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离岸”(OFFSHORE)相对“在岸”(0NSHORE),从字面理解是任何一片被水面分开的地方都是“离岸”,一般的是指港口口岸。经济学家们将“离岸业务”用于表示遵循与主体经济不同的规则并与主体经济分离的金融活动。一般来说,在金融管制、税收、金融服务基础设施相同的条件下,金融业务活动应该在这种货币发行国进行运作最具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
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离岸金融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助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的政策优势,大力推动离岸金融业务开展,将成为滨海新区金融改革创新的有益尝试和重大突破。文章就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发展离岸金融业务的优势及意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以“逐步推进、合理定位、政府推动、科学监管”为原则,分三步推进离岸金融业务发展的思路,并就发展离岸金融过程中须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离岸金融监管法律制度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明 《浙江金融》2006,(8):15-17
离岸金融是指金融交易的双方都属于市场所在国的非居民,交易针对的货币是外国离岸货币的一种金融形式。随着国际金融一体化和自由化的发展,离岸金融业务变得越来越普遍。离岸金融是金融自由化的产物、最初的发展也是为了逃避管制,那么离岸金融发展到现阶段是否存在着监管呢?如果存在,其理论根据是什么,这即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离岸金融市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离岸金融是20世纪50年代金融自由化浪潮中出现的重大金融创新。该文从追溯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历史入手,概括了离岸金融的含义、特点,探讨了离岸金融市场出现和发展的原因,分析了离岸金融市场对于全球经济金融形势的影响以及发展前景,并就中国如何利用离岸金融发展中国的金融市场、扩展中国的金融实力、增强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尽管一些岛国建立了离岸金融中心(OFCs),但离岸金融中心并不像其称谓所表明的那样,必定在孤岛之上。到目前为止,离岸金融中心的定义还没有统一。一种常见定义是:离岸金融中心是一种司法管辖权,辖区内的金融部门在其国内经济中占有不成常规比例的份额。另一种常见定义是离岸金融中心是一种特定金融交易的集中执行地,  相似文献   

6.
金融学科就其内容而言,至少包括理论、历史和业务三个板块:现行金融学科建设中主要存在着理论研究较少,对策研究偏多;学科建设相对落后,“术”有余而“学”不足等问题。加强金融学科建设宜从三方面入手:引进、吸收国外金融理论;立足本土,深入研究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金融现实问题并上升到学理的高度;重视和加强金融史和金融学说史的教学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离岸金融是金融创新和金融自由化的产物,从国际经验来看,建设离岸金融市场是一个国家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结合天津的实际情况,对天津离岸金融中心的发展路径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金融组织创新应遵循三大原则:重视“外部人”的作用,认识创新的系统性,组织成员共同参与。金融组织创新应分为三个步骤,创建新型金融组织的主要选择是,创新扁平化金融组织,创建网络型金融组织;创新学习型金融组织。  相似文献   

