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石程  杨牧 《海南金融》2013,(5):35-38
近年来,两岸贸易发展迅猛,大陆已成为台湾的最大贸易伙伴,台湾也是大陆的第三大贸易进口地。两岸贸易的发展会产生其特有的附属的经济效应。本研究使用对台贸易集中区贸易额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两岸贸易对大陆贸易集中区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发现通过对台贸易显著提高大陆对台贸易集中区内的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2.
1978年以来,中国大陆施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大陆经济随之快速增长。1988年起两岸交流渐趋热络,两岸间经贸往来规模持续扩大,无论是贸易、投资以及人员交流互动等,都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乃在探讨中国大陆经济增长后,对台湾地区经济所产生的影响并针对台湾的总体经济、人口出生率、投资、产业结构、国际贸易、失业率做评论。  相似文献   

3.
两岸"大经贸、小金融"的不平衡格局早已引发业内人士的关注。 大陆是台湾最大贸易伙伴、出口市场和顺差来源地(两岸贸易总额占当年台湾对外贸易总额超过21%),台湾也是大陆第七大贸易伙伴、第九大出口市场和第五大进口来源地。两岸在经贸往来上已经形成唇齿相依、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4.
近30年来,两岸贸易深入发展对两岸收入水平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表现为制造业工资差距逐步缩小。从理论上分析,两岸相互的进出口会由于商品价格机制、技术进步机制的作用以及两岸货币汇率和贸易流量的变化而促使两岸工资差距缩小。统计数据检验表明,两岸贸易(主要是台湾对大陆的出口)对两岸制造业工资差距缩小存在正向影响。因此,进一步加强两岸经贸合作有利于提升两岸人们的福祉。  相似文献   

5.
2010年,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为ECFA)签订,两岸经贸关系走上了制度化的正常轨道。ECFA的其中一项内容就是实现两岸投资的正常化,简单而言就是从过去台湾单向投资大陆转变为两岸的双向投资,大陆企业从此可以通过正常渠道投资台湾。在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民营企业在投资存量中所占份额稳步上升(2006年末占19%,2010年末占34%),增长速度超过国企,已经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的重  相似文献   

6.
本文拟从产业内贸易角度,对大陆对台湾双边贸易做一定的分析。并对产业投资及产业结构调整作了一定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全球化、亚洲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下,台湾经济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困境,而随着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两岸经济关系日趋紧密,大陆已成为台湾第一大出口市场、第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和第一大FDI(直接投资地),台湾经济兴衰日渐受制于大陆经济发展和两岸关系疏密。实现海峡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是台湾经济避免在亚洲被边缘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自1987年台胞来祖国大陆探亲旅游至投资带动贸易以来,两岸经贸发展迅速。据有关专家预测,大陆将成为台湾第一大出口市场,进口将超过韩、德,与日本并列第三;赴大陆投资亦将由台湾大企业集团取代中小企业。但时至今日,为之服务的两岸金融仍未建立直接往来关系,成了两岸经贸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9.
陈莲 《国际金融》2014,(2):50-52
作为首批赴我国台湾地区(以下简称台湾)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的大陆企业,农行、中行、建行、交行四家大型银行的香港分行分别发行“宝岛债”,2013年12月10日在台湾证券柜台买卖中心同步挂牌交易,合计金额为67亿元人民币。发行“宝岛债”是两岸经贸融合的进一步发展,既有助于扩大岛内“宝岛债”市场规模,为台湾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也为大陆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有助于其改善负债结构;同时也有利于两岸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被视为两岸金融合作的新里程碑.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经济步入下行周期、两岸ECFA生效及早收清单启动落实的背景下,两岸业界将人民币作为贸易投资结算货币的需求日益迫切。本文围绕着两岸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的可行性问题,分析人民币成为两岸跨境结算货币的现实基础和制度障碍,阐述国际贸易结算货币选择的理论依据,并对推进两岸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进行具体的政策设计。  相似文献   

11.
荣誉 《中国外资》2010,(10):42-43
近年来,随着中美经贸关系的日益紧密,分析不断扩大的美中贸易逆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美中贸易逆差的原因和影响,结构安排如下:首先交代了研究背景,通过一些数据介绍了美中贸易逆差的现状,批出研究此问题的必要性。第二部分,分别采用国际收支平衡原理和要素禀赋定理两种方法进行分析,得出美国的国内政策是造成美国经济项目赤字的主要原因的结论,同进批出了一些流行说法的纰漏之处。可以看到,在全球储蓄结构巨大失衡情况下,单单通过削减美国财政赤字或通过人民币升值,都不有解决巨额美中贸易逆差。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中美双方的政策协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中美经贸关系的日益紧密,分析不断扩大的美中贸易逆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美中贸易逆差的原因和影响,结构安排如下:首先交代了研究背景,通过一些数据介绍了美中贸易逆差的现状,指出研究此问题的必要性.第二部分,分别采用国际收支平衡原理和要素禀赋定理两种方法进行分析,得出美国的国内政策是造成美国经常项目赤字的主要原因的结论,同时指出了一些流行说法的纰漏之处.可以看到,在全球储蓄结构巨大失衡的情况下,单单通过削减美国财政赤字或通过人民币升值,都不能解决巨额美中贸易逆差.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中美双方的政策协调.  相似文献   

13.
当前的海峡两岸关系正处在历史的最好时期,和平发展已成两岸共同主题.建立海峡产业投资基金有利于深化两岸经贸合作,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本文介绍了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情况,阐释了建立海峡产业投资基金的必要性及其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海峡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十多年来保持高速增长的蒙古国经济,高度依赖矿产品和畜产品等资源型产品出口,维持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业则极端落后,生活必需品和工业设备主要依赖进口。蒙古国的对外贸易高度依赖中国,其对中国的出口占其对外出口总额的80%以上。中国在中蒙经济关系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短期行为,即中国在大量进口蒙古国矿产资源的同时,未能对其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基础工业进行投资,从而导致蒙古国对与中国发展经贸关系的担心,这也是蒙古国近些年积极发展与西方国家关系的原因。中国应利用蒙古国经济的特点,加强对其基础工业领域的投资,增加其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促进两国关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服务经济时代的到来,服务贸易成为了全球竞争的焦点.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与此同时,国内的不少地区开始出现了类似于欧美国家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的去工业化现象,这给传统的货物贸易带来了巨大冲击.本文利用服务贸易比较优势指数,对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进行剖析,同时对我国去工业化现象的成因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不足,工业化发展还不成熟,去工业化现象具有欺骗性,不能正确的反应当前我国整体的工业发展水平,盲目的实行去工业化政策不利于货物贸易以及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也面临来自国内外的严峻挑战。本文分析了中国经济崛起的背景、面临的挑战及中国崛起对美国的影响。本部分分析了外国对华投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及现状,并探讨了中国的贸易模式。  相似文献   

17.
对外贸易竞争力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部分。目前我国面临自由贸易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挑战,本文研究了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试图探索一些提高中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在边境贸易、跨境贸易和货币互换等方面已见成效。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和国际地位的变迁,人民币应当从便利贸易投资的结算工具发展到多方位的国际使用。可以借助国际金融市场使人民币成为重要的投资品种和金融工具。应探索成立境外人民币结算中心,发展人民币衍生产品。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是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条件.而扩大人民币境外使用有助于推进上海金融市场的开放,有助于提升上海金融市场参与者国际化程度及化解金融风险。因此,应加快推进人民币“走出去”,为扩大人民币境外使用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9.
台商投资大陆已由利用廉价生产要素的防御性投资,转变为以拓展内销市场为主的扩张性投资,且投资的技术层次正在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