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论秘密准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已明确禁止企业计提秘密准备,但对什么是秘密准备以及如何产生秘密准备等问题未作解释说明。本文所探讨的就是秘密准备的几个问题。一、秘密准备的涵义顾名思义,秘密准备就是“不公开的、未言明的”准备。按实行“准备会计”的典型国家德国的解释,这种准备虽然客观存在,但却不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从而形成了秘密准备。会计上的“准备”或“准备金”,从性质上看有两类:一类是负债性质,另一类是所有者权益性质。负债性质的准备在性质上往往被理解成为负债或直接就是负债。例如预计负债,其支付的时间和金额都具有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由未决诉讼、未决仲裁、票据背书或转让、产品质量保证等或有事项引发的财务风险呈上升趋势,某些赔偿责任甚至直接威胁到企业的生存。因此,或有负债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一、企业或有负债及其基本特征 《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将或有负债定义为“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实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地计量”。由该定义可以看出,或有负债具有以下特征:(1)或有负债是过去的交易或…  相似文献   

3.
黄平 《上海会计》2002,(10):19-21
集团内部固定资产交易后,在购入方计提减值准备的情况下,集团报表应如何抵销内部交易?如何处理减值准备?现谈谈笔者对这一问题的拙见。一、 关于集团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确定在集团内部成员间没有发生固定资产交易的情况下,集团内各企业确认的减值准备之和,也就是集团报表中应反映的“集团减值准备金额”。集团内部成员间发生固定资产交易但无内部未实现利润或亏损的情况下(即内部交易按成本销售),“集团减值准备金额”的确定与前者相同,唯一的区别在于,合并时需要抵销出售方的内部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集团内部成员间发生固定资…  相似文献   

4.
一、或有负债的概念 或有负债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在一些国家的会计准则中还没有对或有负债下一个比较全面的定义,但是也有一些国家已经对或有负债有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在我国,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已于2002年七月一日正式在企业中实施.<准则>将"或有负债"定义为:"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实义务,履行该义务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地计量".这种负债可能发生,也可能会消失,或有负债的发生与否完全取决于"将来某一偶然事件"是否发生,一旦发生,或有负债必定成为企业的一种现实.  相似文献   

5.
一、保险公司对外或有负债概况(一)保险公司对外或有负债的内容及种类《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将或有负债定义为“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地计量”。因此,或有负债必须具备四个条件:(1)或有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产生;(2)或有负债结果只  相似文献   

6.
估计负债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确实存在,但其发生金额还不能确定,需要且可以根据企业以往的经验、同行业其他企业的资料、法律规定或专家意见进行合理估计的债务。或有负债是由于企业过去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引起的,其最终结果须视未来期内是否发生某种事实而定的债务。这两类负债都是一种“不确定性”债务,但两者的“不确定性”有着本质上的差别。估计负债的发生是肯定的,其“不确定性”仅表现在它的发生金额是不确定的(但可以合理估计),因此,估计负债是确实需要企业承担的债务责任;而或有负债的“不确定性”则主要表现在其最终是否发…  相似文献   

7.
对坏账准备的计提政策,我们都已经相当熟悉了,这一概念的出现是在1992年,我国在颁布的“藏刚”、“两制”中首次引入了谨慎性原则,但也是仅仅提出了埘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而且也没有作出强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一、公允价值的定义 FASB(1996)在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25号(FAS125)<金融资产的转让和服务以及负债清偿的会计处理>中指出,"一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是自愿的双方在当前交易(而不是被迫交易或清算销售)中据以购买(或承担)或销售(或清偿)资产(或负债)的金额.  相似文献   

9.
《会计师》2006,(11)
本准则阐述了公允价值计量的目标、范围、计量、披露以及生效日期和过渡期等,在公允价值计量中详细论述了公允价值的定义、资产或负债及其应用、主市场或最有利市场、初始确认和后续确认、估价技术和公允价值等级等内容。一、公允价值的定义及其内涵公允价值是指在计量日,市场交易者在有序交易中,销售资产收到的或转移负债支付的价格。该定义保留了以前对公允价值定义中的交易价格,阐述了交易价格是在有序交易中,市场交易者在主市场(或最有利市场)销售资产或转移负债的价格。销售资产或转移负债是从持有资产或承担负债的交易者的角度考虑,假…  相似文献   

10.
公允价值计量:现实思考与未来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允价值计量是以公允价值(Fair Value)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对于公允价值的具体定义,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于1995年6月颁布的第32号准则(IAS32)《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给公允价值的定义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25号(FAS125)《金融资产的转让和服务以及负债清偿的会计处理》中指出,“一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是自愿的双方在当前交易(而不是被迫或清算销售)中据以购买(或承担)或销售(或清偿)资产(或负债)的金额”。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负债定义为:“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笔者认为这定义有不妥当之处。首先,债务是一种法律术语,其当事人、债务金额、债务到期期限都必须是确定的,然而负债的确认却并不要求债权人必须确定,也不要求其金额、偿还时  相似文献   

