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田美荣 《理财》2003,(5):18-18
审前准备是审计工作的首要环节。做好审前准备,是高质量完成审计任务,打造审计精品项目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要达到审计目的,找准问题,查深查透,保证审计目标顺利实现,必须把审前准备工作做扎实、做细致。一、全面了解被审计单位有关情况了解的内容取决于被审计单位的性质、规模和业务复杂程度。一般来说应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被审计单位所处经济环境,包括政府对被审计单位的限制性要求,政策性因素对被审计单位产生的影响和宏观经济形势对被审计单位的影响。二是被审计单位所在行业的情况,如市场供求与竞争状况,经营的周期或季节性,行业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是企业确定经营成果的第一要素,笔者通过审计实践总结出几点企业瞒报主营业务收入的审计技巧,供读者参考。一、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评价其内部控制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从宏观经济环境、行业情况和企业内部情况三个方面进行。宏观经济环境指国民经济的景气程度、利率、汇率、财政、货币、税收、贸易政策等;行业情况指市场供求与竞争状况,经营的周期性或季节性、产品生产技术的变化、经营风险、行业的环保、法规、会计惯例等情况;被审计单位内部情况主要包括所有者及其构成、企业组织结构、生产  相似文献   

3.
2006年初,财政部发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并将《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0号——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和《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合并为《审计准则第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合并,而是审计风险理念上的变革。重要性和审计风险是审计的基础,注册会计师在计划审计工作前,应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然后通过职业判断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并确定重要性。本次准则修订,对审计的基础作了较大的变动,由制度基础审计转入风险导向审计。  相似文献   

4.
研究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是现代审计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程序。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所做的研究和评价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了解和描述企业的内部控制情况,并作出相应的记录;第二,实施符合性测试程序,证实有关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第三,评价内部控制的强弱,即评价控制风险,确定在内部控制薄弱的领域扩展审计程序,降低审计风险。因此,了解和描述内部控制并作出相应的记录,是注册会计师研究和评价内部控制的首要步骤。本文拟就此作一讨论。一般的理论认为,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和描述应该采用“交易循环法”。此法…  相似文献   

5.
2003年4月12日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了《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10个具体准则。其中具体准则第10号为: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加强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之间的相互沟通、交流与合作,是有效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必然要求,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按照准则规范做好这项工作。本文在地质勘查单位经营管理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各自的优势所在,分析地勘单位开展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协调工作的实践内容。  相似文献   

6.
内部控制测试是真实性审计的基础和起点 ,做好这项工作对真实性审计显得非常重要。以下就内部控制测试在审计实践中的作用和运用谈些浅显的看法。一、内部控制测试是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的有效途径内部控制是企业各级管理部门利用单位内部分工而产生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关系 ,通过制定一系列方法和措施 ,并使之规范化、系统化而形成的严密的控制机制。其基本内容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审计部门通过内部控制测试可以了解企业多方面的情况。例如 ,通过审核企业填制各方面的内部控制测试表 ,审计组可以了解企业授权批准、职责分…  相似文献   

7.
刘锦花  王红彪 《理财》2001,(10):13-13
审计评价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占有重要地位,那么具体到对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又该如何进行如何评价呢?根据工作实践,我们体会到应该把握以下几项基本内容。一、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及执行情况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可以反映出一个单位的财务管理状况和领导干部对财务工作的重视程度;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可以映射出一个单位领导干部的管理水平及业务素质。在审计过程中,通过符合性测试,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测试和评价,重点检查财务人员的分工控制情况、审查签字批准控制情况、会计信息流程控制情况等。如我…  相似文献   

8.
质量控制是会计师事务所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 ,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质量控制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审计活动的成败 ,关系到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此 ,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建立一套科学、高效、严密的质量控制体系。一、事前控制1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初步评价审计风险。事务所在承接业务时首先应考虑自身能力与独立性 ,对被审计单位进行风险评价。就审计类型及内部、委托人动机、项目对独立性影响、行业环境、主要产品销售情况、主要原材料供应情况、企业背景、上年是否经过审计、是否连续亏损、资产负债状况、内部控制制度、有否潜亏因素、…  相似文献   

