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正> 福州农行马尾办事处,在遭受“抢购风”,“挤兑风”猛烈袭击的1988年,取得异乎寻常的成绩:银行自身全面完成承包任务,到期逾期贷款收回率和应收利息的收回率均达99%以上;所支持的十几个外向型企业,共创产值7800万元,实现利润1100万元,创汇450万美元。在宏观调控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他们如何取得这样好的成绩呢?关键在于努力搞活信贷资金,“有多少米做多少饭”——量力而行,用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下多少米做好多少饭”——竭尽努力,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2.
《中国工会财会》2014,(1):39-39
正基本案情2010年,为抗洪防汛,某县团结乡政府为胜利村购置了两辆四轮小解放货车(每台价值1.6万元)。同年6月,负责防汛物资管理工作的胜利村党支部书记熊某看无汛情,便将一直存放在村委会车库内的一辆小解放货车借给同学黄某五个月,用于营利性运输。对熊某的行为如何定性,有三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熊某的行为仅构成占用公物违纪;第二种意见认为,熊某的行为仅构成挪用公款违纪;第三种意见认为,熊某  相似文献   

3.
<正> 我们认为当前资金紧张的主要原因不是总量问题,而是结构问题,不合理的信贷资金结构是造成资金紧张的主要症结。当前信贷资金结构方面存在的比较灾出的问题有如下几方面: 一、信贷资金配置欠佳 劣势企业占用大 按照信贷结构调整的方针,对一、二、三类企业的贷款,采取“保一、挖二、压三”的措施,即保一类企业正常合理的流动资金需要;挖二类企业资金潜力,从严控制新增贷款;压三类企业贷款,多收少贷减少占用。从1988年对企业贷款普查情况  相似文献   

4.
<正> 抵押贷款是指借款人或第三人向贷款人提供一定的财产作为按期清偿债务的担保,借款人不能按期清偿债务时,贷款人有权处分抵押物并优先受偿的借贷方式。其中的借款人或第三人为抵押人.贷款人为抵押权人。抵押担保是一种实物担保,它较信用担保有着更大的优越性,它能更有力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对信贷资金的安全更有保障。因此,从长远的观点看,应该大力提倡抵押担保贷款。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企业制度改革的重点是转换经营机制,在这一变革中,金融部门将发挥重要作用;与此相适应,金融机制亦要进行变革,要有新的动作,这样才能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一、发挥信贷和利率杠杆作用,促使企业走向市场 1.活化信贷,逼着企业向市场融资。银行必须在信贷资金的摆布和运用上做文章。第一、要保证重点,信贷资金要侧重放在国家重点项目,放在大型工程,国家基础建设,能源交通及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项目上;第二、对一些经济效益好而不愿向市场融资的企业,银行不能仅从信贷资金安全和同其他银行竞争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灵寿县支行自组建以来,累计发放各类贷款54000万元,企业销售货款归行率、银行贷款到期收回率、年末贷款利息收回率三项指标始终保持三个100%。其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7.
十年浩劫中,银行信贷及其他各项工作概无考核,不但是非不分,甚至功过颠倒。随着全党工作中心的转移,银行各项工作均已拨乱反正,逐步恢复了固有的指标考核和经济核算制。从现行制度看,对信贷工作的考核和评比,着重于“贷款收回率”、“贷款逾期率”和“信贷资金周转率”,以此作为评比先进的主要依据,虽有其一定的可比性,但实践证明,这几项数据既不甚完整,也不够尽妥,它不能如实和完整地反映信贷工作好孬的  相似文献   

8.
如何提高社队企业信贷资金的经济效益,是当前我们工作的中心任务,我认为在实践中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信贷资金的投向和投量要服从宏观经济的决策。影响信贷资金投向的因素很多,但基层行社干部的思想认识不全面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为此,要使信贷投向和投量符  相似文献   

9.
指导性计划主要是依靠运用价格、税收、信贷和工资等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来引导企业遵守国家所指引的方向,保证国家计划的完成。但是运用这些经济杠杆的调节是属于什么性质?是属于哪一范畴?几年来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和争论。第一种意见认为运用经济杠杆属于计划调节,不属于市场调节。第二种意见认为运用经济杠杆属于市场调节。第三种意见认为运用经济杠杆既属于计划管理的范围,又属于广义的市场调节。第四种意见认为运用经济杠杆既属于计划调节,又属于市场调节。我是属于第三种意见的看法。这里,我根据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精神,写出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充分发挥信贷资金在现代化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必须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手段加强对信贷资金的管理,因为三种手段都各有其特定的功能和作用,在我国现实条件下,那种认为只要运用一种或两种手段就能管理好信贷资金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相似文献   

