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我国财政支农与农村金融之间呈现的是分割和扭曲关系,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相互脱节影响了强农惠农富农资金的使用效率。实现金融支农资金与财政支农资金的有效整合,构建强农惠农富农资金整合的长效机制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金融支农资金与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战略意义,构建了金融支农资金与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基本框架,提出了推进金融支农资金与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财政支农、金融支农的比较优势和财政、金融支农二重难题的实际,试图超越财政支农或金融支农的单一视角,着眼于二者的整合,探索使二者优势互补并同时增强二者支农绩效的可行路径,构建"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整合论"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财政支农、金融支农的比较优势和财政、金融支农二重难题的实际,试图超越财政支农或金融支农的单一视角,着眼于二者的整合,探索使二者优势互补并同时增强二者支农绩效的可行路径,构建"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整合论"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4.
有效的金融支农模式是支持"三农"融资和风险管理的关键。目前,国内典型的金融支农模式有云南临沧模式、温州鹿城模式、宁夏掌政模式及广东郁南勿坦模式。这些金融支农模式有其运行特点和条件,也有其存在共性的利益主体冲突、农产品供应断链、农产品价格和利率倒挂等问题。通过协调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的关系,重新设计模式主体运行机制,构建顺畅的农产品供应链金融,加强风险管理机构的建设,从而改进金融支农模式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金融推动"三农"发展主要依赖于金融资源总量的多少和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对县域而言,通过资金供给扩大金融资源总量是相对有限的,更为重要的是提高金融支农效率。本文以铁力市为例,对县域金融支农效率进行分析,寻找制约金融支农效率的症结所在,提出改进县域金融支农效率的相关政策建议和优化路径。铁力市金融支农效率现状分析在宏观金融效率方面,县域金融支农作用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推动"三农"领域储蓄向投资转化,为"三农"发展提供资金投入;二是通过金融机构实现有效资源配置。初步统计,2012年末铁力市"三农"领域储蓄投资转化率为26.3%,比2009年下降了1.6个  相似文献   

6.
高效的金融支农效率是乡村振兴战略极为重要的支持要素。但我国农村金融配置 资源的整体效率低下,且呈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性。从时空角度对金融支农效率的区域相关 性和异质性进行分析对于促进地区金融平衡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 此,首先对全国28个省(区、市)2007-2016年的金融支农效率进行测算,然后利用空间面板 模型对各省(市)的金融支农效率的空间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融支农效率在 区域间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关系,即本地区金融支农效率会对相邻地区支农效率产生“溢出 效应”。其中金融发展规模、财政支农比重、城乡收入差距和金融支农潜力对支农效率影响显 著,据此提出加快农地市场资本化进程、加强空间集聚区域金融合作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我国2000—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的农民增收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一是财政支农、涉农信贷和农业保险对农民增收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二是国际金融危机后财政支农的增收效应有所增强,农业贷款的增收效应则无显著变化;三是财政支农与农业保险的协同作用有助于促进农民增收,财政支农与涉农信贷对农民收入增长并没有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四是财政支农有助于撬动涉农信贷和农业保险的发展进而促进农民增收.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需要优化财政金融安排,形成财政金融支农有效协同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财政金融支农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协同理论科学地应用于财政与金融支农的具体实践之中,提出了财政与金融协同支农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的协调配合是当前国家支农和减贫的重要政策创新之一。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自2009年起在全国部分省区进行了多轮试点,是一项利用财政手段引导金融资源向农村配置的重要举措。基于我国各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数据,本研究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方法评估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是否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实证结果显示:在控制气候条件、要素投入、地方支农财政支出、地方金融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等变量后,涉农贷款奖励政策显著激励了各地区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即用财政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支农确实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一系列检验证明估计结果是稳健的,且由于地方财政分担比例不同等原因导致涉农贷款奖励政策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更为明显。机制分析发现,奖励政策主要是通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优化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的方式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本研究表明应继续推进财政引导金融支农的政策,为振兴乡村战略提供更多支撑。  相似文献   

