出其作为我国核心金融基础设施的积极作用。但与先进的人民币支付系统相比,我国银行间外币支付却至今未形成统一便捷的清算平台,已极不适应我国经济金融的快速发展。境内金融机构对建立统一、高效、安全的境内银行间外币清算系统的呼声也日益强烈与迫切。  相似文献   

20.
金融会计改革涉及现行金融会计制度的完善、现代化银行支付清算体系的建立、金融会计信息系统的健全等问题。完善金融业会计制度应正确处理和把握两个协调,建立制度的稳定性和应变性相结合的机制。建立现代化银行支付清算体系必须按市场化原则重新修订现行银行支付结算办法,进一步开发与应用联行清算体系。针对我国金融会计信息系统存在的不足,应采用高新技术着力实现金融会计信息系统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