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并购交易引发的商誉泡沫现象已成为我国A股市场的重大风险要素之一,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角度切入,探究超额商誉引发的负面效应。研究发现,超额商誉规模越大,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违规倾向和频率越高;机制检验表明,经营风险、代理成本和融资约束是超额商誉触发信息披露违规的传导路径;针对治理对策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独立董事规模较小、非经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情形下,超额商誉触发信息披露违规的现象更明显;异质性分析发现,超额商誉触发信息披露违规的现象在民营企业以及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更为明显。本文结论丰富了商誉以及企业违规领域的研究,对监管机构、投资者以及上市公司正确认识超额商誉的经济后果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上市公司违规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上市公司违反监管强制披露基本要求进行的违规信息披露加剧了市场信息不对称,是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严重阻碍。本文从财务状况、控制人动机、公司治理结构、环境与制度等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影响上市公司违规信息披露的主要因素,并以被监管者查处的违规信息披露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在一定的环境和制度下,财务状况和控制人动机是影响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违规信息披露的主要方面,但公司治理结构时违规披露的约束和影响力较小。  相似文献   

3.
自媒体披露的信息作用——来自新浪微博的实证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巍  陈冬华 《金融研究》2016,429(3):157-173
借助网页搜索和文本分析技术,本文在微观市场结构层面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官方微博的信息作用及其特点。实证结果表明,微博披露会带来当日公司股票的超额回报和超额交易量显著增加,其程度不仅受到披露强度、披露信息密度的影响,也受到微博中噪音信息的干扰。此外,当微博对已公告信息进行传播时,相对于没有微博传播的公告会有更强的市场反应。进一步,微博披露对受关注较少的公司影响更大,对个人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影响更为显著。这些结果说明微博披露具有信息作用,同时也揭示了微博披露混杂性、平等性、低成本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面对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部分公司选择扩展自身业务范围,以业务间相互赋能提升公司的综合生命力。本文以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借助文本分析方法,利用年报业务段描述中所含的特质性信息定义公司的多元化战略,并进一步考察公司多元化战略对信息披露违规的影响。结果发现,以年报业务段特质性信息为基础测度的多元化战略能够降低公司信息披露违规倾向和次数。机制检验表明公司多元化战略能够通过“声誉机制”和“治理机制”来提升公司的信息披露合规水平。本文的结论丰富了公司战略与信息披露领域的相关研究,对推进资本市场信息披露制度改革和防范上市公司违规具有政策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处罚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处罚进行实际效果研究,检验我国证券市场违规行为和处罚的实际效果。本文研究表明,很多上市公司受到不止一次处罚;处罚手段主要以内部通报批评和公开谴责为主;市场的反应程度与处罚的公开性和力度正相关;市场的反应程度有随时间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财务压力与信息披露违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2005~2008年内被证监会、证券交易所作为信息披露违规处理的171家公司及其171家配对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不同类型的财务压力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偿债压力、保壳压力、保盈压力对公司的信息披露违规行为构成显著的影响,而现金流压力影响则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谷溪  乔嗣佳 《财政科学》2021,69(9):55-73
本文从信息披露违规视角探讨国企混改的治理效应并检验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企混改有效降低了上市国有企业信息披露违规概率、违规严重程度以及违规频率.机制研究表明,国企混改抑制了信息披露违规动机,但对信息披露违规稽查概率没有显著影响;不同治理情境下,国企混改对信息披露违规的抑制作用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党的十八大以后国企混改对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抑制作用更显著;混改对虚假记载、推迟披露和一般会计处理不当三类信息披露违规行为均有显著抑制作用;混改有效降低了股票换手率.本研究既为评价国企混改的治理效应提供了资本市场层面证据,也为进一步深化国企混改提供了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使用2001—200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信息披露违规公司的处罚公告为切入点,从信息披露监管外部性的角度,研究信息披露监管的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同行竞争者对处罚公告产生显著的信息传递效应,并且信息传递效应的程度与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显著正相关,这说明监管当局对违规公司查处的信息披露监管产生了显著的外部性,并且这种外部性与会计信息质量显著正相关。同时,本文还发现会计信息质量的改进与同行公司对处罚公告的市场反应显著负相关,说明信息披露监管的外部性对公司信息披露行为有显著影响,使同行公司管理者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显著的市场学习行为。本文丰富了信息披露监管及其外部性的相关理论,并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审计委员会制度能否有效防止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以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与防止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关系为视角,采用Logistic模型对2003-2007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417家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及其治理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为进一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建立公司收购过程中的提示公告与正式公告的双事件窗口过程,采用市场模型进行相应的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在上市公司收购信息披露监管过程中,股权出让方与受让方就签订转让协议之后向市场传达信息所产生的短窗口累计超额收益率,显著高于收购事宜得到监管部门批准之后向市场传达信息所产生的短窗口累计超额收益率.该研究结果表明,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对上市公司收购过程中信息披露的监管。  相似文献   

