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财政压力,各国政府着手探索新公共管理的创新措施及公共财政管理的市场化。新公共财政管理改革的基石是通过放松行政管制和财政控制来释放管理潜能,强化行为和结果之间的问责机制。许多国家实施了公共财政管理创新,但不认同新公共管理的原则和工具。政府对相关信息的垄断、立法机构职责有限等原因,削弱了公共财政管理的透明度。对于财政规则是否列入财政责任法,目前的趋势一是将财政规则复杂化,以应对不同的经济情景;二是采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财政规则,以对财政政策进行约束。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导致土地财政产生的制度变迁和政府行为选择,并运用计量经济模型验证理论分析结论的结果表明,地方政府间的"标尺竞争"格局、预算内财政压力和软预算约束的制度环境的综合作用是促使地方政府迈向土地财政的背后推力,土地财政的最大风险是危及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因此,须重构地方政府竞争体系,转换政绩考核标尺,发展地方主体税种,运用硬化预算约束等措施来"校正"地方政府行为选择,并进一步改革土地征收和出让制度,这样方能杜绝土地财政现象。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府举债可能会带来风险。如果没有合适的财政规则来约束地方政府的过度支出行为,可能会使之因过度举债而破产。美国地方政府举债历史悠久,而且绝大多数州实施了平衡预算规则,其中不乏可借鉴之处。下文将考察美国州政府预算管理规则及其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4.
自1994年实施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财政压力日渐增加。为了摆脱税收征管面临的种种约束,缓解地方财政困难,地方政府被迫寻求制度外发展,其中选择土地财政无疑是最重要的方式。本文重点讨论地方政府选择土地财政的内在逻辑,试图构建一个三因素分析框架以解释地方政府大兴土地财政的行为策略;在此基础上,本文以江苏省12个地级市①为例,通过对其2002~2010年代表性指标的数据进行计量分析,来检验该框架的解释力;最后尝试提出解决当前土地财政困境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财政分权化改革的实施使得地方政府财政自给能力持续下降,在寻求经济增长内在动力的推动下进一步衍生出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两者共同构成我国地方政府举债融资的制度性根源。随着财政体制的不断发展,潜在利益的改变催生了国家对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的态度与倾向的变化,进而推动了原有制度安排的变迁。实践经验表明,在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改革路径选择上,关键因素在于摩擦成本,最优策略在于增量改革,成功标志在于存量改革;在地方政府最优融资工具选择上,通过透明、高效和规范的资本市场发行政府债券进行低成本的直接融资成为地方政府首选。考虑到"89号文"的出台将进一步加快按照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项目分类发行专项债券的步伐,在地方政府未来走向由政府债券占据主导地位的直接融资新趋势逐渐明朗之际,为更好地适应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发展的需要,需从加强法制建设、明确功能定位、构建制衡机制、强化市场约束和风险控制等几个方面进一步推进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发展。  相似文献   

6.
向辉  俞乔 《财政研究》2020,(3):55-70
隐性债务是新预算法实施后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关于地方政府行为的模型,探讨债务限额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影响。研究发现,为规避债务限额可能会导致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增加,而增强财政透明度和审计力度有助于约束政府的预算外活动。本文还发现土地财政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两种不同的预算外融资方式的影响存在差异。利用2012-2017年间全国地级市层面的计量分析支持上述推论。  相似文献   

7.
叶笃鍫 《财政监督》2011,(10):49-52
维护公共财政安全是政府财政审计永恒的主题。财政风险自古有之,历史发展已经表明,世界上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向市场经济转型国家无一不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财政安全隐患。当前,我国正处在这个转型期,特别是在国家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背景下,受地方政府举债软约束与经济发展硬要求的影响,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公共财政安全的形势将会变得越发严峻。因此,关注公共财政安全  相似文献   

8.
地方财政机关管制企业财务行为。是地方财政机关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管制企业财务行为的主要实施形式。在地方财政对企业财务的管制体制上,目前的主要做法和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地方财政运行中的道德风险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财政分权改革中,地方政府逐渐成为相对独立的公共实体。由于我国现行体制下,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隐性财政担保关系缺乏有效的风险约束机制,引致了地方财政运行中道德风险蔓延,提高了我国的财政风险。防范地方政府道德风险需构建风险约束机制,并在改革进程中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0.
地方政府举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践表明,仅仅禁止地方政府举债并不能消除中国许多地方业已存在的政府债务。地方政府负债累累将威胁社会经济的稳定。一种解决方法是。在法律上允许地方政府举债的同时,必须实施一套类似于美国州政府的财政约束规则。为了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地方公债制度,在允许地方政府举债之前.应首先摸清地方债务家底、明确政府的相关责任:其次是建立地方公债制度,提高财政透明度,构建独立、公乒的信用评估框架,加强财政监督。建立其他旨在减少地方政府财政信息不时称的政府间机构等;最后是分步实施地方公债制度。  相似文献   

