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回顾了公允会计制度在银行业应用的历程,指出了争论的焦点问题。本文认为这实际上是会计信息观和计量观的冲突在银行业应用的一个表现,同时认为公允会计制度在银行中的应用过度关注利率风险,忽略了信贷风险和操作风险。另外,尽管股东投资者是会计准则制定机构考虑的核心,但普通投资者、债权人、会计应用的具体环境和会计具体操作人员的情况也是重要考虑因素。  相似文献   

2.
公允价值会计制度在银行业的推行遭到银行实业界极力反对,特别是2007年爆发次贷危机以来,公允价值会计在银行业的应用受到严重批评,担心广泛地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会对金融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本文回顾了资产价格对银行危机的作用机理,把会计制度与宏观经济模型结合起来分析,指出了在经济危机时公允价值会计确实会加重银行危机的机理,对有关公允价值会计制度在银行业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自1978年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实现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的银行业会计制度改革也取得了发展。本文回顾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银行业会计制度的演进过程,对现行银行业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讨论,即:银行业会计制度庞杂,管理部门众多,缺乏基本把握点;新会计准则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会计的自由裁量权和弹性空间加大,增加了财务状况的不稳定性;银行业会计制度未伴随新业务的出现而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现行银行业会计制度与银行业会计电算化不相适应等。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进一步提出了加强我国银行业会计制度建设的相关建议,一是丰富银行业会计制度层次;二是突出银行业会计风险管理的职能;三是加强银行业会计的专业指导;四是不断完善银行业会计核算办法,适应会计电算化需要。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我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高速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的会计制度也不断完善,人们对公允价值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是公允价值在我国的会计应用中仍然存在问题,这就影响了我国会计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本文对公允价值进行了简单分析,并且探讨了当代会计理论中公允价值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论金融危机下的公允价值会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允价值会计在本次金融危机中饱受指责,美国证券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等采取了允许金融机构不必按当前市价确认金融资产价值,重新分类金融资产以避免使用公允价值会计等措施力图缓解金融危机。本文认为,公允价值会计经济内核具有科学性,有助于满足投资者决策需要,现代市场经济中仍有公允价值会计的运用基础。但面对金融危机中非公允的市场报价,有必要建立起适应非活跃、非理性市场的公允价值会计操作框架,并考虑如何实现金融危机中会计信息的相关、可靠和可比。  相似文献   

6.
论公允价值会计的过渡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过渡会计学的研究领域可以扩展到整个会计制度变迁;公允价值定义的演变、公允价值估价技术的发展和公允价值应用范围的扩展体现了公允价值会计的过渡性;2006年新准则体系的发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已进入了实质性的公允价值会计时代;我国的公允价值会计仍然处于过渡状态,将逐步实现从局部的公允价值会计向全面的公允价值会计过渡.为此,应建立公允价值会计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公允价值会计: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允价值会计一直是会计准则制定者与银行界及其监管机构之间争论的焦点.围绕着公允价值会计的争论全面而系统地综述了国外关于公允价值会计对银行业及监管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从历史成本向公允价值转变确实会对银行业及其监管、乃至整个金融体系产生重大影响,在决定是否采用公允价值作为财务报表的主要计量手段之前,需要对公允价值所产生的影响做出不断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稳健性与公允价值:基于股票价格反应的规范性分析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本文讨论了企业内外信息不对称性对稳健性原则和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影响,并结合现代经济特点,认为股权投资者应该成为会计信息的主要服务对象。大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稳健会计方法和激进会计方法同样给股权投资者理解会计信息造成障碍,因此在会计准则中适当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方法是有益于资本市场发展的。  相似文献   

9.
杜方 《时代金融》2013,(6):18-19
本文对我国银行业会计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对会计风险进行防范和化解的途径,重点从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会计制度的原则、会计金融核算体系和预警监督机制以及银行工作人员素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目的是为商业银行的经营提供指导和借鉴,最大限度地化解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实现商业银行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会计制度对中央银行三大职能——货币政策、金融稳定与银行监管的影响。首先,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央行的财务独立性,可由央行财务实力予以证明。作者对欧央行的会计数据进行模拟研究,证明了会计制度、利润分配原则和损失覆盖机制能显著影响央行的年度利润和财务缓冲。其次,商业银行实行的会计制度不仅影响了其自身经营行为,而且影响了金融市场;金融危机期间,会计制度放大了顺周期性,给金融系统的稳定带来了风险。因此,央行应分析金融机构实行的会计制度,以促进金融稳定。最后,监管报告和核心监管指标都基于会计数据。在欧盟体系的新监督框架下,银行业监管者高度依赖会计数据。因此,央行作为银行业监管机构,应了解基本的会计准则,并支持研究和应用高质量的会计制度。  相似文献   