11.
张俊卿 《中国外资》2013,(21):32-33
信息披露违规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合法利益,对我国证券市场的有序运行也产生了不利影响。上市公司在面临财务压力时,可能会增加信息披露违规行为发生的频率。因此极有必要对上市公司财务压力和信息披露违规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本文以2007~2009年经我国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披露的违规上市公司为样本,以Logistic模型对上市公司在不同类型财务压力情况下所做的信息披露违规情况展开了分析,得出了系统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审计委员会制度能否有效防止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以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与防止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关系为视角,采用Logistic模型对2003—2007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417家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及其治理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为进一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3.
在上市公司的收购过程中,提示公告和正式公告是两个最重要的信息披露.以我国在 2002年 12月 1日至 2003年 10月 31日期间提交证监会审核无异议的上市公司收购案例为样本,利用市场模型考察提示公告与正式公告事件日周围的超额收益率、平均超额收益率 ,以及狭小窗口的累积超额收益与累积平均超额收益情况.结果表明,在上市公司收购事件中,提示公告的市场反应要显著高于正式公告的市场反应.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从无到有,已经形成一套初步的信息披露制度,但是,上市公司或非上市公司的会汁信息披露存在问题依然很多,会计信息披露所涉及的违规、违法事件仍时有发生。因此,深入揭示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寻找治理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对策,以提高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仍然值得认真探讨。以下就分为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对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事件研究方法对考评公告的市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2002~2006年度,市场对信息披露公告未做出显著反应;但2007年度,市场针对不同的信息披露考评等级做出了显著的理性反应。这一变化,反映了投资者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关注程度和对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机制的认可程度在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问题在我国证券市场中比较普遍。在考虑行业经营状况的情况下,研究监管层处罚结果对公司管理层职位变动情况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在考虑高管去留的问题时,并不会过滤掉所有来自行业和市场的信息干扰,而是在对公司高管经营管理水平做出评价时,综合考虑行业因素,行业整体状况越不景气,公司高管越有可能因为违规而降职。而当行业整体状况比较繁荣时,高管违规行为对高管的职位变化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公司治理能否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是上市公司能否自发性地完善治理制度的标志。本文利用“事件研究”方法,检验了中国股票市场对“公司治理自查与整改”公告的反应。结果表明,当公司治理缺陷被披露时,股票的超额回报率显著为负,从而证实了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对投资决策产生了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依赖于公司多元化程度。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2017年沪深3000余家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程度受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和环保违规监管力度的加强影响显著,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信号传递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为什么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为了向市场传递真实价值的信号,内部控制质量好的公司,具体来说内部控制资源充裕、快速成长、设置了内审部门的上市公司更愿意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而上市年限长、财务状况差、组织变革程度高及发生违规的公司更不愿意披露鉴证报告。运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所作的进一步检验也支持我们的研究结论。我们的研究还表明有再融资计划的上市公司更愿意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  相似文献   

20.
证券市场的信息公开制度是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是证券法律制度的核心,根据法律规定,真实、准确、完整是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基本要求,其中不能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情况。本文通过对2012年和2013年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的处罚情况进行分析,试图探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频发的原因,为完善改进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提供相应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