9.
离岸金融中心一般具有以下特点:金融机构以非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金融体系的对外资产和负债规模与和国内经济相适应的国内金融体系规模不成比例;低税收或零税收、不严格的金融监管等。由于上述特点,跨境资金倾向于选择离岸金融中心作为中转站,主要目的是避税、规避来源地管制、规避风险,甚至是洗钱。因此,与其相关的跨境资本流动往往伴随着更大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海南发展离岸金融中心的优势及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斯琪  陈弦 《时代金融》2015,(8):59-60,74
离岸金融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海南省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未来定位国际旅游岛,发展离岸金融是必然选择。而面对不同类型的离岸金融模式,海南离岸金融市场的建设该如何定位、如何选择发展模式是海南省探索发展离岸金融业务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通过对海南金融业现状和外资引入状况进行分析,结合离岸金融不同模式的特点,并将海南省自然、经济状况与上海等离岸金融试点地区进行对比,综合分析得出海南省离岸金融的发展路径,即采用内外分离的融资发展模式以促进海南金融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构建离岸金融中心对周边国家(地区)的金融效应模型,并经推导发现,离岸金融中心发展短期内会引发离岸金融中心和周边国家(地区)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长期内则会强化周边国家(地区)的金融深化。本文综合香港和大陆相关样本数据的实证研究证明,短期内香港离岸金融中心发展不会促进中国大陆的金融深化,只会推动中国大陆的资本开放;长期内香港离岸金融中心发展则对中国大陆金融深化却存在正面效应,香港离岸金融中心发展与中国大陆金融深化之间具有兼容性。本文最后提出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离岸金融中心监管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冰 《海南金融》2009,(12):57-60
离岸金融中心是金融国际化和自由化进程不可阻挡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使得资金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达到了最优的效果,也将世界各国的金融市场紧紧连在一起。但具有不可替代优势的同时,离岸金融中心也具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因此,创建我国离岸金融中心时应加强法律监管,通过制定行之有效的法律规定以达到避免离岸金融中心洗钱、避税以及资本外逃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对离岸金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上海离岸金融中l心的作用以及上海离岸金融市场蕴藏的风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邓敏 《海南金融》2013,(11):32-37
本文研究了影响离岸金融中心形成的主要因素,分析了伦敦等欧洲主要金融中心开展人民币离岸业务的最新进展及竞争优势,并提出在欧洲形成“一个中心(伦敦)、多个枢纽(法兰克福、巴黎和卢森堡)”的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竞争格局,以及扩大欧洲人民币资金池、建立欧洲人民币清算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离岸金融法是调整离岸金融关系的法律制度的总和。离岸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包括促进金融发展与稳定原则、国际协调原则、宽松监管原则和适度控制原则;离岸金融监管的模式包括内外业务混合型、内外业务分离型和虚拟业务型三种模式,其中内外业务分离型模式为当今的主流模式。中国应当在构建离岸金融市场监管法制的过程中明确以上基本原则,采用内外业务分离型监管模式,并允许一定程度的内外业务渗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我国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出发,探讨了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应包括的内容,提出在教学中要坚持“两个结合”,培养学生对“三个模块”和“四个方向”的知识和能力,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熟悉金融知识、数理方法和相关软件三个模块的知识;掌握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管理、金融建模和金融数据分析四个方向的能力,并就实际教学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按科学发展观设计我国的金融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协调发展。我国金融制度的设计,既要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又要互助性金融和扶贫性金融。对此,必须转变和建立金融观念,建立和发展互助性金融的构想,需要按“三十二个字”的思路探索前进:即“从下到上,倡导创新;相互授信,自愿参与;政策到位,差别监管;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建立和发展扶贫性金融的构想,则需要培育金融资源,利用金融手段,扶助弱势群体,推动贫穷落后地区发展,让他们分享经济金融发展、改革、开放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当代金融服务劳动创造价值的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融商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具有价值保值和增值的使用价值;金融活动可以分为消极的金融活动与积极的金融活动。在消极金融活动中,金融机构实现的价值增值额不属于价值创造,而是以虚拟的价格占有其他生产领域创造的价值。在积极金融活动中,金融从业人员的劳动创造了金融产品,创造了金融商品的使用价值,金融从业人员付出的社会平均的必要劳动也“对象化”、“体现”和“凝结”在金融商品之中和形成了价值;深入考察银行储蓄和信贷活动中从业人员所提供的三次服务劳动的整个过程,我们可以发现,银行从业人员的劳动耗费,只要是在社会必要的耗费的范围内,都应该加入形成金融产品的价值,银行利润不仅包含用贷企业转让给银行的剩余价值,也包括银行从业人员自身创造的剩余价值。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危机引发的对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 《金卡工程》2010,14(5):270-270
离岸金融市场,是国际金融业务发展的高级水平。虽然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并非离岸金融,但仍应从此次金融危机中吸取教训,对离岸金融发展过程中的风险予以足够的重视。参与离岸金融市场的建立与发展对我国金融业与国际水平的接轨等均有积极意义,但是我国离岸金融业务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应对发展离岸金融采取积极谨慎的态度。  相似文献   

20.
探索平潭综合实验区对台离岸金融服务,构建对台离岸金融市场体系,逐步形成对台离岸金融中心,是当前平潭金融产业开放开发的重要课题。本文着眼于《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对平潭打造全岛开放新模式的目标定位,阐释平潭建立对台离岸金融中心的基本框架和具体路径,提出建立对台离岸金融监管体系及突破两岸货币拆借业务技术障碍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