12.
詹碧华 《上海会计》2000,(12):62-62,51
资产评估增值准备与股权投资准备都是资本公积的明细科目。“资产评估增值准备”反映企业按规定对资产进行评估 ,其评估增值部分扣除应交所得税后的余额在未转入“其他资本公积转入”明细科目前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股权投资准备”反映企业以非现金资产对外投资评估确认价值大于其帐面价值的差额 ,扣除应交所得税后的余额 ,在未转入“其他资本公积转入”明细科目之前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根据上述两个明细科目的核算内容可以看出 ,这两个明细科目都是核算企业在资产评估时 ,资产评估确认价值大于其帐面价值差额的一部分。但二者之间又有区…  相似文献   

13.
一、存货跌价准备抵销的必要性企业集团内部进行的存货交易,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根据一体性原则,不应视为交易,而应视同存货存放位置、使用部门的变更,其原先所作的销售、采购等核算应予抵销,从而恢复该存货的原有面貌。那么,其中所注销的存货跌价准备是否也应抵销呢?在资产内部交易后,一方面,原企业计提的减值准备已注销,另一方面,取得企业也要为其计提新的减值准备。虽然这一资产无论存在于哪一个企业,只要出现减值,就应计提准备,不会存在重复计提减值准备的问题。但是,该项资产在不同的企业里计提减值准备的基础即成本是不同的。该资产在原企业是按原历史成本计提,在购入企业则是交易价格这个新的成本反映的。这样,虽然期末市价等影响减值的因素是一致的,但原企业计提的减值准备和取得企  相似文献   

14.
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少计负债或费用,确保资产的真实。因此,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的本意是为了尽可能挤去企业资产和业绩中的水分,压缩控制资产泡沫,防范经营风险。但在现实中,这八项资产减值准备有时却成了企业粉饰财务状况的“利润调节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将日益激烈。为了能立足于市场,并获得发展,企业纷纷加大对产品质量保证承诺和销后服务承诺,从会计核算的角度来看,承诺一旦作出,就构成了企业对顾客的一项负债。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或有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实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地计量”。  相似文献   

16.
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 形成的一种状况,其结果须通过未来 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 根据现行《企业会计制度》和《企 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的规定,为 便于理解,我们可以将或有事项分为 三种情况:(1)或有资产;(2)或有 负债;(3)可确认为负债(或资产)的 或有事项。三种情况互不包括,并且 只有第三种情况才可进行账务处理(即确认为“预计负债”),前两种情况 只是在必要时予以披露而不进行账务 处理,这一点对正确理解或有事项非 常重要。 一、或有资产 或有资产是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 的潜在资产,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  相似文献   

17.
潘民 《山东商业会计》2005,(1):26-27,34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是固定资产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又都是“固定资产”的备抵项目,它们共同反映着固定资产的现时价值,有着许多共同之处,但也有明显的差别。本文在简述两者联系的同时,主要阐述了两者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贷款是银行最主要的金融资产,贷款减值准备的计提对当期损益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目前我国贷款减值准备计提的有关规定存在不一致,在实务中如何计提贷款减值准备值得国内银行业认真思考。一、我国贷款减值准备计提有关规定及差异分析(一)贷款减值准备计提有关规定我国现行的贷款减值准备计提主要有三个规定:第一个是中国人民银行于2002年4月发布的《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以下简称“指引”);第二个是财政部于2005年5月发布并于同年7月实施的《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三个是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下简称“准则”)。  相似文献   

19.
曹洁  张雪 《财政监督》2002,(11):29-29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概念公告第7辑认为,一项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和债务清偿的金额。采用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是以市场为基础的基本假设来反映资产或负债之间的经济差异,提供比其他计量属性更相关的信息。初始确认时,只要没有相反的证据,支付或收到的现金或其等价物的数额(历史成本或收入)通常被假设为公允价值的近似数,现行成本和现行市价也都在公允价值的定义之内。在初次确认下,自愿的买卖双方在公开市场上所支付或收到的现金或其等价物就代表公允价值,现行成本和现行市价都符合公允价值的含义。当市场存在相似的资产或负债时通常不  相似文献   

20.
刘晶辉 《会计师》2012,(3):32-33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是固定资产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资产负债表”内容上看,“累计折旧”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都是“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两者互为补充,共同反映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减少。无论是计提减值准备,还是提取折旧,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正确计算损益、减少风险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