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部门决算是预算执行情况的综合反映,是政府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参考,也是编制部门预算、实施科学收支管理的基本依据。近年来部门决算公开已经常态化,是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是各级政府部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回应社会关切的具体举措,对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政务公开、廉洁政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部门决算公开基础来源于高质量的部门决算数据信息,主动融入财会监督体系,依法依规开展部门决算审核,提升部门决算信息质量,是保证部门决算依法公开,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2.
政府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促进了政府审计信息的公开,为媒体获取和传播政府审计信息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得政府审计与媒体监督之间的协同治理成为可能。基于这一背景,本文较为系统地探讨了媒体关注对政府审计功能的影响,不仅直接分析和检验了媒体关注是否提升了政府审计功能,还进一步考察了不同媒体报道倾向的影响差异和媒介环境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媒体关注有利于提升政府审计功能,媒体关注度越高,越有利于发挥政府审计的揭示、抵御和预防功能。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非负面媒体关注,负面媒体关注对政府审计的揭示、抵御和预防功能的提升效果更好;在相对更好的媒介环境中,负面媒体报道能够促进政府审计预防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09—2011年我国A股市场变更审计师的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媒体监督这一外部环境机制方面探寻影响审计师变更的深层次原因,并进一步考察了地方政府质量在影响媒体治理效应方面的作用。研究发现:(1)来自媒体的负面报道会促使上市公司更换高质量的审计师;(2)政府质量会显著影响媒体的监督治理效力,在地方政府质量较低的地区,媒体监督对上市公司变更高质量审计师行为的影响被大大削弱。本文尝试从外部治理机制的视角提出对审计师变更现象的理论新解释,这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媒体的监督治理机制和政府质量在公司治理领域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陆静  胡晓红  王萌 《上海金融》2013,(4):69-73,118
声誉是商业银行不可或缺的信用基础和无形资产.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选取2000-2012年期间媒体公开报道的16家中国上市银行声誉事件披露前后股票的市场反应,研究了声誉事件对银行市场价值的影响.研究表明,负面声誉事件主要与银行产品有关,而正面声誉事件主要与银行获得各类奖励有关;负面声誉事件将导致公告日银行股票显著的负超额收益,正面声誉事件将导致公告日银行股票显著的正超额收益,说明市场对银行声誉的提升和下降有明显反应,商业银行及其监管部门必须认真对待声誉事件,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负面声誉事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媒体报道数据,实证检验了媒体报道对企业获取银行授信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整体上,新闻媒体发挥了重要的信息中介作用;媒体关注度越高、正面报道倾向越强,企业越容易获取银行授信。进一步研究表明,媒体报道对银行授信的作用主要存在于非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和资产负债率高的企业中;媒体报道对银行授信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中长期效应;与负面报道相比,媒体正面报道在银行授信中的作用更为显著。本文不仅丰富了媒体报道与银行授信领域的研究,而且为新闻媒体信息中介作用的有效发挥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6.
关注     
正所有财政拨款的"三公"经费都要详细公开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要点》指出,财政资金是全体人民共有的财富,进一步加大管理使用情况的公开力度,让"财政资金"在阳光下运行。政府预算和决算要全部公开到支出功能分类的项级科目,专项转移支付预算和决算公开到具体项目。除按有关保密规定不宜公开其资金使用情况的部门和单位外,中央和地方所有使用财政拨款的部门均应公开本部门预算决算,部门预算决算要尽快公开到基本支  相似文献   

7.
以2010—2020年沪深两市发行公司债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分析师关注度、媒体报道与企业主体信用评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分析师关注度能有效提升企业主体信用评级,媒体报道在分析师关注度与主体信用评级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即分析师关注度主要通过提升媒体关注度这一路径对企业信用评级产生影响。考虑评级机构声誉异质性影响,将总样本分为高声誉组与低声誉组进一步研究发现,分析师关注度对企业信用评级的正向作用以及媒体报道的中介效应只在高声誉组中成立,即高声誉的评级机构更关注分析师通过媒体传递的信息,提升企业主体信用评级。研究结论拓宽了外部信息环境对信用评级的影响,补充了证券分析师和媒体在资本市场中的外部治理作用,丰富了评级机构声誉治理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一、问题的提出高校信息披露是高校公信力提升的关键,财务信息披露则是关键中的关键。国务院发布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中对高校信息公开提出了明确规定。例如,2014年提到"深化财务信息公开"和"全面公开高校预算决算信息",2015年强调"要加大高校财务公开力度",2016年则提出"推动地方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等。然而,从实践来看,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信息披露的内容和质量远远无法满足高校利益相关者对信息的需求。因此,以满足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为出发点构建高校财务信息披露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高校财务信息披露存在的诟病,从而实现高校公信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预决算信息公开的概念、重要性、评估、建议四个方面,对预决算信息公开问题进行综述。预决算信息公开在保障公众知情权,加强监督、防治腐败,加快政府转型、促进“服务型”、“责任型”政府建设,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实现“中国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预决算信息公开的评估主要是根据具体原则要求,设立相对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估。建立预算公开的顶层制度设计、完善预算公开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预算信息公开的质量和获取的便利性、引入公民参与机制等措施能够提升预决算信息公开的程度。通过综述,得出,即重视和分析预算、决算两方面信息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对比绩效分析来促进财政信息公开。  相似文献   

10.
实施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是中央提出的财政领域新的重大工作部署,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要求对政府购买服务领域进行进一步严格的规范。北京市政府在全国范围内率先随部门预算对政府购买服务预算信息进行公开,本文利用2018年北京市市级部门公开的政府购买服务预算和决算信息,通过对各部门购买服务规模、购买服务结构和预决算偏离度进行分析,发现存在部门决算信息公开程度不高、预决算编制和执行不够严格、购买服务结构有待优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并结合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笔者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