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引言
金融被誉为"经济的血脉",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它对现代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目前两型城市群的资本市场还不够活跃,金融创新不足,灵活性较差,中小企业融资尤为艰难。因此完善对"两型社会试验区"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作用,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就成为了推进"两型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据统计,目前我国注册的中小企业数量已超过4000万家,占全国注册企业总数的99.6%,不仅对中国GDP总量的贡献率已经占到58.5%,对工业增加值贡献率已达74%,缴纳的税金占全国税收总量的48.2%, 相似文献
2.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融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不断发展,其融资需求量增长迅速,而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不够,融资路径依旧比较狭小,融资供需存在着较大的缺口.本文对长株潭两型社会发展的融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金融被誉为经济的血脉,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它对现代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目前两型城市群的资本市场还不够活跃,金融创新不足,灵活性较差,中小企业融资尤为艰难。因此完善对两型社会试验区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作用,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就成为了推进两型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据统计,目前我国注册的中小企业数量已超过4000万家,占全国注册企业总数的99.6%,不仅对中国GDP总量的贡献率已经占到58.5%,对工业增加值贡献率已达74%,缴纳的税金占全国税收总量的48.2%,而且提供的城镇就业岗位占全国就业岗位的 相似文献
4.
中小企业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在其发展和成长过程中,存在着资金融通方面的劣势与困境,成为直接制约中小企业发展和成长的瓶颈。 相似文献
5.
中小企业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在其发展和成长过程中,存在着资金融通方面的劣势与困境,成为直接制约中小企业发展和成长的瓶颈. 相似文献
6.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建设的资金缺口巨大,现有的融资模式远不能满足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为破解融资难题,本文分析了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从创新投资主体、构建融资平台、多元化投资渠道等方面提出了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长株潭“两型”社会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建设的资金缺口巨大,现有的融资模式远不能满足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为破解融资难题,本文分析了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从创新投资主体、构建融资平台、多元化投资渠道等方面提出了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9.
10.
2007年底,国家将长株潭城市群确定为全国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配套改革试验区,面对高速发展的城市群建设,茶陵县被规划为两型社会协调发展区,如何有效的发挥县域对两型社会建设发展的协调作用,是我们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茶陵县现有的基础条件进行分析,得出一套事实可行的对策措施,从而对县域两型社会建设寻找一条解决出路。 相似文献
11.
林江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3):34-37
根据“入世”时的承诺,外资基金公司将进入我国的基金业。作为年轻的中国基金业,应正视外资进入国内基金业所带来的机遇与竞争压力,抓住机遇,变压力为动力,通过市场机制使自身不断成熟、壮大。本从我国基金业发展的基本状况和“入世”承诺出发,分析了外资基金进入国内基金业带来的相应影响,并提出了发展我国基金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支持小微企业加快发展,推动民营经济实现新的跨越,是吉林省实施“三化三动”战略的重要举措和有效路径。在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作为县域发展的主体金融力量,如何加大对农村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县域经济繁荣发展,是亟待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指出了农村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内外部原因,而后提出了八项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构建一个包含财政支出和公共债务的世代交叠模型,以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弥补为核心内容,考察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探讨采用何种基金缺口弥补方式更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研究发现,若采用财政补贴方式弥补基金缺口,生存概率上升和生育率下降均提高经济增速;若采用发行公债方式或两者兼用方式弥补基金缺口,当人力资本产出弹性较小时相应结论不变,反之则经济增速随生存概率上升呈倒U型变化趋势,随生育率下降而提高。基金缺口弥补方式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制度因素,人力资本产出弹性较小时发行公债方式下的经济增速最高,反之则为财政补贴方式。结合我国现实,本文认为政府应探索包括发行公债在内的多种基金缺口弥补方式以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经济长期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15.
16.
虽然环境补偿基金作为“区域”环境保护的重要制度手段近年来备受关注,但是该制度的构建并未达到理想状态,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当前基金的宗旨过于宽泛、基金的法律地位尚未明确、基金的索赔主体规定缺位以及基金的资金来源不稳定。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受到旧的“权力导向”理念的影响,其他原因还包括“区域”环境补偿基金制度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缺乏实践基础以及各方争议较大。完善环境补偿基金制度是有效填补“区域”环境损害责任缺口的前提,首先应当对错误的“权力导向”理念进行修正,在此基础上,有必要对基金宗旨进行限缩,明确基金的法律地位,明确基金索赔主体的规定以及确保基金资金来源的稳定性。此外,由于中国在“区域”具有重要的战略利益,面对环境补偿基金制度的发展演变,中国很有必要做好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人们对产业投资基金的认识一直处于混乱状态,这直接影响到我国有关产业投资基金的立法工作。要设计好、发展好我国的产业投资基金制度,首要任务就是要解决人们对产业投资基金的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保、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的大规模入市,中国公募基金规模面临更快扩张,那么基金规模究竟是可以无限扩张还是存在制约?本文研究发现,基金规模扩张会受到基金经理与投资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冲突、边际规模报酬递减、投资者大规模赎回的制约。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基金管理规模适度区间的概念及其相应计量模型,并借此对2011—2019年间中国公募基金市场规模的适度性进行实证判断和检验,结果显示:(1)中国公募基金的平均管理规模在2015年之前过大,2016年之后趋向适度,而在2019年出现偏小现象。(2)中国基金市场规模适度区间的上、下限呈现逐年减小趋势,但二者的差值,即适度性区间的宽度却逐年增加。(3)规模适度基金的业绩表现远好于规模不足和规模过大两类基金,但市场上的规模适度基金占比则小于另外两类基金。最后,本文就如何提升公募基金,尤其是对安全性和盈利性要求更高的养老保险基金的规模适度性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证券投资基金的收益主要包括利息收入,股利收入和资本利得。在甸证券市场发育不完善的现阶段,出于会计谨慎性原则的考虑,证券投资基金的收益不应包括股票股利和未实现的资本利得。在收益分配方面,管理层对证券投资基金收益分配政策的限制过程多过死,不利于投资基金业的健康发展,基金持有人大会在基金收益分配政策的制定上应当享有更多的决定权。 相似文献
20.
基于经理的努力水平和风险规避程度是基金经理费设计的关键因素,构建固定费率结构下基金经理努力及风险选择的模型,结合我国基金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费与基金业绩无显著正相关性,且低业绩的基金体现出较高的管理费率;管理费与基金风险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