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私募股权基金(PrIvate EquitY,PE)的运作包括五个阶段:融资、投资、增值管理、退出以及收益的分配。理论研究表明,并购基金可以通过收购、控制公司涉猎广泛的行业.直接参与企业集团竞争。此外,并购基金能使被收购企业高负债财务结构发生变化,使后者债务增加,从而享受政府税收优惠,降低成本,公司的市值随着经营的好转而上升。对美国、英国等发达市场大型杠杆收购的案例实证研究也表明,并购基金对被收购企业一般都有资产重新调整、成本降低计划启动,以及营销战略改变、公司整合活动。  相似文献   

2.
裴力 《金融博览》2011,(6):32-33
私募股权基金(Private Equity,PE)的运作包括五个阶段:融资、投资、增值管理、退出以及收益的分配。理论研究表明,并购基金可以通过收购、控制公司涉猎广泛的行业,直接参与企业集团竞争。此外,并购基金能使被收购企业高负债财务结构发生变化,使后者债务增加,从而享受政府税收优惠,降低成本,公司的  相似文献   

3.
裴力 《投资与合作》2010,(9):95-97,99
作为并购基金运作的核心技术,杠杆收购对公司价值的创造是一个长期且重要的过程,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合理的资本结构实现的,杠杆收购的资本结构看似简单,但是事实上它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融资过程的集中反映,一个合理的资本结构可以有效地激励公司管理层、高效提升公司的价值,并且为投资者带来巨额的回报。本文旨在通过对杠杆收购资本结构的深入分析,全面把握杠杆收购的融资与再融资,为并购基金的运作提供具有实用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上市公司多次被收购这一现象,本文以2007-2015年我国发生并购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了盈余管理对企业再次被收购概率及并购后绩效的影响,以及企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1)公司盈余管理提高了再次被收购的可能性,被收购取得的短期绩效更好但长期绩效更差.(2)公司积极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会削弱盈余管理与再次被收购概率及并购后市场反应之间的正向关系、削弱盈余管理与再次被收购后长期绩效之间的反向关系.(3)中介效应分析结果表明,盈余管理程度越高的企业,分析师跟踪程度越高,因而再次被收购的可能性越大.本文丰富了目标公司特征的研究,同时对并购重组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及市场中介监管条例的制定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庞家任  周桦  王玮 《金融研究》2018,452(2):153-171
本文基于2011-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联手私募投资机构成立并购基金的数据,研究上市公司成立并购基金的影响因素、市场反应及后续投资。我们发现:公司特征显著影响成立并购基金的可能性;资本市场对设立并购基金的平均反应短期显著为正,但长期显著为负;投资者对并购基金的后续投资持正面态度,但大部分并购基金并没有后续投资。我们从并购基金的结构和运营机制以及发起人(上市公司和私募)动机等角度对这些发现提供了可能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是实现资本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功能的重要手段,是增强上市公司竞争力、提升公司价值的有效方式。产业并购基金属于私募股权投资的业务形态之一,对应于创业投资基金,并购基金选择的对象则是成熟企业。在产业和金融资本的双重推动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模式已悄然发生本质变化。  相似文献   

7.
顾加宁 《国际金融》2009,(11):63-68
行业发展背景及基本情况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即我们俗称的PF基金,在西方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了,其中风险投资基金兴起于上世纪40年代,90年代中后期至21世纪初随着互联网兴起达到高峰;并购基金则兴起于上世纪50年代,80年代获得飞跃发展。1989年1月,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批准了私募股权公司KKR以3 11亿美元收购当时美国最大的烟草食品公司RJR-  相似文献   

8.
私募股权基金能够较好的解决并购中债权融资风险与收益不匹配问题,在提供并购资金的同时.参与公司重组,提供专业支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应从健全法律、提供政策支持、拓展资金来源、寻求自身运营等方面发展私募股权基金并购业务。  相似文献   

9.
2012年年初,三一重工在短短33天的时间内,联合中信产业基金斥资3.6亿欧元成功并购了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这场海外并购在机械制造行业刮起了轩然大波。这场"龙吞象"的并购不禁让人联想起2008年中联重科成功收购意大利CIFA公司的情形。虽同属机械行业的海外并购,但在并购战略方面还存在诸多差异。  相似文献   