11.
一、贷款利息收回率降低是农业银行自身效益滑坡的直接导因 欲使信贷资金使用的银行自身效益提高,必须做好贷款收息这篇文章。然而正是在这一关键性问题上,近年来农业银行状态  相似文献   

12.
<正> 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搞活大中型企业,是深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为支持承包企业健康发展,保障信贷资金安全,笔者就当前承包企业的现状对加强流动资金管理谈几点意见。 一、承包企业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3.
1987年以来,农村信贷资金的循环运动出现了许多异常现象。一些企业得不到贷款支持,储备生产资料不能付款进货,银行汇差长期不能清算,国家收购农副产品向农民“打白条”,银行信用社不能保证支付。在农村信贷资金运动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断流的现象呢?我认为主要是现行金融体制和资金管理体制同农村资金运动的客观规律不相适应,造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金融理论界对中央银行制度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就中国式中央银行的模式提出了很多富有启发性的意见和建议。对于我国建立一种什么样的中央银行制度,大体上有三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社会主义国家需要的是大银行,银行应集中统一,要综合多能化,大一统的人民银行就能起中央银行的作用。第二种意见认为,我国的银行体系应是一个中央银行,即人民银行,三个专业银行,即  相似文献   

15.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企业转换经营机制。面对企业转换机制大潮,银行应该怎么办?笔者认为,一是更新观念;二是调整信贷政策,为企业走向市场创造一个宽松的金融环境;三是调整存款利率,组织更多的资金,保障供给;四是银行也要搞“四放开”。1、改革信贷管理体制,从以条条分配信贷资金的方式改为按块块分配的办法。即将信贷可用资金(规模)统一分配到地区,再由中央银行统一调剂使用,这样,既能提高中央银行的调控力,又能提高信贷资金的使用率,缓解信贷资金的供求矛盾。在分配时,对民族自治地区和自然资源优势的区域要给予照顾,以防止平均主义,造成资金与自然优势脱节。  相似文献   

16.
在目前正在进行的银行改革中,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很多。现谈点个人粗浅的意见。一、建立与国家计划体制相适应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目前,我们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与国家计划体制是不相适应的。国家计划体制包括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等三种形式,对这三种形式所需要的资金,在供应政策上是不同的。这里有两种不同类型的资金,一类是执行指令性计划所需要的资金。  相似文献   

17.
一、信贷资金的归流速度具有严重的不合理性贷款偿还期限的确定,除了要考虑不影响存款的提取,保证信贷资金的收支平衡外,就是要使之发挥杠杆作用。通过信贷资金的合理周转,促进企业资金正常运动。如果不能达到这一要求,贷款偿还期限的确定与正常生产所需要的资金运动速度不一致,时间过长,或者确定的期限不能严格执行,就不能对企业进行促进和监督。这里的中心问题,是正确处理信贷资金运动与企业资金运动的时间关系。当前在这方面有两点不正常。  相似文献   

18.
农贷收回率的高低,直接影响贯彻“按期归还”原则,影响农贷的经济效益,甚至影响到国家的信贷收支和货币发行计划能否实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湖南省怀化地区过去农贷的收回率是比较低的,从近十年(1972年至1981年)的情况看,全区银行、信用社共发放农业贷款37,829万元,收回31,471万元,收回率为83.2%。其中只有三年是收大于放,其余七年都是放大于收,大量的到逾期贷款收不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信贷资金管理水平,逐步实现信贷资金的集约化经营,我行从1988年9月初开始组织1052名行社干部在全辖进行了信贷资产清理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首先进行了骨干培训。对全市近300名集约化经营办公室同志和基层业务骨干进行了培训,明确清资工作程序分六步走起:第一步由企业按要求填写“贷款企业债务能力普查表”,第二步由信贷员对普查表有关内容进行核实;第三步根据非正常贷款划分要求,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信贷资金运动过程具有双重支付、双重回流特点,由于信贷资金在运动过程中受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因而会带来风险,尤其企业的经营风险与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直接联系在一起。如何正确认识贷款风险及其潜伏的危机,以保证信贷资产的安全、流动、盈利,是银行经营管理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当前风险贷款在一些国营、集体、乡镇、个体及其它企业均有,表现在:1.市场疲软尚未回升,企业经济效益下降,抵御风险的能力逐渐降低。2.借款单位与经济担保单位相继倒闭,使贷款无法收回形成风险。3.对通过诉讼法律进行清收的贷款获得胜诉,但收回贷款甚微,无法清收风险贷款。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1.从企业方面看:①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经济效益下降,亏损增大,造成资不抵债;②国家政策调整,市场需求变化,企业产品积压,增加了银行贷款风险;③企业短期行为严重,影响信贷资金安全;2.从银行方面看:①贷款“三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