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金融危机后,美国执行宽松政策的救市行为不断对外转移经济风险及经济发展成本、国际收支全球范围内失衡等问题,国际货币体系重构、人民币国际化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货币三大职能为分析维度,论述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现状。从实证角度对五种国际货币1999年至2011年间的样本数据进行计量分析,探讨货币国际化的内在影响因素,进而就人民币国际化路径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及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引起了世人对国际货币体系前景的重新构思,该过程中人民币国际化问题也越来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对目前国际储备币种构成的历史演变(1980-2008年)进行了计量分析,尝试从更加规范的角度探讨货币国际化的内在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的大小。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一国的经济总量、进出口总量、金融市场是影响该国货币在国际储备中占比的基础性因素,同时还受到通货膨胀率、汇率水平等等因素的影响。本文进一步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将中国与国际货币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等)的经济状况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得出人民币已经初步具备国际化条件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张大龙 《河北金融》2012,(11):35-37,48
一国货币的国际化程度是本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重要体现,掌握一种国际货币的发行权对于一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使人民币成为国际化货币,已经成为国家和理论工作者关注的重点。本文通过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必要性以及实现过程中面临的障碍,指出我国人民币实现国际化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4.
全球金融市场格局随着金融危机消极影响的不断加强面临着重新洗牌。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问题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金融危机导致投资者对美元的信心下降,国际货币体系从单极到多元化的改革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要想更加全面地融入经济全球化必须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5.
曾华明 《云南金融》2012,(1X):66-66
全球金融市场格局随着金融危机消极影响的不断加强面临着重新洗牌。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问题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金融危机导致投资者对美元的信心下降,国际货币体系从单极到多元化的改革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要想更加全面地融入经济全球化必须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深入,国际货币的多元化成为当今世界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潮流。一国货币的国际化,作为货币发行国经济实力的反映,与该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贸易和经济总量密不可分。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大国,在全球一体化经济中,已经高度融人了世界经济,人民币国际化是必然趋势,然而在目前,人民币不能像美元、欧元等货币那样被广泛应用于国际结算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人民币尚未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影响日益凸现,但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人民币在短期内无法替代美元的地位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世界前六大经济体的货币中,唯有中国的人民币还不是国际储备货币。尽管中国的汇率缺乏弹性且没有开放资本账户,但中国政府最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扩大人民币在国际上的使用。这些措施正在发挥引导作用,预示着人民币在全球贸  相似文献   

8.
国际货币体系新架构: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旨在探讨金融危机之后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我们首先分析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世界经济发展基本格局,其特点包括新兴市场国家快速增长,国际贸易与全球化的飞速推进,以及全球金融深化、跨境资本流动金额迅速上升,这导致世界经济对具有普遍良好信用的国际货币的需求大大增加。与此密切相关的是危机爆发前国际货币体系的三大特点:(1)美元成为各国中央银行最为倚重的储备货币,事实上成为超级货币;(2)欧元的快速崛起;(3)美国货币政策以及美元货币条件对全球经济具有巨大影响力和冲击力。基于这些分析,我们论证,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难以为继,尤其是因为美元信用基础发生了根本性的动摇,其超级国际货币的地位必然丧失。我们认为金融危机后的国际货币体系有两种主要可能的演变方向,一是各国通力合作创造出超主权国际货币;二是欧元以及人民币不断崛起,与美元形成三足鼎立的多基准货币的新国际货币体系。我们论证,第二种可能性更大。我们建议,中国应长期倡导并参与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积极参与IMF改革,以彰显中国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积极推动国际合作的风范;但是,由于各种国际政治力量的干扰,我们必须做好第二种情形的准备,人民币国际化是我们最为现实和有效...  相似文献   

9.
当前美元仍然是全球金融体系中的核心货币.始于美国继而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说明,发展中国家如果不改变对核心货币的依赖,不仅无法分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收益还要一次又一次地为发达国家经济进程中的错误买单.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构建多元国际货币体系已经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共识.  相似文献   

