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金融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金融工程学是金融创新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它又为更高层次的金融科学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高素质的金融工程人才,除了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有较强的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要加强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中要坚持“两个结合”,使学生掌握“三个模块”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四个方向”的动手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是高等学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建设适应新时期金融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金融衍生品综合创新实验室对促进高等学校的实验教学、学科建设、课题研究、学生就业以及业界交流等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认为金融衍生品综合创新实验室的功能应定位于促进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促进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促进实验教学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三个层面,围绕一个“核心”、五个“建设”的目标,分三个阶段探讨实验室硬件与软件设施环境建设、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建设、实验教学教师团队建设、教师科学研究平台建设、实验室合作共享平台建设、实验室管理体制建设的具体方案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金融是金融行业与互联网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之后发展起来的专业,是传统金融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方向,互联网金融相关业务与创新领域发展对相关人才提出了巨大的需求。但是由于高校专业教育理论化水平较高,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对于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提高有限,难以满足社会对信息化创新型金融人才的需求。本文从落实互联网金融专业实践教学效果出发,对构建多层次、多模块、多方协作的云实践教学平台提出对策建议。旨在提高晋中信息学院互联网金融专业实践教学水平,为培养创新型互联网金融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了应对金融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和社会对应用性人才的需要,提高金融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高校在教学中应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金融学专业应根据金融学专业培养目标建立实践性教学模式,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围绕实践能力的培养确定专业技能培养模块和开展实践性教学,并根据各模块的技能要求,制定出相关的培养项目。  相似文献   

5.
工科院校金融学本科实践教学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金融学专业的发展对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加强实践教学是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目前工科院校在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提高金融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应从思想认识、培养计划、师资队伍以及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入手,加强金融学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6.
金融工程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在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方面的综合素质。嵌入式教学模式通过科学分配不同的教学课时和嵌入金融从业人员的经验教学等思路,将培养目标达成度标准嵌入到具体的教学模块,设计了科学的从业金融工程师嵌入教学模块,并通过教学管理团队建设、校外金融从业人员教学保障和经费保障等方面的机制设计,来保障金融工程专业嵌入式教学模式的成功运行。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金融院校中部分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专业特色不突出、学生就业优势不明显等问题,以及如何缓解社会对真正的金融IT类人才的巨大需要这一供需矛盾等问题,提出了金融类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的探索思路,该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从专业人才培养特点与优势学科相结合、专业特色课程改革、课堂教学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等几个培养方法入手,使计算机专业与金融应用方向紧密结合,从而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的、优秀的金融IT类复合人才。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的背景下,金融业运行已离不开金融工程的思想和技术的运用。培养高层次、国际化、复合型的金融人才成为金融工程专业建设的重要课题。高校在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实验和实践教学等方面应该显现金融工程专业的办学特色,构建结构合理的金融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和提高本专业学生基本素质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创造性解决金融问题的能力,造就符合金融发展需要的金融工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金融的重要性,同时对金融专业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金融专业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教学、实践、教师三个环节入手,提出了新办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设想:完善培养方案,加大案例课程比例,建立金融学专业实验室,进行模拟教学,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培养"双师型"素质教师.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社会对《金融与保险》专业人才的重视和需求这一现状,就高职高专《金融与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状况及需求预测、人才培养目标、职业能力体系与课程体系的建立、教学方法与教学改革研究、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五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金融工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培养具有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高端人才是我国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在这其中金融工程实验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在对金融工程专业任务和金融工程实验教学的必要性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的金融工程实验教学现状,提出了以知识板块、资源保障、能力培养等为架构的金融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可以为相关院校金融工程实验教学体系的设置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金融工程专业的特点,构建金融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包括课程实验、专题实验、项目实验、第二课堂实验。通过这四类实验可以让学生掌握金融基本理论、数理方法、相关软件三个模块,也能够培养学生在金融衍生产品设计、金融数据处理、金融建模、金融风险管理方面的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内蒙古财经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发展现状,并在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实践能力三个层次上,构建了“以校内实验环节为基础,以校外实训环节为补充,以科研环节为提高”的“三模块”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同时提出了有效实施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4.
金融学科是应用性学科领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如何培养金融学专业的学生,使之成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过硬专业技能、突出实践能力、独特创新思维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已成为现阶段金融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在金融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以掌握专业知识和实操能力为基础、以学生未来发展为导向、以综合、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学一创新一应用”的实践教学模式,在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及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我校金融专业实践教学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5.
新兴服务业与传统产业融资存在显著差异,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展金融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有效对接这一市场需求.针对当前人才需求和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金融专业硕士培养以激发创新为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建立以职业资格认证为参照的规范化培养标准,完善以金融产品设计技术与方法为核心的教学课程体系,根据金融创新和产业融合趋势增加新专业和专业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能力提升途径,对金融机构和政府参与金融硕士培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的金融业与"互联网+"的交叉融合,由此衍生出一个新的专业——互联网金融专业。高职院校的互联网金融专业,应借鉴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结合我国当前所处的"互联网+"社会环境,进一步分析和探讨高职院校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剖析了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借鉴成果导向模式提出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型人才培养模式,强化职业能力,加速推进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很多高校已经把“会计学”这一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所学的课程设置为平台课。本文提出了“会计学”平台课程的建设方案,具体包括: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进行正确的课程目标定位;构建适应于新世纪会计学科发展趋势的知识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8.
以哈尔滨金融学院为例,研究了应用型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在分析了应用型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理论知识、能力素养、综合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应用拓展,同时提出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具体做法,最后,针对应用型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应用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三本院校培养的学生基本都是应用型的,而信管专业是一个对于管理实践与计算机技术实践要求较高的专业,要提高信管专业实践教学的效果,培养出真正适合市场需要的专业人才,信管专业本身属于要求学生既掌握现代管理学理论又要掌握计算机技术的交叉学科,而对于这个专业来说,实践教学更应视.作教学过程的生命线。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结合“三本”学生特点,对信管专业实践教学进行了针砷陛的研究和思考提出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不能与时俱进、教学内容难易贴近实际等问题。本文基于美国KAS教育模式,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上做出改革,从知识素养、一般能力、职业技能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满足社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