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实证探讨了过度自信、金融环境与家庭创业选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过度自信显著提升了家庭创业概率,但与创业项目盈亏以及绩效并无显著关系;过度自信与创业选择之间的关系存在城乡异质性与区域异质性;金融环境在过度自信影响创业选择的过程中存在正向调节作用。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厘清个体心理认知能力与创业选择的关系,试图为我国创业政策、金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微观视角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的金融学中,经常会出现很多行为金融模型,而过度自信的行为就是金融模型中的重要金融问题。过度自信行为主要针对的群体有企业的投资者、企业的管理者等,不同的人群有其不同的过度自信行为的表现形式。本文对金融学模型中,人们的过度自信行为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经理风险厌恶会增加股东使用业绩薪酬激励的成本,然而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的经验研究发现,如果经理过度自信,则会减弱风险厌恶带来的负面影响,表现为其薪酬中的报酬业绩敏感度更高,且其与风险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减弱。同时研究还发现,非系统风险所占总风险比重较大的公司,相比系统风险所占比重较大的公司,会给予过度自信的高管更高的报酬业绩敏感度,这意味着高管的过度自信主要源于其对公司非系统风险认知的偏差。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4-2014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本文研究了不同竞争程度下过度自信管理层的过度投资行为是否存在差异.实证研究发现,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促进了过度自信管理层的过度投资行为.结合产权制度的分析表明,在国有企业中,产品市场竞争对过度自信管理层过度投资行为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结论表明,过度自信的管理层在产品市场竞争的压力下,更可能采取激进的投资策略,我国特殊的产权制度安排进一步损害了产品市场竞争的外部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5.
随着各主要国家的证券市场非理性地繁荣或走熊,投资者的很多行为都无法用标准的金融理论来解释,标准的金融理论不断面临着挑战.诺贝尔经济学奖曾三次授予行为经济学家,使行为金融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行为金融学来源于心理学,其中最中重要的结论之一就是人们是过度自信的.本文在对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综述了投资者过度自信的特征以及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朱拓哲 《时代金融》2014,(29):184-185
随着各主要国家的证券市场非理性地繁荣或走熊,投资者的很多行为都无法用标准的金融理论来解释,标准的金融理论不断面临着挑战。诺贝尔经济学奖曾三次授予行为经济学家,使行为金融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行为金融学来源于心理学,其中最中重要的结论之一就是人们是过度自信的。本文在对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综述了投资者过度自信的特征以及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孙杰 《财务与金融》2012,6(6):84-88
本文选取2006-2010年沪深两市的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高管人员过度自信与现金持有决策的关系.结果发现,管理者的自信程度与现金持有显著正相关,证明管理者的过度自信是影响企业现金持有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丰富和拓展了企业现金持有影响因素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出发,对过度自信的衡量方法进行了讨论,采用管理者在公司股票收益率连续下降的情况下连续增加公司股票持有量的方式来衡量管理者的过度自信;采用2010年到2012年的数据,以中国上交所和深交所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资本结构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充分说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采用更高的公司杠杆率,这与本文的假设相符。这证明,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视角对于解决公司金融学界长久以来存在的资本结构难题是有帮助的,对公司金融决策问题的研究也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行为经济学的视角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过度自信的现实表现及与管理者盈余管理行为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在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中,相对短期过度自信而言,管理者更多地表现为长期过度自信;短期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倾向于正向盈余管理,而长期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则更倾向于负向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10.
随着投资行为的多元化和复杂化,关于人类理性的严格假设在实践中遭到质疑。过度自信是基于非理性的一种主观心理行为。投资决策是公司在给定资本约束情况下对可能的投资项目进行有效选择,以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在针对公司管理者的研究中发现,管理者在进行投资项目决策时,往往会表现出过度自信,同时管理者的自信度也可以在特定投资机会下改变企业现金流的成本和收益。本文研究了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投资决策的影响。本文在以管理层持股数变化作为衡量过度自信的标准,在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现金流量和企业投资决策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的投资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即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带来投资过度,损害企业价值。本文假设现金流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投资支出,但是经过严格的实证检验,发现结果并不显著,所以出于尊重数据的考虑,本文认为在特殊时期(金融危机),且样本量有限的情况下,现金流量不会对投资决策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公司行为财务学视角,以2008—2010年间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为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员过度自信、公司治理与股利政策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股利政策正相关,有效的公司治理能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股利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西方行为金融学理论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行为金融学 (BehavioralFinance)产生于 2 0世纪 80年代。西方的许多经济学家在研究投资活动过程中发现 ,微观经济学和金融学的许多数学模型 ,不能很好地解释和预测现实中的投资活动 ,开始加强对投资活动中人的行为与心理的研究 ,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此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行为金融学家丹尼尔·卡恩曼 (DanielKahnemn)荣获 2 0 0 2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本文重点介绍西方行为金融学的四大研究成果 ,即视野理论 (ProspectTheory)、后悔理论 (RegretTheory)、过度反应理论(OverreactionTheory)及过度自信理论 (OverconfidenceTheory)。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功能弱化的行为金融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伟 《上海金融》2008,(11):29-34
本文试图借助于行为金融学基本理论,从理论逻辑的角度,对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功能弱化的深层次原因及其相应的一系列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论界定、剖析和探究,并归纳出若干结论性观点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偏好的行为金融学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丹  黄国良 《海南金融》2005,(6):19-20,41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强烈的股权再融资偏好,本文探讨了股权再融资偏好在我国的表现,试运用行为金融的“抛锚效应”和“市场时机理论”分析该问题,指出该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受投资者的心理偏差和治理缺陷条件下的经理人不道德心理与行为等影响。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highlights the role played by overconfidence and risk perception in the risk-taking behaviors of finance professionals. We interviewed 64 high-level professionals and demonstrate that they are overconfident in both the general and the financial domains. Using a recent measure proposed by Glaser et al. (2013), we indicate that respondents are overconfident in forecasting future stock prices. We demonstrate that the risk they are willing to assume is positively influenced by overconfidence and optimism and negatively influenced by risk perception. However, the stock return volatility anticipated is, in most cases, an insignificant determinant of the risk that professionals are ready to assume.  相似文献   

16.
We examine the effect of personal taxes on CEOs’ decisions to sell their equity, controlling for diversification, managerial overconfidence, and other determinants. While CEOs frequently sell large amounts of their unrestricted firm equity, the tax burden associated with the sale significantly deters them from selling equity even after controlling for other determinants like diversification. We also find that both taxable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nd CEOs respond to taxes in their selling of equity, although CEOs appear to be less tax-sensitive. Our findings underscore the importance of taxes in corporate and managerial decisions and they have implications for executive compensation policies.  相似文献   

17.
李雪 《南方金融》2012,(6):63-67
本文以深圳创业板市场为研究对象,分析创业板市场是否存在过度反应的现象。研究结果表明,深圳创业板市场总体表现出"强者反转,弱者恒弱"的特点,说明我国投资者的理性程度与传统金融理论中的理性人假设相距甚远,需要通过加强投资者资质限制等手段优化投资者结构、提高投资者总体的理性水平,以达到稳定市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行为金融学在资本结构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包括市场时机理论和非理性经理人的管理模式。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发展对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的研究在理论依据、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视角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它引导研究者利用案例、理论模型和实证检验等研究方法,分析我国的融资案例和投资行为,同时也为我国决策管理层合理预期资本市场形势制定有效管理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