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阶段,我国债务杠杆率已经高于新兴经济体的平均水平并且逼近发达经济体的平均水平,存在债务杠杆率过高的问题。理论表明,债务杠杆率的持续扩张会加大对金融稳定的负面影响,而宏观审慎政策的实施可明显降低此不利影响。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金融稳定综合指数,引入单一与联合的宏观审慎政策变量,研究宏观审慎政策是否可以有效调节债务杠杆率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宏观审慎政策中引入存款准备金率后,债务杠杆率对金融稳定的负向影响调节效果显著;引入贷款价值比之后,债务杠杆率对金融稳定的负向影响也不再明显;引入宏观审慎联合指标后,债务杠杆率对金融稳定的负面影响减少,甚至呈现出正向作用,与引入宏观审慎指标之前相比调节作用明显。因此,应大力降低债务杠杆率,提高金融稳定的边界;同时不断完善宏观审慎政策,尤其是根据实际情况搭配运用好各种工具。  相似文献   

2.
针对宏观审慎政策中的逆周期政策工具对银行风险承担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理论上研究了逆周期政策工具所带来的宏观和微观效应,并运用动态面板数据广义矩估计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信贷扩张期杠杆率、贷款损失准备金率的上升会使银行的当期风险承担水平增加,资本充足率的提高使风险承担降低。而滞后六个月的资本充足率、杠杆率、贷款损失准备金率的上升可以显著降低当期的风险承担水平,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宏观效应和微观效应一致。  相似文献   

3.
本文使用全球辛迪加贷款数据,研究了美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对其他经济体贷款者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宽松(紧缩)的美国货币政策会显著提升(降低)其他经济体贷款者的风险承担水平。渠道分析表明,美国货币政策通过离岸美元市场、借款者所在经济体的政策利率和汇率水平、借款者资产价格影响其他经济体贷款者的风险承担水平。异质性分析发现,相较于美国货币政策宽松时期,紧缩时期的美国货币政策对其他经济体的全球溢出效应更为明显,此时借款者所在经济体采取宽松宏观审慎政策进行应对的效果不佳。本文的结论对于我国完善宏观审慎调控框架,应对发达国家货币政策溢出效应、防范化解外部输入性金融风险和维护宏观经济稳定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调查数据库构建中国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综合指标,同时选取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价值比上限代表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检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有效性.通过对2008—2018年间我国114家商业银行的实证检验发现,无论是单一宏观审慎政策工具,还是宏观审慎工具综合指标,均能抑制信贷规模以及房价的快速增长,减少系统性风险的积累;且针对特定目标设立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政策效果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在微观层面也能有效抑制银行风险.就具体的政策效果而言,相较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规模较小的城商行和农商行对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反应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宏观审慎政策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宏观审慎政策通过限制银行信贷影响企业从事投资活动的资金来源,进而抑制企业的金融投资。这一过程可以概括为"宏观审慎政策-银行信贷-企业金融化"。本文以2000-2016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宏观审慎政策能够显著降低非金融企业的金融投资增长率,有利于抑制企业金融化趋势,回归主营业务,避免经济脱实向虚。考察不同的宏观审慎工具,本文发现,相比于准备金要求,贷款价值比工具对降低企业金融投资增长率的作用更显著。本文通过中介效应检验,验证了银行信贷是宏观审慎政策影响企业金融化的部分中介变量,其中介效应在总效应中占比约为20%。  相似文献   

6.
寻找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最优组合模式对于完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意义重大。本文在DSGE模型中同时纳入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规则、资本充足率和贷款价值比宏观审慎政策规则、民营和国营企业。按照货币政策规则是否需要考虑金融稳定变量,宏观审慎政策规则是否需要考虑经济稳定变量,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损失函数是考虑各自最小化还是合并最小化三类标准,将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组合模式分为8类,探讨每类模式下的政策效果。结果显示,最优政策组合模式为:货币政策规则主管经济稳定变量、兼顾金融稳定变量;宏观审慎政策规则主管金融稳定变量,兼顾经济稳定变量;中央银行追求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损失函数之和最小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两国模型的DSGE框架下引入宏观审慎政策监管机制,把金融摩擦、国际资本流动和宏观审慎政策纳入同一个一般均衡分析框架。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机制,考察宏观审慎政策的国际影响机制。基于我国的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对于我国来说,宏观审慎政策的国际合作不仅能够有效地应对国内经济冲击,也有助于抵御外部经济冲击。第二,我国推动构建国际宏观审慎政策长效合作机制,有助于积极应对国际资本流动,促进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第三,我国宏观审慎政策存在国际溢出效应,但是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宏观审慎政策是国际社会反思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广泛共识和危机后主要经济体的普遍实践。宏观审慎监管是为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防止金融系统对经济体系的负外部溢出而采取的一种自上而下的监管模式。为了完善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控框架,我国应把在国内宏观审慎政策的具体形式和实践发展要求结合起来,吸收借鉴国际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相互补充的有效做法,不断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丰富和优化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切实提高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能力。  相似文献   

