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借鉴国内外学者对"股经背离"现象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与融资结构的相关关系,发现国内生产总值与银行信贷资金有惊人的契合度,而与资本市场发展无显著相关性。通过对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结构比例的分析,发现中国"股经背离"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来自于直接融资比例过小,难以反映和预测经济的整体发展。中国的融资结构失衡虽然是由目前经济发展的特点所决定的,但必须看到其可能带来的系统风险和融资效率低下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完全无锚的国际信用货币体系,至少有六个机制或渠道,会导致全球经济内在失衡。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经济现象,就是全球经济失衡。许多论者将全球经济失衡概括为三个方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之失衡,对此还有"三速世界"之说(较高速增长、低速增长和负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失业率却居高不下,出现了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的现象。本文回顾了我国失业问题的相关研究,分析了我国经济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的现状,认为我国经济政策的逆就业倾向、转型期失业显性化、产业结构失衡和贸易产品升级换代是导致我国经济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确立以就业优先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战略、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鼓励灵活就业等缓解高失业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王宇 《中国金融》2006,(12):65-67
从目前情况看,世界经济的失衡现象可能会在一定时间内存在,并成为我们研究国际经济走向、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背景。但种种迹象表明,目前的失衡是一种动态均衡,世界经济将在失衡中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5.
盛雯雯 《新金融》2015,(1):46-51
投资作为决定中国经济走势的关键变量,密切影响着中国未来的经济走势。为保证中长期中经济可持续增长,中国应同时解决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两大问题,其关键在于处理好投资与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变量之间的关系。本文从投资角度入手,通过分析投资与宏观经济政策四大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层矛盾进行探析,进而对中长期经济发展趋势做出分析与预测。  相似文献   

6.
有关中国经济的讨论不可避免地会将重点放在失衡问题上,也就是储蓄率和投资过高的问题。每一个称职的政策专家都在忙着为刺激中国的消费提供解决方案。不过,尽管中国经济存在失衡现象,但原因却并非大部分人所想的那样。中国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并没有被刻意压低。相反,它是与中国城市化进程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7.
过去十年,全球性不均衡问题逐渐成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中心议题。本文重点分析了当前中国的外部失衡问题,研究了2008年后促使中国经常账户盈余下降的影响因素,预测了中国外部顺差的走向。本文认为,未来几年中国的经常账户盈余将保持适度。外部失衡不能反映当今中国国际收支的主要特征。随着中国国内经济越来越依赖投资的拉动,内部失衡问题将愈发明显。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经济增长、税收收入与宏观税负三者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国2006年第1季度至2011年第3季度的税收收入、GDP和所计算得出的小口径宏观税负的数据,以供给学派经济学家亚瑟.拉弗(Arthur Laffer)提出的著名的"拉弗曲线"(Laffer-curve)为指导,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分别测算实现经济增长最大化的宏观税负和实现政府税收收入最大化的宏观税负,并分析了中国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近年来中国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和近期出台的结构性减税政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
过去十年,全球性不均衡问题逐渐成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中心议题。本文重点分析了当前中国的外部失衡问题,研究了2008年后促使中国经常账户盈余下降的影响因素,预测了中国外部顺差的走向。本文认为,未来几年中国的经常账户盈余将保持适度。外部失衡不能反映当今中国国际收支的主要特征。随着中国国内经济越来越依赖投资的拉动,内部失衡问题将愈发明显。  相似文献   