10.
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经历了国际金本位制、国际金块本位制、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等阶段。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重创,国际社会深刻认识到现行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导致全球经济持续失衡和危机频繁爆发的根本原因。因此,各国要求改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改革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国际社会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1.
对建立超主权货币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缺陷,它在某些方面依附于某个国家或某些国际经济集团政治经济实力,这种依附性决定了国际货币金融关系必然要受到这些国家或国际经济集团政治经济实力影响或干预。而新一轮美元的"特里芬难题"的存在,以及美国滥发作为国际主要储备货币的美元,使得全球经济金融局势动荡,中国提出建立超主权货币的主张恰逢其时,但分析发现,超主权货币的建立是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存在很大的利益冲突,同时指出中国当前最应该努力实现的是促使人民币国际化,制定人民币国际化的时间表。  相似文献   

12.
在商品与资本全球流动的今天,构建合理有序的国际货币体系于促进世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回溯历史,国际货币体系大致经历了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等发展阶段,一旦旧的制度不合时宜,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会引导新的制度取而代之。后金融危机时代,要求改革牙买加体系的呼声日益高涨,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将是由美元、欧元、人民币、SDR等组成的多元货币体系,人民币国际化将成为新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一环。近年来的"一带一路"战略、"亚投行"、央行多次降息、大额可转让存单的推出,无一不传递出政府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决心。然而在人民币国际化上,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3.
何为 《金融博览》2012,(5):88-88
当前.美元仍然是全球金融体系中的核心货币。始于美国继而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说明,发展中国家如果不改变对核心货币的依赖,不仅无法分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收益,还要一次又一次地为发达国家经济进程中的错误买单。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构建多元国际货币体系已经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共识。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95-2013年间世界主要货币的全球交易分布数据,本文采用重力模型对影响国际货币地区分布的决定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流入国和流出国之间的贸易和资本往来、流入国的经济规模和法律体系,以及两国是否使用共同语言对于国际货币的地区分布有着显著的影响,但是地理距离的作用则不显著.进一步而言,国际货币更集中分布于国际金融中心(如伦敦、纽约等).依据重力模型的分析结果,本文构造和模拟了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全球分布情况,对当前人民币走出去的战略提出了富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轮金融危机的爆发,暴露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病,改革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已成为全球经济界和金融界的普遍共识:中国作为全球增长最快、影响力日益上升的经济大国,既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切身利益相关者,也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进程不可或缺的参与者。如何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解决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与中国经济大国地位不匹配、不协调的问题,打造与经济实力相当的国际化货币,成为各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如何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已成为当下海内外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货币国际化的利弊出发,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进行综合的分析,并结合世界三大国际货币对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指出应以渐进的方式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即从人民币的周边化起步,利用我国现有的优势实现区域化,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最终使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  相似文献   

17.
分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一个国家的货币成为国际货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该国外部性交易占国际交易的比重要足够大,第二,该国外部性交易占本国经济的比重恰当,可以抵御来自外部经济对本国经济的冲击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中国较大的经济和国际贸易规模,使得人民币具备了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条件。但人民币要在20年间实现真正国际化,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体系中较为重要的成员,难度较大。不过,人民币在亚太地区实现区域化的可能性很高。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中国的对外贸易已超日本,经济的进一步增长会有效推动人民币成为区域储备货币。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对全球货币体系的影响和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的可能性.在一个不稳定、金融一体化的世界中,各国政府对储备资产的审慎性需求将会增加.但是,随着新兴市场国家预防性储备需求的不断增长,对少数经济越来越不景气的净债务国的清偿力供应施加的压力不断增大,这令世界面临发生第三次全球储备体系危机的风险,即特里芬困境重演.避免这种结果有两种选择途径,要么在全球清偿力供给体系中引入某些大的新兴市场国家以扩大国际清偿力的供给,要么设法控制新兴市场国家的风险以使其降低预防性货币需求,中国在两种解决方案中都应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0.
全球金融危机阴云弥漫,现行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再次引发了人们的思考。事实告诉我们,建立在单一主权国家货币基础上的国际货币体系已经不再适应世界金融经济的发展。接连召开的G20华盛顿金融峰会和伦敦金融峰会以及后续的金融峰会,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已经并将继续成为重要的议题。一直遵循"韬光养晦、不出头"外交政策的中国这次终于在G20伦敦峰会之前提出了建立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的构想而变得"有所作为"了。这与正在推进的人民币国际化是什么关系?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是否给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了某种机遇?这种背景下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是否恰当?还存在那些掣肘的因素?人民币国际化如何巧妙地与区域货币合作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很好地结合?本期银行家论坛邀请到几位著名的国际金融问题专家,为我们解读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人民币国际化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