9.
马骏  何晓贝 《金融研究》2019,474(12):58-69
本文在梳理学术文献和国际经验基础上,讨论了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之间的潜在冲突和协调机制。国际文献的初步结论是,为了同时实现价格稳定和金融稳定目标,大部分情况下需要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反向操作(由于政策的替代性),但有时也需要两者同向操作(由于政策的互补性),最优政策组合取决于宏观冲击的类别和风险的来源。本文认为,选择最优组合是一个复杂的理论和实证问题,除了冲击类别和风险来源外,不同的金融体制和经济周期阶段也会影响选择结果。因此,货币政策当局与宏观审慎当局之间需要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并加强对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溢出效应”的分析能力。基于上述理论,针对我国“双支柱”决策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如下改革建议:一是从法律上明确中央银行的金融稳定职责。二是建立在同一框架内分析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方法和工具。三是将金融监管部门的主要宏观审慎政策决策权集中至中央银行。四是建立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流程与机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外汇宏观审慎工具纳入汇率预期管理的研究框架,剖析了宏观审慎工具基于交易、信号及投资者情绪渠道影响外汇市场微观主体交易行为及市场预期的理论机制,并应用TVP-SV-VAR模型实证检验了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及逆周期因子在2015年1月—2022年6月期间影响人民币汇率预期的作用路径及政策效果。结果表明: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和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对汇率预期起到了合意的政策效果,而逆周期因子主要在2020年6月以前发挥作用。外汇存款准备金率通过交易、信号和投资者情绪渠道进行政策传导,而外汇风险准备金率通过交易和信号渠道进行政策传导,逆周期因子通过交易渠道进行政策传导。  相似文献   

11.
宋全云  吴雨  钱龙 《金融研究》2016,436(10):64-78
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贷款成本,也可能引起不同类型贷款成本反应的横截面差异。本文利用我国某地级市中小企业贷款数据实证检验了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中小企业贷款成本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显著提高了中小企业的贷款成本,且银行特征、企业特征和贷款特征是影响贷款成本对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异质性反应的重要因素:(1)相较于国有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的贷款利率影响更大;(2)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小型企业、低信用等级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贷款利率影响更大;(3)贷款类型方面,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短期贷款、小额贷款和流动资金类贷款的贷款利率影响更大。本文研究为存款准备金率政策传导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我国差异化的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定向降准”等货币政策提供了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12.
为落实稳健货币政策,人民银行自年初开始结合宏观审慎政策要求,对信贷增长过快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政策,以引导其实现贷款规模适度增长。在人民银行持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背景下,部分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出  相似文献   

13.
金融系统顺周期效应主要表现在监管资本、贷款损失拨备和公允价值计算的顺周期性三个方面。金融系统顺周期性会引发系统性风险.加剧金融经济周期波动。有必要深入探讨顺周期效应产生的原因、形成机理和影响途径。从而加强宏观审慎监管。  相似文献   

14.
财税资讯     
《湖南地税》2008,(5):58-59
温家宝:采取灵活审慎政策保持金融和资本市场稳定;“涉雷”中资银行增至9家;高层推动各部委救市汇金可动用2000亿入市;央行:贷款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中央财政今年明确了六大政策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审计发现53个中央部门存在问题资金293亿余元;  相似文献   