11.
论公允价值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中的若干重大问题   总被引:62,自引:6,他引:62  
公允价值被公认为我国2006年新会计审计准则的最大亮点.本文认为,公允价值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亟待辨析澄清;《企业会计准则2006》缺乏单独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重大系统性缺陷亟待弥补纠正;深刻认识公允价值会计的理论意义和历史地位极其重要;公允价值审计任重道远、其风险近期高远期低.  相似文献   

12.
公允价值计量是重要的计量属性之一,它的运用产生的经济后果,一直是会计界广泛关注的热点.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向世人展示了公允价值计量的不足和缺陷,如何进行修正成为人们争议的焦点.中国银行业对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是积极而谨慎的,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实现净利润的飞速增长.本文从公允价值计量的历史发展、变革、改进的角度,分析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现实缺陷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以获取其对我国银行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公允价值在我国逐步活跃起来。一般情况下,公允价值使会计信息更具相关性,更符合决策有用观的会计目标,对投资者投资决策影响不可忽视。文章主要讨论公允价值对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影响机制,对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利弊分析,并提出发挥公允价值对投资者投资决策积极作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公允价值在我国逐步活跃起来。一般情况下.公允价值使会计信息更具相关性,更符合决策有用观的会计目标.对投资者投资决策影响不可忽视。文章主要讨论公允价值对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影响机制,对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利弊分析.并提出发挥公允价值对投资者投资决策积极作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竞争和风险的日益加剧,会计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越来越高,以投资者为主体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加重视与不确定性相关的风险信息的揭示。本文首先论述了谨慎性原则的概念及我国会计制度采用谨慎性会计原则的基本要求,其次具体分析了谨慎性原则在我国现代会计中的应用,最后强调在应用谨慎性原则的同时,应防止过度谨慎的做法。  相似文献   

16.
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理论透视   总被引:84,自引:0,他引:84  
本文对影响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历史成本会计对不稳定的经营环境的不适应性,是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根本诱因;决策有用观的财务报告目标,为公允价值会计实践创造了适宜的环境;对经济学收益计量的追求,为公允价值会计实践提供了内在的动力;而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权衡,则构成了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关键限制。因此,为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权衡制定明确的标准,并对决策有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进行反思和重构,是推动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根本要求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2006年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重创,最先受损的金融巨头纷纷把矛头指向了公允价值会计。如何提高会计在衍生金融工具中的风险控制能力,尽量降低风险成为企业的当务之急。本文旨在从金融工具的特点及风险方面入手,在我国现行会计制度下,如何降低衍生金融工具使用的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银行业为迎接入世的挑战正在加紧进行机制转换,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的建行、中行、工行都已成功上市.但是在银行业改革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银行业内部的风险防范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近年来几乎家家银行都发生过大案要案,而且涉及的金额都相当大,数千万、上亿的大案频发.这些案件的发生,大多与执行会计制度不严,会计监督乏力有着密切关系.因此,目前银行业在加紧改制和积极拓展业务的同时,注重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是我国当前银行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9.
防范银行业会计风险是一项综合工程,涉及到各银行工作的方方面面.本文对我国银行业会计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防范银行业经营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从净收益视角看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论文在决策有用性的会计目标框架下,以权益投资者的企业价值评估为视角,探讨了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和应用问题。在资产负债会计体系下,即便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也无法反映企业的整体经济价值。企业价值需要借助金融模型估计,传统收入费用会计体系下的净收益指标是模型中的关键变量,但资产负债表中公允价值的引入使净收益的计量失去了逻辑一致性。这对权益估价模型的应用造成了干扰,从而损害了财务报告对投资者的有用性。论文认为对投资者提供公允价值信息的最佳方式是单独披露,而不是表内确认。最近FASB为应对金融危机对有关会计准则的修订反映了计量方法多样化的趋势,但计量方法的优势并不取决于该计量方法是否符合计量对象的具体特点,而是是否符合会计系统的整体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