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我国目前的金融政策来看,主要采用的是总量控制的货币政策。这种货币政策忽略了金融结构的差异性因素。本文主要从金融差异为基点,来分析和研究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以及对造成货币政策区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面板模型对货币政策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统一货币政策对区域经济在影响时间和影响程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各区域经济金融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提出通过完善金融体系、缩小区域投资效率差异、推动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发挥货币政策结构调整作用缩小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3.
当前各级政府均希望释放金融活力刺激经济潜力,使得区域金融发展目标趋同;同时,为保持社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中央银行也致力于推动各级金融市场发展强化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精细化操作。在此背景下,从中央银行提升货币政策效力的视角出发,研究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差异,并进一步探讨区域金融发展差异与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之间的内在关系显得十分必要。为此,本文摒弃了静态意义上区域金融发展程度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单调对应的传统研究模式,在建立区域金融发展综合评级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引入金融发展收敛性这一动态概念,重点从规模大小、作用时刻和持续时长三个方面,考察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动态变化对于货币政策区域效力的影响。研究结论发现:我国八大经济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确实存在σ收敛和条件β收敛趋势,并且从产出的角度来看,我国区域金融发展收敛速度与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其中金融发展水平较低、收敛速度较快的中部和西南地区,货币政策效力显著强于金融发展水平较高、收敛速度最慢的东部沿海地区。  相似文献   

4.
在区域经济金融差别日益扩大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统一或独立性已经和区域金融差异构成了一种博弈。本文从理性预期学说的角度来阐明,在保证全国统一的货币政策前提下,实施体现区域差异的货币政策的必要性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刘昕 《时代金融》2008,(5):32-34
统一的货币政策与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导致了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差异。在借鉴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分析了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研究发现我国的货币政策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其中,东部地区对货币政策最为敏感,东北、中部、西部逐渐减弱。文章认为,在确保统一货币政策目标实现的基础上,建立充分反映地区差异的灵活的货币政策,有利于减少货币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6.
货币政策西部区域效应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一货币政策可以解决宏观经济波动问题,但是由于不同区域各方面的情况不同,同一货币政策对各地造成的影响和冲击是不一样的。本文主要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最优货币区理论两方面出发,分析了西部与东部。的相关经济金融差异,得出了货币政策在西部存在区域效应的结论,并就平衡其区域效应提出了一些政策探讨。  相似文献   

7.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我国统一的货币政策必须面对的问题,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非对称性的存在会影响货币政策的整体效应。本文以安徽省和江苏省为例,分析了两省经济金融发展的差异,运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实证检验了两个省份对统一货币政策存在的不同反映。建议在统一货币政策前提下,结合不同区域经济金融发展的差异制定适度差别的货币政策,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我国各地区1985~2009年相关的年度数据建立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货币政策传导途径在我国不同区域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东部地区货币渠道发挥作用更加显著;西部地区主要依赖信贷渠道;中部地区则主要依赖货币渠道,信贷渠道作用极其有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区域产业结构、金融发展水平及金融生态环境等因素的不同以及总部经济效应的影响。因此设立区域化政策性金融机构及省域资金流动监管机构、协调区域经济与金融发展、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区域化择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区域化差异。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长三角"城市货币政策环境的不同,导致货币政策效力存在明显城际差异,并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经济越发达的城市货币政策效力越明显,经济发展差的城市货币政策效力相对较弱.为了缩小货币政策效力差异,关键在于打破行政壁垒,建立统一的区域货币政策协调机构;促进金融资产的自由流动,建立区域金融共同市场;强化金融创新能力,提升金融机构跨区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中国并不是一个最优货币区,这使得货币政策效应存在区域非对称性成为可能。实证证明:中国存在货币政策效应东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非对称性;四地区对货币政策冲击新息的响应不同,货币政策冲击新息对四地区预测误差的贡献度也不同,其中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相似、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相似。货币政策效应区域非对称性的原因主要是与企业结构、货币市场发展程度、金融结构以及信贷结构和动力的区域差异有关。因此,要采取以加强中央银行区域金融调控为重点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一)在努力实现货币政策总体目标的前提下,充分重视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适时制定并组织实施区域金融调控政策1.制定和实施区域金融调控政策。坚持统一的货币政策取向前提下.合理授权,实行分级控制和区域差别化操作,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既要坚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坚持总量控制,同时考虑区域经济的差异,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利用货币政策和信贷杠杆引导信贷资金流向,促进区域有一个合理的信贷增长,实现区域经济、金融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1985—2008年间中国东部和西部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单位根检验及面板数据模型等方法对中国东部(浙江省、山东省、广东省)和西部(贵州省、陕西省、甘肃省)的货币政策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从而发现中国货币政策效应在我国东西部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经济金融发展水平的不同和区域间信贷制度的不同。因此造成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区域差异,同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区域差异导致了我国货币政策区域差异效应。  相似文献   

13.
金融体系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起“中介”作用,货币渠道过程是通过金融市场从货币政策冲击到市场零售利率的价格传导过程,信贷渠道是通过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的数量传导过程。完善我国金融体系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同时也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我国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时应该考虑区域金融差异的客观事实。  相似文献   

14.
张龙 《湖北财税》2001,(3):10-12
货币政策总是在一定的宏观经济金融环境中运行的,因而其有效性必然受到这些因素的制约,从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来看,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金融结构、区域金融发展以及金融市场,由于我国转轨时期的特殊性而引起的上述三方面的结构失衡成为制约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比较显著。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片面强调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及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而忽视了货币政策传导赖以生存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致使某些区域货币政策传导出现梗阻,弱化了货币政策对区域经济的调节。因此,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从构建和谐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把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结合起来,找准两者的结合点.并把它作为央行在宏观调控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推动区域经济和金融的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幅员辽阔,由于经济总量、产业结构、金融机构分布、金融市场发展以及微观主体偏好等方面的差异,区域间的经济金融发展水平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导致了我国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别,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策意图的实现.考虑到我国的经济金融发展现状,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应适当考虑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这一因素,在坚持决策权统一的前提下,适当关注区域差异,有选择地进行区域差别化货币政策操作的探索,对不同区域在货币政策工具种类、力度上有所区分,以实现最佳的调控效果.  相似文献   

17.
货币政策传导是一个有着众多环节、渠道和因素构成的复杂过程,各个地区在经济和金融结构等方面的异质性,导致单一的货币政策在传导过程中产生区域差异效应。研究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问题对于提高货币政策实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宏观调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在西北地区的现实表现  相似文献   

18.
在改革开放的政策推动下,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所引起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问题也日益引起关注。本文通过对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分析,即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结合目前我国区域在经济金融方面存在差异的现实情况,探讨导致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产生的原因,从而为我国统一货币政策的实施及货币政策实施有效性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西部开发的金融战略:区域货币资金失衡的调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区域货币资失衡是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区域货币资金失衡从金融层面考察有以下原因:全社会统一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利率管制度使得东部地区享受“优惠”利率;商业银行布局的区域差异;区域金融监管的差异;上市 证券交易所分布的差异。西部大开发镉中国特色的支持,高速区域货币失衡的金融政策有:差别存款准备金2政策;货币政策和利率政策;优化区域金融组织体系;促进西部资本市场发展;发展区域投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比较显著,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片面强调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及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而忽视了货币政策传导赖以生存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致使某些区域货币政策传导出现梗阻,弱化了货币政策对区域经济的调节。因此,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各级人民银行要从构建和谐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把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结合起来,找准两者的结合点,并把它作为央行在宏观调控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推动区域经济和金融的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