9.
审计人员在审计准备阶段应认真细致地做好审前调查工作,以利于制定审计方案,确定审计范围、审计重点、审计方法和人员分工,控制审计风险,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质量和工作效率。   一、审前调查的主要内容   1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单位的性质和隶属关系,单位的人员结构和机构设置,会计政策及所属机构情况等。   2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主要包括单位的生产规模和工艺流程以及在同行业中所处的位置、经营形势、所属机构情况等。   3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及执行情况。   4被审计单位的…  相似文献   

10.
陈文会 《理财》2001,(2):21-21
一、审计程序的特殊性   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除按一般的准备、实施、终结的审计程序进行外,在准备阶段还有一个特殊的批转程序,即由集团公司法人或主管副经理提出,主管内审工作的公司领导下达指令,内审部门才能立项。   二、审计内容的独特性   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不同于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它的受事主体是经济责任人。审计不仅要审查单位财务收支活动,还要审查经济责任人所承担的经济责任,因而有其自身独特的内容,并因各单位情况不同而侧重点各异。其主要内容有:   1单位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情况…  相似文献   

11.
2003年4月12日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了《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10个具体准则。其中具体准则第10号为: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加强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之间的相互沟通、交流与合作,是有效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必然要求,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按照准则规范做好这项工作。本文在地质勘查单位经营管理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各自的优势所在,分析地勘单位开展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协调工作的实践内容。  相似文献   

12.
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优点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海燕 《金融会计》2006,(11):35-38
一、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原理及优点风险导向审计是在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审计模式,是指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充分了解和评价的基础上,判断、分析被审单位的风险所在及其风险程度,通过审计风险模型,对风险进行量化,把审计资源集中于高风险  相似文献   

13.
丛远兵 《财会学习》2009,(10):41-42
我国90%以上的企业属于中小企业,对小企业的审计是会计师事务所的主要业务之一。小企业一般都具有经营规模小、会计核算简单和内部控制有限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审计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较高。审计准则第1621号《对小型被审计单位的特殊考虑》规定“由于小型被审计单位一般规模较小,业务活动和会计记录相对简单,对小型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可以在不违背相关审计准则实质精神的前提下,立足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予以适当调整和简化。”  相似文献   

14.
葛文平 《金融纵横》2007,(11):61-61
风险导向型审计是在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审计模式,是指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充分了解和评价的基础上,判断、分析被审单位的风险所在及其风险程度,通过审计风险模型,对风险进行量化,把审计资源集中于高风险的审计领域,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传统的社会经济环境,审计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无可避免地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为了防范和规避内部审计风险,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内部审计风险的影响就尤其重要。一、影响内部审计风险的主要因素目前,就我国内部审计的情况看,影响风险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一)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是内设机构,相比于外部审计来说,内部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2007~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问题,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因所在的行业、所处的市场、公司控制人的性质、地区环境等不同而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是干部考察、评价、任用和奖励的重要依据。审计内容包括被审计单位有无建立适当的内部控制制度,财务收支是否真实、合法,有无违反财经法纪等。其中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健全性和执行的有效性以及合理性审计一直是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内容,本文从内部控制制度和经济责任审计的内涵和特点入手,通过分析内部控制与经济责任审计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具体探讨基于内部控制度制度下的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实务。  相似文献   

18.
高校内部效益审计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校内部效益审计是高校的内部审计部门对其下属的学院、企业、机关部处、医院等部门、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的效益性进行评价,以确定其适当性、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环境性(“5E”目标),做出审计结论,并提出审计建议,促进其提高经济效益。一、高校内部效益审计的范围 1、涉及资金方面的效益审计。其主要是围绕单位或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的效益审计评价。重点是围绕被审计项目的资金是否节  相似文献   

19.
一、风险导向审计的含义风险导向审计,是在账项导向审计和制度导向审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审计模式,是指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开展的所有经济活动和内控机制建设充分了解和评价的基础上,分析、判断被审计单位的风险所在及其风险程度,  相似文献   

20.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尚未形成独立的、完善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在日常进行的经济责任审计中,审计组大多按照审计署1996年12月发布的《审计机关审计事项评价准则》对被审计对象进行评价,即从审计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及内部控制制度等四个方面作出结论性的评价。实践证明,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具有特殊性,这种模式化的评价,存在一定的不足,它既难以使审计报告使用者满意,又因评价内容过于简单,蕴含一定的审计风险。 经济责任审计不同于一般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第一,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是具体的责任者,是党政机关领导干部或是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审计评价一般都要落实到具体的人。第二,经过此类审计必须要界定和评价被审计对象的经济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