10.
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之间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的关系.基于此,本文立足于系统观的视角,运用协同理论,在分析财政金融支农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财政金融协同支农的原则,构建财政金融协同支农体系的理论框架,最后提出财政与金融协同支农的政策建议,供实践部门予以借鉴.  相似文献   

11.
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是驱动“三农”发展的“双核”。近年来,达拉特旗金融部门和财政部门齐心协力,“念好支农经,打好组合拳”。金融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信贷支农政策,加大有效投放,加强投向管理;财政部门积极调配资金,优化支农结构,发展农业项目。信贷支农资金和财政支农资金的组合运用有效满足了农村资金需求,  相似文献   

12.
财政、金融政策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能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怀化市财政、金融支农情况 (一)财政支农情况  相似文献   

13.
尽管已经进行了一系列涉农金融改革,但是,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涉农金融供求矛盾至今依然没有破题.反思其中的支农再贷款政策及其效应,由于制度缺位和路径局限令其失去引导"三农"领域信贷资源配置的作用.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形势下,应当以制度化、主导性、统筹城乡为原则,通过制度化管理、合理核定额度、丰富工具、建立风险控制机制等方式,重构支农再贷款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与财政金融支农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财政金融支农服务存在注重功利性、附有行政回报条件、支出结构分散、形重于实、强调有偿性、具有求稳偏好以及两者间缺乏有效互动等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从不同侧面影响了财政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预期效果,为此需要加大财政支农支出倾斜力度、杜绝各类行政报酬、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开展金融专项服务、健全金融支农补贴机制、完善担保体系并建立财政金融支农联动机制,以创新财政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服务。  相似文献   

15.
一、县域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矛盾(一)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单一。近年来,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向大中城市转移战略的实施和农业发展银行受职能定位的限制,农村信用社成了支农的主力军,农村90%的农户,90%的贷款都是由农村信用社提供的。近几年来,尽管在人民银行支农再贷  相似文献   

16.
一、金融抑制背景下民间借贷成为农村金融的重要补充 1、农村金融抑制状况为民间借贷提供了一定发展空间。当前,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抑制现象主要表现为信贷支农功能弱化,金融支农能力下降,同时也反映了农村正规金融存有缺陷:民间借贷的活跃,则是借贷主体在正规金融资金供给不足和金融服务缺位情况下的产物与选择.可以说,农村金融抑制为民间借贷提供了一定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河南省为例,从剖析其财政、金融支农的现状及主要制约因素入手,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从农业问题、财政问题与金融问题三者相互联系、协调发展的角度进行多方分析和论证,最后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家财政支农力度不断加大。然而,金融支农的力度不能令人满意,农民贷款难现象日益突出。了解农户借贷行为特征和影响农户借贷行为的因素,是解决农民贷款难,推进农村金融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对构建支农资金投入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建设新农村的资金供求入手,分析了目前财政和信贷支农资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搭建分工明确、各有侧重、优势互补、密切协作的财政、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商业金融并存的多层次支农平台。构建支农资金有效投入互动机制,实现支农资金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20.
浅析我国金融支农的体制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支持是农业发展的关键性条件,离开了金融支持,农业的发展将不可要想象。但农业又是一个低利弱质产业,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机构往往不愿涉足,即使是迫于外部压力走上“支农路”,也难以真正实现国家的支农意图。因此,要确保金融对农业的有效支持,就必须建立健全一套完备的金融支农体制。为支持农业的发展,我国也形成了一定的支 农体制,如把农村信用社定位为支农主力军,组建了为收购粮棉油提供封闭贷款的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在经营商业性业务的同时,发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扶贫代款、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贷款;中国人民银行发放支农再贷款等等。这些为我国的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的发展都曾发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的支农金融体制还很不完善,远远不能适应农业这个重要产业对它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