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日美银企关系模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国、日本和美国的银行与企业关系的模式是当代西方国家中最具有典型意义和代表性的银企关系模式,前二者属于紧密赶超型,后者属于松散约束发展型,德、日、美银企关系模式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影响力是不同的,德、日、美银企关系的所有权结构以及运行的负效应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从信息不对称造成信贷配给的角度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一种解决方案。欧美等成熟市场经济国家通过银企建立稳定的交易关系来消除两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高贷款可得性;青木昌彦的银行辛迪加和相机治理模式的突出特点在于组建辛迪加,加强牵头行对企业贷款的事中和事后监督。本文吸收两者的优点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中小企业银行融资的模式: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之前必须与其有稳定的交易关系,以便银行进行有效的事前监督;银行一旦接受贷款申请,即可作为牵头行来组建银行辛迪加,集中借款企业与辛迪加成员的交易信息,并承担全部的事中和事后监督责任;一旦企业出现财务危机,牵头行负责大部分债务的偿还。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从信息不对称造成信贷配给的角度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一种解决方案。欧关等成熟市场经济国家通过银企建立稳定的交易关系来消除两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高贷款可得性;青木昌彦的银行辛迪加和相机治理模式的突出特点在于组建辛迪加,加强牵头行对企业贷款的事中和事后监督。本文吸收两者的优点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中小企业银行融资的模式: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之前必须与其有稳定的交易关系,以便银行进行有效的事前监督;银行一旦接受贷款申请,即可作为牵头行来组建银行辛迪加,集中借款企业与辛迪加成员的交易信息,并承担全部的事中和事后监督责任;一旦企业出现财务危机,牵头行负责大部分债务的偿还。  相似文献   

4.
日本银行公司治理特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符遐龄 《南方金融》2002,(4):48-49,60
一、日本银行公司治理特征 论及日本银行公司治理,不能不谈到日本银行的主银行制和相互持股.主银行是日本公司治理的主体,它超出了通常意义上说的银企间的货款关系.主银行关系在日本银企关系间包括融资关系、持股关系、稳定的综合交易关系、向借款企业派遣管理人员和救助陷入危机企业,它的存在,对日本企业的公司治理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赵誉涵 《现代金融》2012,(12):26-27
以全能银行为基础的融资模式为德国企业培育了稳定的所有权结构和控制权结构,这种银企关系型的融资模式十分有利于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研究发现,银企关系融资模式对德国中小企业获得外部融资至关重要,本文概述了银企关系对中小企业贷款抵押品要求在德国的实践情况,并就我国发展银企关系融资,推进市场化银企关系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上市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银行的公司治理水平是决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文章从股权结构、董事会机制、管理者激励、风险控制以及信息披露这五个内部治理结构方面和外部治理来剖析我国上市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问题。通过借鉴国外成功上市银行的公司治理模式,提出了优化我国上市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小企业由于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财务信息不透明,缺乏有效抵押物等情况难以符合银行的贷款要求,而担保体系不完善,银行受信贷体制和效益约束,银企沟通不畅等诸多因素导致中小企业贷款难。破解中小企业贷款难和基层银行难贷款的路径必须由政府、企业、银行三方形成合力,转换政府职能,改善信用环境,创新银行服务,全面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李琳  粟勤 《金融论坛》2011,(4):51-58
本文利用中国中小企业贷款调查问卷数据,研究了关系型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可获得性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企业在银行办理的业务种类越多,贷款的可获得性越大;当中小企业业主或主要管理人员是银行的VIP客户时,贷款的可获得性显著增加;银企关系持续时间和银企距离对贷款可获得性没有显著影响.此外,从总体上看,大银行贷款的可获得性低于小...  相似文献   

9.
中小高科技企业的作用日益凸显,其在促进经济创新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解决其筹资需要成为大难题.现有研究表明银企关系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增加企业融资总额.但现有银企关系的研究更多偏向于普通的中小企业,忽视了对这类具有明显高风险、高投入特征中小高科技企业的研究.本文以中小高科技企业与银企关系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银企关系对中小高科技企业银行贷款总额的影响.首先从理论上梳理了关于融资的理论如融资约束理论、信贷配给理论,同时也对银企关系按逻辑关系及发展历史作了阐述.继而剖析了中小高科技企业特点与筹资窘境,提出银企关系有助于其获得银行贷款的猜想.本文用银企关系长度、关系银行数量、企业董事会成员是否具有银行从业背景来度量银企关系,利用2009-2013年创业板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证实银企关系中关系银行数量,高管具有银行背景能够显著增加中小高科技企业银行贷款总额,银企关系时长与中小高科技企业银行贷款总额无显著性正相关.最后,本文提出对中小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建议,如适当建立与多家银行的业务关系、与银行保持长期稳定的业务合作关联、多加引入具有银行背景的人才、中小高科技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本文的创新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创新是社会的驱动机,中小高科技企业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其融资难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选择前人没有关注过的中小高科技企业作为切入点,专注研究银企关系对于中小高科技企业的融资规模的影响,虽小而精.第二,中小高科技企业性质独特,与其他普通中小企业有所区别,前人的研究应用于它们身上是否适用,能否得到相同的结论?以现有结论为起点进行猜想,并通过实证分析来证实猜想:中小高科技企业的信息不对称是否会影响到贷款总额呢?这也是本文第二大创新之处.这也是前人没有研究过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实证分析来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林琳 《海南金融》2006,(1):76-78
本文从融资模式、银企关系与公司治理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出发,分析几种典型的融资模式和公司治理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其对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处理方式,结合我国国有企业融资结构与企业治理结构的现状,提出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融资模式的现实选择以及相应的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
<正>一、“双管齐下”,挖潜搞活银企资金 1、挖潜与贷款相结合。改变目前挖潜“银行硬,企业软”的不合理局面,严格控制信贷总规模,迫使企业走内涵挖潜的道路,形成银企共同盘活资金存量的整体意识。(1)实行挖潜与贷款的收回挂钩。银行对有信贷往来的企业当年核实挖潜任务及挖潜收贷数额,把挖潜收贷额从已占用贷款中划出,设立企业“挖潜专户”,同时分企业建立“挖潜台帐”挖出潜力,收回贷款。对挖潜进度快,归还贷款及时的企业,在资金供应上优先支持,反之不增加或停止贷款,(2)挖潜与贷款的发放挂钩。将挖潜中收回的贷款和调整信贷结构紧密结合,掌握贷款投向,达到提高一、二类企业的贷款比重,降低三、四类企业的贷款比重;(3)挖潜与贷款利息挂  相似文献   