11.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需要地方政府之间实施合作共赢的财政政策。根据离散系统演化经济理论的基本方法,本文讨论了"同质型"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竞合关系,并对存在区域利益共享、纵向激励约束的经济情形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提高区域共享收益时,"同质型"政府会倾向于采取合作的财政策略;提高惩罚力度可促使地方政府较快地实施财政合作政策;而在外部共同利益减少时,地方政府也会提高合作概率,以形成"联邦"式的整体利益。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区域导向型发展模式下地方政府在财政分权与政绩观约束下所产生的对外开放中的行为扭曲,是导致价值增值外流以及创新能力受到抑制、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等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要提高对外开放效益就必须清除造成地方政府行为扭曲的国内体制性障碍。  相似文献   

13.
西方国家在各自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均发行或举借过地方债务。由于国情不同,宪法、法律法规、财政制度均有所不同,加上各国财政状况和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不一,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管理约束方式也各不相同。大致来说,地方债务管理模式可以分为四种。市场约束模式市场约束模式是指利用资本市场对地方政府举债进行约束管理,中央政府在整个过程中不干涉地方债券的  相似文献   

14.
户籍制度改革与财政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即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地方政府作为提供公共服务和推动户籍制度改革的主体,其行为受到现行财政体制的根本约束。地方政府主动选择户籍制度进行歧视性的公共服务提供服从于自身的财政利益需要。支出责任划分、事权要素搭配以及财政收入构成共同影响着地方政府对待户籍制度改革的态度,促成了户籍制度改革的地方化与地方财政收支的人口偏向。要剥离户籍与公共服务提供之间的联系,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需从财政体制的源头着手。  相似文献   

15.
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约束是实现财政民主的必然要求,是限制政府权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保护公民财产权的有力手段.对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约束需要相关的预算立法,对债务规模、债务资金支出以及举债程序予以规制.我国新《预算法》将地方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对控制规模、优化结构、规范行为、化解风险等方面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为刺激经济发展于2009年发行了2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券.但是在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风险.本文从宪政经济学、财政联邦制理论、政府竞争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了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动机及其过度发债面临的风险,并提出了从宪政约束、预算硬约束、财政约束、监管约束等方面控制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风险的对策,以期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风险管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朱莹  王健 《金融研究》2018,456(6):56-72
本文从城投债风险溢价的视角,以2014年进行的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市场约束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自发自还”试点产生的市场约束能显著降低城投债的风险溢价。进一步的检验表明,地方政府的财政不透明和财政不平衡会抑制市场约束效应,具体表现为“自发自还”试点降低城投债风险溢价的效果在财政透明度高和财政较平衡的地区更显著,而在财政透明度低和财政不平衡的地区则不显著。本文的启示是:目前财政体制改革滞后于政府融资机制的改革,阻碍了政府债务市场化治理的进程。因此,加快财政体制改革是建立地方政府债务治理长效机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马莹 《财会学习》2018,(21):19-20
财政数据是政府收支的直接体现,准确的财政数据是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数据存在造假行为.财政数据造假手段不断变化.财政数据造假有政治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执法执纪不严格、监督机制不健全和政府会计体系不完善等原因.建议从加强政治纪律约束、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和加强大数据建设等途径遏制财政数据造假.  相似文献   

19.
一、地方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势在必行 加强地方债务管理,防范财政风险,根本是要将地方政府举债活动范围和活动方式置于法律框架之内,既要控制地方政府过度举债的风险,又要防止对地方政府行为过度约束而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将地方政府债务分类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有利于不断完善地方财政预算体系,加快中央与地方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地方人大对政府负债融资的制衡机制,增强地方政府负债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20.
我国财政分权改革显著改变了政府间财政关系,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地方财力的不足刺激了地方政府债务行为,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引发了新一轮地方政府债务攀升。从国际上看,地方债务融资手段是公共财政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借鉴国际先进国家的债务管理经验,建立我国地方债务管理框架,对规范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控制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