10.
外资并购对中国企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外资并购及其动因分析企业并购是企业兼并与企业收购的统称。兼并指一公司企业将其他公司企业并入本公司企业,使后者失去法人资格,即各国公司法所称的吸收合并;收购指一公司企业通过购买其他公司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资产或股权,以实现对该公司企业的实际控制。鉴于兼并和收购的目的和动机都是通过公司企业产权转让以达到对其他公司企业的控制,所以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2005年至2010年我国沪深交易所成功进行跨国并购的103家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现金支付方式、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并购双方的文化异质对收购公司的并购绩效影响显著正相关;收购公司的政府关联度与其并购后的短期绩效正相关,与其长期绩效显著负相关;收购公司的公司规模与其并购后的短期绩效显著负相关,与其长期绩效显著正相关。在此基础上指出政府应加大对国内企业跨国并购的扶持力度,应当谨慎选择跨国并购的时机和目标公司,强化跨国并购后的整合效应,通过海外并购实现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2.
来自公司     
《新理财》2006,(1):6-7
9家电信厂商将获基金帮助;我国钢铁业利润增幅同期回落62.4%,国旅成为第5家央企董事会试点企业;西门子在华酝酿大并购;中石油完成对锦州石化和辽河油田要约收购。  相似文献   

13.
程晓远 《会计师》2013,(1):16-17
<正>并购是兼并和收购的简称。兼并通常是指一家企业以现金、证券或其他形式购买取得其他企业的产权,使其他企业丧失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并取得对这些企业决策控制权的经济行为。而收购是指企业用现金、债券或股票购买另一家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或股权,以获得该企业的控制权。企业并购可以促成有限资源更为合理的流动,并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一、并购的分类根据并购的法律形式,企业并购可分为吸收合并、新设合并和控股合并。吸收合并是指并购方通过企业并购取得被并购企业(以下简称目标公司)的全部净资产,并购后注  相似文献   

14.
社保基金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中的重要力量。本文基于ESG视角研究发现,社保基金持股对企业ESG治理具有积极作用,且社保基金的主动投资对企业ESG表现的提升更具价值,而对国有股划转企业ESG表现的提升无效。进一步对比研究发现,社保基金对企业ESG表现的提升作用强于其他类型的机构投资者。机制检验表明,社保基金持股有助于改善企业的内控质量、提升分析师关注度,以及提高企业信息披露质量,从而影响企业ESG表现。最后,还发现对于非国有企业、资产规模大的企业,以及处于市场化程度较高区域的企业,社保基金的ESG治理作用更加有效。本文拓展了社保基金持股的经济后果研究,为推动社保基金在资本市场中发挥积极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于跃 《新理财》2012,(9):58-59
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数据上的成绩固然喜人,但整合失败的案例也屡见不鲜。事实上,能够持续经营和维持被收购企业的业务模式、技术、产品、市场,以及与客户的关系,一方面是并购方已经得到被收购企业员工的人心、管理层的人心,以及客户、供应商的人心的最好印证,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并购企业对收购目标企业的整合效果,而这些因素通常也决定了企业整个并购活动的成与败。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对冲基金激进主义策略受到越来越多基金管理者的关注,其研究重心也开始从资本市场价格变动转向标的企业管理层。对冲基金激进主义策略呈现出"改善公司治理、注重目标企业长期发展、减少委托代理冲突"等特点。本文针对该策略研究的转变,从对冲基金激进主义策略特征、市场有效性、策略研究方法以及对公司治理的改善等几个方面,对对冲基金激进主义策略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纵观全球的并购基金市场,房地产并购基金始终扮演着领跑者的角色,而“迟到的”中国的房地产并购基金正悄然加速。  相似文献   

18.
沈仪 《中国外资》2011,(16):66-66
近年来,很少有关于兼并和收购的商业话题博得许多研究和媒体的关注。在过去40年来,经济理论提供了许多根据 -关于为什么公司选择从事企业兼并与收购,看法不一。实证研究表明,这些理论最能解释某些类型的并购活动,虽然有些理论似乎是更加适用于某些特定时间段。合并后的公司似乎稍微好一点了。最近的许多研究对将 M&A公司设法将个体公司的市场估值以及整体股票指数跟合并行为以及表现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9.
在西方近百年来企业并购的叱咤风云当中,协同效应无疑是一个充满魅惑并富有争议性的焦点.根据并购理论研究的集大成者威斯顿(Weston,1997)的总结,协同效应是指"公司与被收购企业之间匹配关系的理想状态,即一个公司通过收购另一家公司,使得公司整体业绩好于两个公司原来的业绩的总和,即‘2+2=5".  相似文献   

20.
外资并购逐年增加国外引进外资,并购占80%以上,而和国际上正好相反,中国引进的外资中,并购只有不到10%。即使如此,2005年仍有268家中国企业被境外企业收购,总收购金额超过140亿美元。美国均富会计师的一份调查显示,这些收购中国企业的境外公司大部分为香港、美国、新加坡和英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