10.
书榜     
《中国传媒科技》2013,(12):113-113
全球化条件下货币当局政策博弈与中国的策略选择 全书以新开放宏观经济学和博弈论为理论基础,对全球化条件下面对全球通货膨胀、全球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失衡3种经济状态时货币当局之间政策博弈的特征和结构进行了系统化和理论化研究,并对中国货币当局在3种经济状态下的现实策略选择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探讨了进一步优化中国货币当局策略选择的未来路径,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除了在货币金融学术理论方面具有创新性,还能密切联系实际,具有一定的政策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金融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难点之一,就是区域经济结构出现愈加严重的失衡问题.从金融的角度来看,区域金融失衡本身就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重要表现.同时,由于很少考虑到区域协调目标,货币金融政策客观上也难以解决区域失衡问题.对此,在梳理相关理论研究和借鉴国外政策经验的基础上,本文着重探讨了当前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及政策运用的状况和问题,并且从多层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健康保险发展区域失衡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在中国表现得尤为突出。为了尝试着解释这种现象并解决失衡所带来的弊端,本文从消费者行为决策特点的视角出发、基于部门理论(Sector Theory)和输出基础理论(Export-Base Theory)等分析了健康保险发展区域失衡的原因,创造性地构建了健康保险发展指数来度量健康保险区域发展失衡现状,并用2004~2013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对影响健康保险发展失衡的原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现阶段中国健康保险区域失衡,除了有经济水平差异的影响之外,医疗卫生资源、预期寿命、教育水平等因素对健康保险的发展影响也十分关键。这也进一步说明健康保险的发展基础与一般寿险有别,有必要单独研究。  相似文献   

13.
健康保险发展区域失衡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在中国表现得尤为突出。为了尝试着解释这种现象并解决失衡所带来的弊端,本文从消费者行为决策特点的视角出发、基于部门理论(Sector Theory)和输出基础理论(Export-Base Theory)等分析了健康保险发展区域失衡的原因,创造性地构建了健康保险发展指数来度量健康保险区域发展失衡现状,并用2004~2013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对影响健康保险发展失衡的原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现阶段中国健康保险区域失衡,除了有经济水平差异的影响之外,医疗卫生资源、预期寿命、教育水平等因素对健康保险的发展影响也十分关键。这也进一步说明健康保险的发展基础与一般寿险有别,有必要单独研究。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主要是结构性失衡,而非过去的总量失衡。结构性失衡需求管理政策将会失效,需要转变思路运用供给管理政策。要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宏观调控目标,采用需求管理政策,其总量效应下降,供给管理政策应该是现实唯一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宏观调控实施后,欠发达中小城市存在明显的金融弱化现象。本文以鄂州市为例,从经济、金融和金融生态环境三个视角全面分析了该市信贷资源配置失衡的原因,并提出了促进信贷资源均衡配置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应对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失衡发展,近两年来,国内金融改革加速。2012年至今,我国相继成立了多个特殊金融地区,政策内容逐步开放和细化,对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金融创新提供了难得契机。论文对这些地区的特殊金融政策进行解读,提出了对接政策的八个银行产品创新方向,以及建立"微创新、源信息、绿色通道"三个创新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郭威  盛继明 《金融论坛》2021,26(9):6-14,48
长期以来中国金融业与制造业缺乏深度融合,未能形成良性循环,呈现出多重失衡特征,主要表现为六个方面:金融供给配置结构失衡、金融供给期限结构失衡、金融供给方式结构失衡、金融供给主体结构失衡、金融供给阶段结构失衡和金融供给政策衔接失衡.进入新发展阶段,为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应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和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意愿和能力,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体系,保障政策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1980年至2005年全球范围内106个国家或地区的相关经济数据,确定了经常项目失衡调整的事后标准,进而识别出经常项目失衡的不同调整期间。借助于调整期间的界定,本文针对宏观经济因素与经常项目失衡的调整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基于跨国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了一些宏观经济变量对经常项目失衡的调整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例如固定资本形成、贸易条件变化以及官方储备等。本文合理借鉴了经常项目失衡调整的跨国经验,并且结合中国经济实际情况针对中国经常项目的盈余调整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资金对"三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家采取一系列惠农重农政策背景下,农业资金流动仍出现了明显的非农化流动倾向,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三农"的健康发展。本文以欠发达地区——通辽市为样本,试图从农业资金非农化流动的渠道着手,分析农业资金外流倾向产生的深层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国面临着严重的内外经济的失衡,一方面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外汇储备不断攀升,人民币一直面临升值压力;另一方面国内流动性过剩现象凸现,部分地区和行业出现投资过热、资产价格泡沫等现象。这一切都是和当今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失衡分不开的,特别与美元作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而美国又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长期实行的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无关系。我国的宏观金融政策应该本着把人民币国际化作为改进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出路之一。遵循这一原则和方向,我国应采取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稳步提高基准利率、多渠道管理流动性、积极推进金融创新、建立现代化的金融体系等组合措施,以应对失衡的国际货币体系和失衡的内外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