12.
林声强 《福建金融》2005,(12):34-3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和企业之间应建立起怎样的关系才能促使银企双方的搜寻与配比成本降至最低,并能够充分利用信贷资金这种稀缺资源加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共同提高全社会的整体效用。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银企之间的扭曲关系以及形成的原因,解剖“贷款难、难贷款”的现象,提出了政府、银行、企业三方主体共同努力建立协作式银企信用合作关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当前在一部分银行信贷业务中仍存在着一些陈旧的理念。 (一)畸形的银企关系。主要表现在:银行对贷款企业进行调查时,所关注的是企业“国有”金字招牌、企业的规模、企……  相似文献   

14.
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或"风险集中于银行"是国有企业制度安排的综合反映,与通过银行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融资渠道无关,防范、化解和分散金融体系的风险不一定必须通过放弃银行融资来实现;理阶段应当以国有企业建立理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为契机,推进国有银行改革,重塑银企关系,发挥银行作为债权人对完善企业治理结构的作用;同时,鼓励国有银行拓宽贷款对象、允许其从事其它业务、重视自身的债权并解决其外生的委托--代理问题,这样,国有银行的利润来源可以多样化,有能力消化不良资产且风险也不会再集中于银行.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小微型企业融资难主要表现在企业贷款难和银行放款难两个方面.企业贷款难,主要是由于抵押难、担保难以及基层银行授权有限、办事程序复杂、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等因素.银行放款难,主要是由于银行存贷比例逐渐下降以及法规制度的限制,导致银行资金放不出去的因素.本文基于江苏省银监局调查数据,分析小微型企业融资特点以及融资难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由于种种原因,银企之间一度形成了"企业借钱求银行、银行收贷求企业"的扭曲关系.信用环境缺损,企业逃废债已成为金融资产安全运行的一大隐患,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将导致银行对企业逐渐失去信任,贷款条件越来越严,手续越来越繁琐,惜贷、恐贷行为出现,人为增大了交易成本,最终损害企业的发展.如何重塑银企关系,实现银企共赢成了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面临的主要风险.按照合约经济理论的解释,信用风险生成于三个合约:一是银行与企业的合约,二是银行与储户的合约,三是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的合约.其中,银行与企业的合约构成最主要的信用风险.合约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导致银企借贷关系中的不确定性,增加了银企双方的交易成本.要降低这种不确定因素,减少交易成本,就应建立恰当合理的银企交易模式,才能有效减轻信息不对称和机会主义行为.  相似文献   

18.
经济新常态下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掀起了创业创新的新浪潮,也催生出了巨大的初创企业融资需求。传统关系型贷款模式由于缺乏深度银企关系的合作机制,无法解决初创企业融资问题。"众创空间"这一新型创业服务平台的兴起,有望破解这一难题。通过与众创空间的有效对接,银行和初创企业在正式信贷合作前就能建立起长期、稳定、密切的关系,从而帮助银行获得企业的有效"软信息",构建一种全新的关系型贷款模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江苏省264家中小企业的调查数据,从企业自身特征、企业主特征、银企关系、市场因素实证分析影响不同类型中小企业信贷可得性的因素。结果表明:没有融资需求的企业与获得贷款企业在盈利能力、杠杆率以及企业主从事该行业的时间等方面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影响企业申请贷款的关键因素是企业从事的行业类型、银企关系以及政府支持政策;申请贷款的企业杠杆率越高,其获得贷款的可能性越低,与企业有联系的银行数目越多,企业与银行联系的频率越高,企业的信贷可得性越高。此外,小银行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小银行优势得以证明。  相似文献   

20.
从银企关系看日本金融改革的难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明威 《金融论坛》2001,6(12):48-51,57
日本在政府主导型金融体制模式下形成了以主办银行制为基础的债权债务关系、相互持股的资本结合关系和以银行为主导的人事渗透关系三种模式的银企关系.7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的银企关系越来越不协调,最终促成了日本泡沫经济的生成和崩溃,也成为金融改革的主要障碍.由于企业长期高负债经营,导致银行的巨额不良债权问题难以化解.相互持股的资本结合关系和人事渗透弱化了社会对银行和企业的监督,加大了代理成本和道德风险,造成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因此,要想确保金融改革的成功,日本必须从根本上解决政府主导型金融体制,建立新型银企关系.这一点对当前改善我国的银企关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