15.
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之间存在很强的互补性,促使当前政策当局对两种政策的使用都比较积极,总体政策有效性相对没有政策协调时得到了明显加强。这些相互作用强化了中央银行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中的领导作用,特别是意味着中央银行具有强烈的动机来确保宏观审慎政策的有效性,但是也需要有相应措施来确保每个政策反应函数关注各自的主要目标。本文在对逻辑框架进行简述的基础上,刻画了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及其与宏观审慎当局最优化问题的相互作用,指出宏观审慎政策应在考虑对信贷供给影响的前提下维持金融稳定,货币政策的变化会对宏观审慎当局的整个目标权衡造成影响,宏观审慎当局允许货币政策变化通过非中性的风险承担渠道对银行稳健性产生影响,故而即使是在存在宏观审慎工具的情况下,货币政策也会影响金融稳定。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加强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家庭住房抵押借款摩擦和银行贷款摩擦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重点考察了异质性冲击下房价波动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发现,房价上涨会导致银行风险溢价及杠杆率显著上升,进而加剧金融体系的内在不稳定。为降低房价波动及维护金融稳定,选取两类宏观审慎政策工具进行逆周期调控实验,结果表明,在住房需求冲击下,金融管理部门应选取贷款价值比政策,且应对房贷积极调控,而对房价进行中性调控。在最终产品部门生产率冲击、房地产部门生产率冲击及跨期偏好冲击下,应选取资本充足率政策,但对房贷和房价调控力度的把握则存在差异。本研究为厘清房价波动对金融稳定的动态传导机制,以及金融管理部门如何选取宏观审慎政策工具以稳定房价并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7.
王璟怡 《上海金融》2012,(11):58-64,117
宏观审慎政策并不是维护金融稳定所有政策的集合,其他的宏观经济政策也都对金融稳定产生各种影响,特别是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从货币政策目标的扩展入手,首先回顾了价格稳定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而后对宏观审慎与货币政策之间的相互补充和潜在冲突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综述了二项政策的措施协调和管理当局的安排问题,从中总结出理论和实践中的发展情况,找出不足之处,以便日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跨境金融关联视角对宏观审慎政策能否抑制国际性银行危机传染这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选取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时期遭受冲击的10个代表性国家作为样本,构建Logit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探讨本国及具有金融关联的国家协调实施宏观审慎政策对本国系统性银行危机传染的影响。研究表明,具有金融关联的国家出现金融危机会显著增加本国系统性银行危机的发生概率,具有金融关联的国家实施宏观审慎政策对本国信贷的影响比对房价的影响更明显,本国及具有金融关联的国家协调实施宏观审慎政策会显著降低本国系统性银行危机的发生概率。在调整银行危机指标及考虑贸易关联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后,研究结果依然保持稳健。本文的研究结论揭示了加强宏观审慎政策协调有助于维护全球金融稳定,对于中国政策当局强化宏观审慎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9.
李斌  吴恒宇 《金融研究》2019,474(12):1-17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金融稳定在中央银行政策目标中的重要性再次得到强化。随着具有顺周期波动特征的金融市场和金融资产规模显著增大,金融管理政策需要更加关注金融稳定和系统性风险问题,货币稳定和金融稳定“双目标”的重要性凸显出来。政策目标的变化相应要求优化和完善政策工具箱,需要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作为应对系统性风险的工具,并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形成由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支撑起“双目标”的基本框架,共同维护好货币稳定和金融稳定。在此框架中,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都不可或缺,须相互补充,形成合力,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政策效应增进效果。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有利于把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更好地结合起来,把维护经济稳定与促进金融稳定更好地结合起来。下一阶段应进一步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并完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协调配合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全球金融周期背景下宏观审慎政策提升国内金融体系应对外部金融冲击的有效性。通过构建两期开放经济模型,本文得到逆周期的宏观审慎政策能够降低跨境资本流动和资产价格联动性的结论,并利用1997—2020年53个经济体的面板数据,基于逆倾向得分回归检验了提出的假设。实证结果表明:宏观审慎政策能够减少跨境资本流动带来的汇率波动并降低资产价格联动性,在制度质量和金融发展水平更高、外汇储备更多的经济体,政策工具的实施效果更好。此外,使用包含强度信息的LTV工具的估算结果表明:宏观审慎政策的边际影响逐渐下降。在稳步推进高水平金融开放的背景下,本文研究结论为实施宏观审慎政策以减轻外部冲击、维护金融稳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